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广州赛区,2015年5月17日晚上在蓓蕾剧院上演了国家话剧院侯岩松主演的话剧《伏生》。
张晋琼: 喜欢看王晓鹰导演的话剧,是因为他的剧能带给我惊喜和思考!话剧《伏生》也不例外!
连日来奔波剧场,游离于各个地方戏之间,快收关时能看到一出有着期待的话剧,自然是有些激动!不过,甫一开演,我以为又是一个戏曲加话剧的东东。的确,该剧借用了很多戏曲的手法。也许是古装话剧的缘由吧,加之演员的台步、做打,都能见到戏曲的影子,所以,老是幻化出演员要唱的感觉!
除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外,该剧来借用了隐喻和象征表现手法。窃以为,要在舞台上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是有风险的!因为用得不好,该剧就会显得晦涩难懂!好在,晓鹰导演有这个学识,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胆识!因为,在当今社会,要表现这样一种由伏地而生到挺立于天地的生命状态乃至文化状态,不用这样的手法去表现,不知还有何种方式更贴切!
看着洞门大开,高台上坐着秦始皇,不知怎的,脑海中幻化的是神话剧《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而伏生,则是九死一生的孙悟空!李斯与带着面具的众生,则是妖孽!处在群魔乱舞、一统众生的世道,要从伏地而生到挺立于天地,不知需要怎样的坚忍与韧性!
不知道善于哲思的王导是不是在该剧中刻意渗入了他的现世情怀与现实观照,反正,我感受到了!我也愉快地接收了!
一直谈的是舞台上导演的呈现,因为,这是我认为该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至于演员表演,因为坐得远(是楼座),看不太真,听不太切(据说演员没带唛),不太好评价。只能说主演侯岩松(伏生饰演者)和涂松岩(李斯饰演者)都是我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帅哥,估计也是如我年龄段的师奶杀手!
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我觉得除了有些台词很棒(如“狗 ”说)之外,实在无太多惊喜!也许,看完现场演出后,回过头,再找剧本读读,能读出些许韵味来吧 !
罗丽:《伏生》的舞台呈现优于剧本,剧本的唠唠叨叨经过导演王晓鹰之手,提升了不只一个级别。如果说,同意是男性角色为主,而且思辨性很强的剧本都不好搬演,那么昨天琼剧《海瑞》并没有调度起舞台的各种元素去提升剧本,而话剧《伏生》通过导演的妙手生花,呈现出象征意味浓重的舞台,而思想性和假定性是王晓鹰导的作品的标签。
在信仰缺失、文化卑微的今天,对文化信仰无比坚守和执着的伏生无疑似个观照今天众生的一面明镜。伏生大智若愚,整日嗜酒如命,浑浑噩噩,但心明如镜,他在文脉断裂的时代以装疯来应对它,却又以三十天的惊人毅力把尚书典藉收入腹中。历史上的伏生是藏书而非背书。当然,如果书只是藏起来,那么伏生本人死去也无妨,何必用背书的方式忍辱负重呢?只是,如果书只是靠物质载体去记录,而不是靠一代代读书人用身心去承载,那么书便始终只是面上的文字,而非真正的思想。藏的书,躲得过焚书坑儒躲不过火烧阿房宫,躲得过李斯躲不过项羽,只有那些被伏生深深埋藏在腹中的诗书,那些被学子门生们传颂的诗书,才是文脉的真正所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之后,通晓儒学的伏生传奇般地将儒家大成之作《尚书》以记忆的方式保存了下来,用个体生命扛起文化坚守的故事。当这种坚守看似终得圆满时,伏生又受到来自家庭和世俗的诋毁,经历了震彻心灵的拷问。
《伏生》在对舞台假定性的探索延续了王晓鹰在《理查三世》等中的尝试,书简的假定,面具的假定,焚书时红绸如火的假定,充满了诗意化的本质。而舞台设计也充满着假定性,例如枯树,例如秦皇的面具,例如巨大的残缺而流血的面具等。在表演上加入的戏曲身段以及夸张的肢体语言,更使得话剧的呈现更为精彩。竞梅的侯岩松,放松自然又具有爆发力。在全剧的高潮,伏生向一生的对手李斯道出了自己求生的真正目的——让《尚书》免受焚烧之灾,侯岩松朗朗背出了很长的一段《尚书》, 还用上了抢背等高难的戏曲身段,猛烈的情感表达颇为震撼人心。当然,戏在高潮时结束是最好的,当背书的秘密公诸于世,或许伏生的故事就可以结束了。现在最后加上传道授业的一段,固然是要展示出文脉传承的意义,但是却显得狗尾续貂,过于拖沓了。瑕不掩瑜,《伏生》好看!
@天涯何日君回来:窃以为一流戏剧带给观众的感受,应该有两种,一是即时感受,一是观后思索,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伏生》做到了前者,演员一流大气的表演,灯光,配乐,舞台调度都满足了观众这个要求,但是——我个人以为在戏剧传递的“现实性”与“内涵性”方面比较一般,在走出剧场后,没有接收到创作者给的新思路,更谈不上豁然开朗,“为了保存文化脉搏自我牺牲”“棋逢对手,惺惺相惜,却因价值观相违而走上不同路途”“忍辱负重”“文化专制,百家齐放”这些语境也并不新鲜,被过往作品已经诠释得非常到位了,此剧难以突围,而在剧本结构,悬疑设置也一般,并没有设置出合理的”局“让观众去破,”背了诗书“这个设置太好猜,另外,本戏的象征手法,个人以为是很一般的,象征手法应该是借助道具表现出一种抽象的意义,而本戏的面具,红小兵的穿着打扮,对所暗示的”历史语境“一目了然,太过直白,缺少新意。
总的来说,《伏生》是场精彩的演出,但是离精品还有距离。
@白痴儿童最快乐:2015年5月17日晚,蓓蕾剧院,国家话剧院上演侯岩松的竞梅戏「伏生」。高水准、大制作,导演的铺排设置有精致而巧妙,演员演艺精湛而投入,现场观感挺不错的。以红绸喻火,很美很巧妙,我当时看着,就是有点心疼钱???剧中的人,很多都戴着面具,群里人问,这面具代表什么?我说我理解吧:就是些卑微的人,他们戴着假面做人,也没人关注他们的内心,所以只看到一个个张三李四的面谱,而用在舞台上,也可以把他们把主配角跟群演龙套区分开来,从而净化舞台;最后伏生也戴上面具,高挂的大面具流血,那是夸张给大家看到伏生的内心在流血。乱猜的,不一定准哈。看到那些面具人,我当时就感受好强烈:真正的戏啊,它是有穿透力的,哪怕覆着厚厚的面具,它跟剧本、跟演员的技艺、跟演员的投入程度有关----您要是有戏,哪怕不出场,唱句首板、或者背着身,也是有戏;您要是没戏,扮相再俊,哭得再稀里哗啦,它还是没戏----如何吸引观众进场,既要加强你们的编剧导演、你们表演艺术家的锻炼与投入,也要加强观众感受你们气场的能力,我们能接收的信息越多,我们才越有满足感,这个剧场进得才有意义,不然,只是呆坐3小时的话,约个炮什么的不好,何必进去看你。小伙伴又问,这话剧究竟目的是什么呢?我说,我也不一定说得准确,可能是一种深邃的思辨吧。看戏曲,我就是听你讲故事,观众该是放松的,甚至不需要想太多,你把故事讲动人了就行,是个情感题;看话剧,该给我讲个深刻的故事,让观众专注、让观众思考,是个智力题。如果你做不到深刻,而仅仅是一出只说不唱的演出,我以为,这就不是一场合格的演出。中午,跟个朋友吃饭聊天,我说你也半大不小了,没事就想想下一届报个梅花奖玩玩吧。他说他也想,并正在策划一个话剧、插加粤曲和方言、舞蹈。当时人多,没好细谈,但我觉得,如果光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不在内涵上下功夫,恐怕是冒险而不必要的。说回本戏,侯岩松的表现很棒,但是,我觉得,这剧本还不够好,限制了他的发挥。历史上的伏生是藏书,这里改成背书,说实话,这桥比较弱呵,他一说他不能死,我就猜出他是背下来了----悬念真不够用。而且,就常理来说,抄个备份藏起来,可比背书可靠----全世界就你一个人会背的书,那就是没标准啦,岂不由你信口开河?再说,这背书的事,也不至于不能跟至亲们说嘛。这个不合理、不自然、不巧妙的桥段,影响了我对伏生的理解、同情和崇拜。当然,整体还是满意的,好评。
参与本次“青评点梅花”专栏讨论的成员如下:
张晋琼:一级编剧,文艺学硕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罗丽:二级编剧,戏剧戏曲学硕士,广州文艺创作研究院戏剧部副主任。
王琴:戏剧学博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中心戏剧研究人员。
@天涯何日君回来:戏迷,《南国红豆》杂志特约作者。
@白痴儿童最快乐:戏迷,《南国红豆》杂志特约作者。
@夜夜清辉:法律界从业者,戏迷。
@野有艾草:法律界从业者,戏迷。
周丹杰: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黄心武:著名戏剧评论家,前广东省剧协负责人。
钟哲平:羊城晚报资深专栏记者,剧评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