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绥德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秧歌、唢呐、石雕、民歌和剪纸”之乡。为了彰显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绥德县经过精心筹划和实施,建成了榆林市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览馆内约200平方米,布展精巧,有图片、实物300余件,分为陕北传统音乐、陕北传统美术、陕北传统民俗等5个部分,对于陕北音乐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如:陕北秧歌、绥米唢呐等传承至今,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这些充满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绥德文化的结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陕北秧歌是绥德县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晚七点半,在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前,《秧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组的学员与绥德县文化馆的演员们开展了民歌联谊汇演。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分别由学员慕斌、米卓、贺茅、薛静、卜晓刚、张丽、郝亮亮、延巾园同文化馆演员候世凯、李绥亚、贺艳娜、高琳、米高杨、李静、苏红卫、王白胜、黄海泽、杜文汇、文化馆舞蹈队一起为大家呈现了17个高品质精彩的节目,有独唱《鸿雁》《走西口》《小桃红》《高楼万丈平地起》《三十里铺》《信天游》,其中学员郝亮亮演唱的《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舒心的日子》以高超的演技和精湛的唱功将全场气氛带向了高潮;还有对唱《对花》《拉手手亲口口》《陕北二人台》民间舞《霸王鞭》陕北大秧歌《火火秧歌情》等精彩的节目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陕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其中陕北二人台是指流传在神木府谷的神府二人台。陕北二人台是北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清咸丰10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打坐腔、打玩意儿(二人台的前身)就在这里基本形成,并流传于民间。

绥德县文化馆的演员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霸王鞭表演,“榆林霸王鞭”民间又称“打花棍”、“金钱棍”、“浑身响”。流传很广,以榆林地区的神水木、府谷等地最为普遍。霸王鞭多在春节闹秧歌时作为小场节目演出,过去也和秧歌一样,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和驱邪避灾的内涵。神木、府谷一带的霸王鞭,多为一人单打,或二人对打。舞者击打一段后,接唱一段小曲,或说上一段快板,说唱内容多与舞蹈表演内容有关。由于击鞭时动作激烈,跳下来比较累,大多数演员已没有气力再说唱,就慢慢形成了不说不唱以击鞭为主的表演形式。

应大家的热情的邀请,陈勇老师还给大家献唱了不同风味的《我的太阳》,将汇演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紧接着雒胜军老师带来了不同版本的《走西口》。走西口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雒胜军老师重新改编创作让歌曲焕发新姿,却保持了原曲的味道,在原曲的基础上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陕北民歌的魅力所在。

演出时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情绪高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视觉听觉盛宴。节目最后所有学员、演员和现场观众一起拿起扇子、扭起十字步、在陕西大秧歌中载歌载舞,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