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演出精彩纷呈、科普展台引人驻足、医疗义诊咨询台前人头攒动。24日上午,201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举行,这标志着全国“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1月25日《光明日报》)
“不缺吃穿,温饱已解决,甚至达到了小康生活”,这大概是时下中国农村基层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当然这只普遍状况,并不绝对。吃饭穿衣问题解决,老百姓要有更高有生存需求。“富”了村子还要“富”脑袋,这是人类需要的基本规律,因此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成了解决农村地区追求更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推手。当然,在很多时候,有些“下乡”的活动仅限于“下得去”,对于效果和群众匹配度方面很少关注,往往会造成一厢情愿的“下乡”,资源浪费不说,还引起基层群众的不满。
“三下乡”首先要“下得去”,这是首要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地区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说当年的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战役”,从那时起,老百姓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新中国建设时期,城市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如早在1980年珠海市就成为首批经济特区,城市发展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也得益于基层人民的信赖,这仅仅是一个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个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工作重心就已经向城市转移。我们的城市建设有今天如此高的水准,应该感谢基层群众才是。当今的农村地区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但文化生活并不丰富、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还有很大改善的空间,因此,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大力支持,换句话说,就是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政策、物质、人才都要下得去这是保障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
当然,“三下乡”还要“下得准”,这是态度问题。在以往,下乡人员总是带着“恩赐”的心态下来,文艺演员唱完就走,科技人员敷衍了事,医疗设备很多都被截留,或者是与农村医疗需要并不适应。因此,这次“三下乡”活动应该把态度摆正,不但要“下得去”还要“下得准”。
以文艺下乡中戏剧下乡为例,珠海地区的基层老百姓最喜欢粤剧,但如果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带给本地区人民京剧、豫剧或者黄梅戏,当然新鲜是的,却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人们图个新鲜,但更需要精神上的享受,笔者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和相声,但对有些人来说就嫌太吵闹。因此,“三下乡”不仅要真下乡,还要送去老百姓需要的东西。
做到“下得准”并非易事,下乡人员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至关重要,当然也没不能缺了基层老百姓的配合,只有“你情我愿”,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让“三下乡”活动惠及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朱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