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尤其是传统戏在当代还有多少市场?是否还能传承下去?对于戏曲生存发展的珍视呵护、对现状的痛惜担忧,与对戏曲艺术的漠视不屑、对其存在的质疑乃至嘲弄鄙弃,数十年来纠缠不已、如影随形——
上世纪80年代已有人断言戏曲将死,事实上,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确实面临着困境,其受困程度之深、解困历程之艰,往往在很多业内人士心中如利刃悬空,挥之不去。但同时,也始终有爱戏的人群对戏曲事业予以支持,期待着戏曲的振兴。戏曲艺术在他们心中,依然有着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其分量之重、魅力之强、浸润人心之深,已然使之成为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民间生活方式”。
那么,传统戏曲究竟是否已到“酴醵春尽”之境地?日前,研究人员跟随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辗转各处,追踪该团的排练、演出等情况,调研半年有余,获得一线调查资料,统计分析,草就此文。本文作为《当代中国戏曲的现实情境或日振兴之可能》的子项研究,拟从观众、演员、团队等各方面列举例证予以探讨,或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实证。
一、欲罢不能之戏迷情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民众既喜爱黄梅戏,又对演出质量要求甚高。湖北省地方剧院黄梅团此次应邀前往演出的效果之好,很多人事先并没有想到。本次演出走市场,售票情况良好,甚至有的场次提前几天已告售罄,以致当来了要人之时,剧院还不得不掏钱买回部分已售戏票。
随着演出的进行,调研人员所搜集的观众意见逐渐包括了本次演出的几乎所有剧目。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看过两场乃至三四场戏的观众不少。有观众留言:“演技精彩,表演到位,很感人,希望每月能够看到这精彩的好戏。”有观众看了《春江月》还专门写下“大明月演出太好,还有大牛,我看大宝演出看哭了,太好了。”《梁祝》、《女驸马》、《罗帕记》等几出剧目也都获得了观众特别赞扬:“梁山伯、祝英台演得好”,“女驸马、公主演得好”,“店姐演得好”,“王科举演得特别好”
当然,也有观众提出了不足和希望:有人认为“布景还应该多改进一些”,有人说“戏演得不错,同时希望更上一个档次”,有人希望“能经常演一些喜闻乐见、有点教育意义的节目”,有人希望“小型演出常有”,“可以被多年龄层次的观众接受,让更多年轻人接受黄梅戏曲文化”;还有人对开演时间偏晚(19:50)提出了意见。
以上为现场观众意见,再来看看普通民众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在“您喜欢哪一类型的演出?”所列选项中,选择演唱会的占25%,音乐会占17.64%,相声占8.82%,话剧、歌剧、舞剧一共占7.34%,而选择戏曲的占了41.2%,为诸项最高比例。
样本采集地在剧院附近以及游乐场周围,或许有所偏差,但即使扣除偏差,该地戏曲的拥趸依然高于其他诸项。在选择“戏曲”的样本人群当中,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占14.29%,55岁以上的占8.93%,大多数为35至55岁的人群。从学历上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6.92%,这个比例也比预期的要高。考虑到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本身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其间或许还有一些偏差,但即便如此,调查结果仍是积极的。
调查还发现很多观众是专程从外地赶到黄梅看戏,他们来自武汉、安庆、九江……不少人还赶了不止一场戏,可谓地道的戏迷。
“戏迷”迷从何来?人类用语言表达情感,若是遇上语言难以表达之情感,则“言语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舞之蹈之”。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这句话的典型代表,既歌咏又舞蹈,而且咏得韵味十足,舞得酣畅淋漓,不由人不着迷。
有年轻观众留言:“虽然俺不懂戏剧,但就是盲目地喜欢听那些调调,那些唱腔,甚至迷恋演员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还有现场的年轻观众对调研人员说过“不一定懂,但就是喜欢听戏的感觉、氛围”等类似的话。其实,这并不是“盲目的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那些唱腔、那舞台上的一举一动真的很美,是美到骨子里了,而非浮华的漂亮,“是蕴藉了历史情感积淀的戏曲艺术拨动了那一根在滚滚红尘问、忙碌奔波中,被忽视了的、渐渐尘封了的文化之弦,触发了沉睡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密码。”
戏曲艺术的这一特质,应该是观众喜爱戏曲的一大缘故,大约也是戏曲艺术虽饱受冲击仍屹立不倒之根本所在。虽然年轻观众接触的戏曲教育少,但情感积淀、文化密码,维系其问的这一文化血脉、情缘纽带,不是外部冲击随随便便所能撼动的。
二、欲罢不能之演职员
调查数据显示:一场演出,戏迷最看重的还是演员。演员在戏曲舞台上的地位,应该是各类表演艺术当中,分量最持重的。现在,让我们来走近这些令观众赞许和期待的演员们。
这批演员除了实力派一级演员段秋萍之外,几乎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在少年时期就远离父母,赴外地学戏,毕业后孑然一身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他们的同龄人,有好多甚至还在啃老,而他们已经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很多年了。
程丞堪称这批年轻演员的领军人物。程丞,80后,除了拥有润泽靓丽的嗓音和姣好的扮相之外,还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稳——之所以用“稳”这一个字,而不是“稳重”或者“沉稳”这些词,是因为她“稳而轻盈”。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承载者,必须得稳;而表现美丽可爱的年轻女性,则需要轻盈。稳得过了容易变沉变重,而轻盈把握得不好则容易变成轻飘,这其间,度的把握很重要。这个度,程丞是把握得很到位的,稳而轻盈这个特质,在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年纪轻轻的程丞,已是省级剧团的团长,全国金奖获得者,拥有一大堆奖项。更为难得的是,她能够做到台上台下都可收放自如,自然而然地掌控氛围,面对赞美和比较,还能够尽量客观公正地判断对待——这样的演员,可谓是养眼又养心。黄梅的观众厉害,一般的好不肯鼓掌;这次在黄梅,她不仅赢得了满堂喝彩,剧终观众还相互提醒别走,等她谢幕。
与程丞配戏的两大小生曹祝来、吴进良也都是80后,二人各有优长。
曹祝来扮相俊美,讲究唱功。《梁祝》的最后两场,他唱得非常空灵、素淡,似乎并无煽情之处,却能催人泪下。他不仅擅长表现柔弱的多情公子,还能诠释性格全然不同的人物——在传统戏《罗帕记》中,他将不问是非、心胸狭小的绝情书生王科举演绎得令人拍案,行家称道、观众赞扬。难得的是,这样一个俊美小生,竟还能在《春江月》中将一个丑角演得活灵活现!每到演出,他还会考虑到搭戏女演员的妆容需要,而主动提前化妆,然后找个地方静静地带妆休息。难怪有观众追随南北,引以为友,并在调查表上写下:曹祝来非常棒!
排练场上,有时会出现扮演某个角色的演员临时无法到位的情况。每到这时,常会有人说:“我来代!”而且无论是代主角、代配角,还是代龙套,都能代得像模像样,往往代的比本尊还有感觉——他就是帅小伙儿吴进良。小吴的嗓子条件很好,因感到唱功略逊,便自费请声乐老师教授,刻苦练习。他日一旦练成,加上本身的良好条件,此小生的艺术前途未可限量。
同样刻苦的,还有一位武生马建楠。在排练、演出的空挡时间,他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空荡荡的舞台上,腿绑沙袋、足蹬武靴、手提佩剑,孤身一人,默默练功,一遍又一遍。很难想象,在演艺界的、20出头的孩子,能够这样耐住寂寞,刻苦用功。马建楠的身架子偏瘦,但他的武生范儿很足,当舞台上他扮演的那个“军爷”一声霸气的“尔等听了”传来时,坐在台下的我,那一刻,是情不自禁地鼓掌了。
前面提到有人赞扬《春江月》大宝儿演得好,把观众看哭了,但是那几位观众并不知道,扮演大柳宝的演员刘学武,当时正值肾结石突然发作。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娘啊——”和泪水滚滚的惊天一跪,是真真切切地牵扯着他锥心刺骨的痛。肾结石是最要命的急痛病之一,他能强忍着剧痛将这段最难唱的戏演完,已是至为难得;然而,一直撑到谢完幕、观众散场之后,深更半夜不得不到医院挂吊针的刘学武,还在不停地为唱得不好而自责。而所有这些,他都瞒着近在咫尺的家人——20出头的孩子,能做到这样有担当,在当代并不多见。
冯志刚,是团长程丞的左膀右臂之一。作为演员,他从忠良直臣、老相爷、老解差,到小书童、报子小丑、小傻子……几乎无所不演,而且还能演得个个儿出彩。我曾经对小生们开玩笑说:“如果冯志刚个儿高的话……”他们立刻接道:“那我们都歇菜了!”虽然是个玩笑,但从中可以看出,冯志刚的优秀是获得了公认的。事实上,他很早就荣获了全国小梅花大赛金奖。现在身为副团长的他,无疑不仅仅是一个好演员。
一台好戏离不了好配角。本身条件不错的王慧君、林扬、胡怡、周燕等演员,临时要顶角色都能很出色地顶上;还有石静、陈伟奇、沈海燕、汪婷、罗青、曹玲娟等80后、90后演员,都能在各自的角色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不计较一时得失,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以本次到黄梅县演出为例,每天晚上演出结束、例会之后,已是将近11点,接下来还要拆台、装台、走台对光,做完所有这些,往往已是凌晨二三点。旁人或可轮空休息,副团长王道茂、冯志刚几乎每晚顶到最后。第二天早上还得排练,演职员的辛苦可见一斑,然而他们却并没有什么怨言。
这些能够为他人着想的、有担当的、埋头吃苦的、台上台下皆能令人另眼相看的孩子们,难道不是我们戏曲行业的宝贵财富么,难道不是我们文艺事业的宝贵财富么?诚然,他们并不完美,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缺憾,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珍视、需要我们呵护、具备了无限潜能的、成长中的群体。在他们身上,确实可以看到传统戏曲乃至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延续的希望。
三、欲罢不能之传统戏
传统戏有其局限处,亦有其难以抹煞的优长。
很多人对于当今中国的传统道德精神之沦丧、传统文化之湮灭、阵地之消减,已处于几近绝望的状态,提起来便痛心疾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次演出的剧目内容:《梁祝》、《女驸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春江月》是一出典型的善恶有报的传统戏;《罗帕记》则是由夫妻误会引发恩怨,最终作恶者罪有应得,也是为真善美张目;惟一的现代戏《英子》为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上演。
与一些大行其道的宫廷斗争戏、阴谋戏比起来,这些戏在一些人的眼里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但却恰恰都获得了掌声如潮——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传承状况之认知,是否应有所调整呢?
《春江月》导演王国胜在导演阐述中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支撑我们民族前进的伟大精神支柱……社会责任要求我们:树立诚信善良的社会风尚,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里,他所特意强调的“社会责任”是文艺工作者不应该忽视却又常常被一些人所忽视的。他在排练时还使用了大量传统戏的表现手法,如果熟悉这出戏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手法是多么贴切。《春江月》面世已近30年,虽然今天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该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多年来,有上十个剧种、数十个版本、无数次复排演出,仍然长演不衰,说明了观众对于这类戏的真切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出传统戏所体现的戏曲成就之道,也是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成就之道。
四、培养机制之团队
好戏需要好演员、好编导,也需要好的团队。
地方剧院的黄梅团这次在黄梅戏的故乡打了一个漂亮仗,令人欢欣鼓舞。但是了解该团历史的人都知道,建团之初这个剧团并没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春江月》汇报彩排结束之后,院长李道国很动情地回顾了当年这个团的演出,如何受到领导的批评,演出水平和演员如何被嘲讽,再看今天的出色演出,的确令人感慨万千。
对后辈演员的传帮带、悉心培养,是戏曲艺术界的优良传统。一个年轻的剧团,从建团之初到现在的巨大转变,除了演员自身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之外,离不开剧院这个大团队的培养和关爱。很多演员说,他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剧院的汉剧团、楚剧团的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这次黄梅团赴黄梅县为期7天的演出,院长李道国在百忙之中亲自带队为开场戏助威,副院长詹春尧随后赶到慰劳;当他们听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好消息之时,应当是最觉欣慰的——不弃春笋情,育成紫竹林。
半年的时间很短,7天的演出不过转瞬间,然而通过这7天、这半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传统戏曲剧团的成长,看到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他日展妍更妖娆的未来美丽愿景,看到为实现这个愿景而努力的所有的人们,以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当代传统戏之希望——这希望,不仅是传统戏剧的传承与未来,还有蕴含凝结在其中的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传承与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