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阿搭嫂》进京城
背景:该剧曾荣获中国戏剧剧本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及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剧目奖”、“中国戏剧奖·优秀编剧奖”。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是享誉海内外的优秀剧团,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该团曾多次到访台湾地区。此次《阿搭嫂》晋京演出是该团第三次晋京参加国庆展演。
前天的北京,来了位讲着一口闽南语的“阿搭嫂”,她爱管闲事:扶了位跌倒的秀才,帮了个迷路的小孩,还救了名游手好闲的无赖。
这名大大咧咧的农妇,这回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庆祝新中国65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之际,由厦门剧作家曾学文创作、名导吕忠文导演、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排演的高甲喜剧《阿搭嫂》,于9月20日献演国家大剧院。
《阿搭嫂》创作于2006年,是厦门戏剧的第一部喜剧。反复锤炼8年,它第一次来到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最终等待它的,是近千名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也有着不同的方言,却都爱上了这部充满闽南市井风俗和草根人性的地方戏曲。
看点1
这个主角有点“二”
这“阿搭嫂”太“二”了!全场看完,这几乎是大部分观众的一致看法。在这部1小时40分钟的演出里,正是由这位很“二”的“阿搭嫂”,牵出了一系列的误会,并推动着剧情逐渐达到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主演“阿搭嫂”的是国家一级演员吴晶晶,曾荣获第二十一届梅花奖。知名剧评家崔伟称其为当今高甲戏最具实力的优秀演员,“她不仅将阿搭嫂这一人物塑造得生动深刻,而且也激活了传统行当、程式表演的内在美和时代活力。”
2
民国故事玩“穿越”
尽管故事背景放在民国,但观众在剧里看到的,却都是当下的故事。在街上当代写先生的秀才不仅代写书信,还代写情书,更连毕业论文都代写。而他跟小少爷的对话也令人捧腹,“科考是什么东西?”“科考不是东西!不对,我怎么说科考不是东西.……”
但在与当下的接轨中,除了诙谐,也有沉重。当肖秀才被撞晕了,大家围成一圈,无人伸手搭救的麻木状态如同今天曾在一些城市发生的故事一样;儿子和媳妇对话里“出门心里跳,担心家门被人撬”、“坐车心里跳,担心钱包被人掏”、“走路心里跳,担心半路遇强盗”的台词,分明是当今不少人的心理。
“剧作者的创作必然要面对现实进行思考,当发现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完美时,有责任用审美的关照和艺术的力量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彰显艺术家的勇气和使命。”知名剧评家王敏评论。
反响
台湾观众专程来京观看
9月20日晚的国家大剧院内,一阵阵如雷的掌声不断传来,每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引得观众情不自禁拍手叫好。全场900个座位,已坐得满满当当,1小时40分钟的演出里,几乎没看到几个人起身走动。
“这部戏我看过三遍了,每次看都不一样,越来越好看!”来自金门的观众陈建发接触高甲戏20多年了,作为铁杆粉丝的他,17日特地与另一名朋友从金门飞来厦门,18日赶来北京,就为了观看这次的演出。
“这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演出!可谓一气呵成,情节并不复杂,意义却很深远。演出中,闽南地域的民俗风情和高甲戏的深厚文化底蕴扑面而来。“阿搭嫂”的精神,如春风化雨,在一阵阵欢笑声中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前去观演的著名剧评家安志强说。
100分钟的演出,全场近千观众掌声不断。《阿搭嫂》排演八年,在“庆祝中国65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晋京展演”之际,9月20日,首次进京走进国家大剧院。
因为一台戏,懂闽南话的、不懂闽南话的,都来了——陈建发,来自台湾金门,高甲戏迷;7岁的小新,生活在北京的厦门人,他不懂闽南话,但爷爷奶奶让他来听听“家乡的味道”;Peter夫妇,来自美国,喜欢中国戏剧,京剧、昆曲、黄梅戏都是他们的“菜”……
闽南语大戏加入现代元素
“阿搭嫂”是闽南人对那种古道热肠、好打抱不平、大大咧咧妇女的统称。阿搭嫂的好心,总被误解:好心救了一位跌倒的秀才,却被秀才认定为“肇事者”;送一位迷路的孩童回家,又卷进一场“绑童案”;让秀才证明自己无罪,却害秀才成了“同伙”进了监狱……《阿搭嫂》由厦门剧作家曾学文创作、著名导演吕忠文导演、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排演。曾荣获中国戏剧剧本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及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本奖”。剧中主人公由梅花奖得主吴晶晶饰演。
有意思的是,本是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故事,却出现了流行歌曲《吻别》、《迟来的爱》,还有“代写情书”这样的段子。
满台都是丑角
热情善良的阿搭嫂、软弱胆小的落魄秀才、整天厮混在赌场的浪荡子、浑浑噩噩的官府小吏、无恶不作的地痞混混……都由丑角扮演,这也正是高甲戏独具魅力的展现。
比如,迂腐自私的肖秀才,扮演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甲戏优秀丑行纪亚福,他运用高甲戏“布袋丑”的表演,将自私落魄的读书人塑造得惟妙惟肖;误入歧途的赌徒天成,扮演者是高甲戏优秀青年演员吴伯祥,他运用高甲戏“破衫丑”的表演,将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金门戏迷追剧进京
8年前,当救助老人反被当成“肇事者”而成为社会新闻热点时,剧作家曾学文创作了《阿搭嫂》,呼唤这种古道热肠、有难相帮的精神。
曾学文说,文艺家能够做的事,就是理直气壮地告诉人们,我们需要像阿搭嫂那样,传递善的正能量。“第三次看了,很喜欢,因为闽南话,让我有‘家乡的味道’。”来自金门的陈建发,是个高甲戏迷,他告诉导报记者,他是和朋友专门来北京看戏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