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并不好,我坐在16排,黑牛仔裤,背一个背包,一个人,以最惬意的姿态倒在坐椅里。整个天蟾上座率应有八成以上。
去看李佩红,本来在犹豫之间,因为程派我只喜欢张火丁,嫌李佩红咬字太狠,身上不细致。李世济要来上海,我是会去,因为她的程派是另一路。也有一些规矩的东西,比方看她的《玉堂春》,娇俏我想是张火丁演不过的。
最后还是买了票。
我看见李文敏开场前5分钟默默进来,坐在前区。休闲的衣服,胖胖的,好象和几个学生一起。
全场灯灭,陆续有人进来,落座。灯光聚在台上,大幕拉开,鹅黄的幔,透明的,纱里面是飞着的翠色斑斓的凤凰。 锣鼓声起来,开始了……,我坐正些。
“选妆奁”,“春秋亭”,“归宁发水”,“朱楼寻球”,“三把椅盘诘”,“团圆”。一路演来,唱念规矩。
孙正阳的梅香,李佩红的薛湘灵。李佩红在“春秋亭”时开始有热烈掌声,但这是讨好的一段,最为耳熟能详,得到点掌声不足为奇。发水之后,一句哭头,缠绵悱恻,使我顿觉并不白来。想起别人的一篇文章,说当年程先生在天蟾唱《锁麟囊》时,票价二两,听一句哭头后,说:“就这一声,也值二两银子”。
于是再听后面的其他唱段便犹如世界名牌季末,再好也是优惠奉送,由不得内心欢喜。但决不象四川路边小店,为吸引穿睡衣就上街、头发盘成峰峦叠嶂的家庭主妇,用艳黄的笔写在猩红的粗纸上,大大的“亏本价”“跳楼大甩卖”。
这就象唱工做派不入戏的,给钱也是不看的。
上次张克来沪时与李军合演的《杨家将》,上座率七成不到。
《杨家将》看完,象是在邻居家吃了一碗粥。平淡的,略有微薄的感激。零点了,散场后和一位朋友找了云南路上的一个小店去喝咖啡聊天。他要绿茶,宽大的叶子,有旗有枪。
我的咖啡用同样的高的玻璃杯装着,竟是庸俗脂粉的派头,又不是卡布其诺,放在面前看着有点后悔。象是没有品位。
这简直成了当晚唯一的记忆。
“一霎时”唱的规矩,倒还是一句“我的儿呀……”出彩儿。后面是越唱越好,明显的气息沉稳放松,唱辞倒如直抒胸臆。尤其是团圆时的“换珠衫依旧是富贵荣样”,气息长,若断若续,简直一句一好,表现大祸之后的艳阳初开,层次分明百感交集,真真算的上是戏的高潮。
一场戏中孙正阳的丑也引来不少笑声,傍的倒也服帖。
有的拙劣的演绎者,高潮处平淡如常,平淡处更是味同嚼蜡,全场下来象是七魂六魄都散了,拼不成一个整人。李佩红是很好的,每次看她的演出录象,都有看得见的上升。
《锁麟囊》里她“珠楼寻球”一折水袖虽然不如火丁节奏缓急有致,翩翩若舞,美伦美奂,可已经不错。再如她即使在作佣时气质上也是当然的大家闺秀,“不象是久受贫穷之人”,一举一动称的上感人,不离戏。就象梅先生的醉酒,眼睛眯处,手指挥处,醉的风姿真真是无人可敌,人虽然不年轻,演起来还是如幻如真,或嗔或醉或喜或颦都在戏里,是一个活生生的杨玉环。
戏演完了,掌声不绝,长长的,李佩红出来谢幕,笑着点头致谢,有人将鲜花献上,李佩红谦逊的抛向戏迷。大幕再启再合,如此三次,戏迷簇拥台下,仿佛一时之盛。
天蟾的外边,凉风吹起来,天阴了,我一个人背包走去,兴奋的,有话要说……。

本贴由有时跳舞于2002年10月06日17:07:28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