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广东省组织潮、琼、汉三大剧种赴北京汇报演出。我有幸被抽调参加广东琼剧团,同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陈华先生一起进京。”在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的叙述中,一段往事铺陈开来……

“他老人家日理万机,能来吗?”“我听说前两天别家剧团也来这里演出,他因临时开会最终没能赴约”……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里,早早就化好了妆的演员们坐立难安。

广东琼剧团选送的《张文秀》、《狗咬金钗》、《卖胭脂》等优秀剧目,将由陈华、王英蓉等人登台献艺。这对他们而言,是把琼剧推到全国观众面前的良机。然而,更令他们兴奋的,是观众席上将会出现一位特殊的观众——毛泽东。

“呵!他们来了!”众人正翘首企盼,观众席上突然爆发阵阵掌声。是的,毛泽东来了,刘少奇来了,朱德来了……周恩来甚至走进后台,大手一挥,“今晚演出,海南戏先演!”

小锣脆响,莲步轻移。陈华饰演的张文秀正在酣睡,王英蓉饰演的王三姐却小女子心思毕露,用折扇悄悄顶住了他的下巴……看到《张文秀》中“偷包袱”选段的这一幕时,观众笑了,边看字幕边看戏的毛泽东也笑了。

在谢幕时,毛泽东走到陈华跟前,伸出大手一握,连声说,“演得好,演得好!”那手心里传递的暖意,让他夜不能寐——“当初父亲极力反对我演戏,可他眼中最受人鄙视的戏子,在新社会的今天竟然受到国家的最高礼遇!”

“由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大家感到无上光荣和幸福,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那晚的场景陈育明还记得真切,时年33岁的陈华已经不算年轻,却一样和团员们疯狂地唱啊跳啊,在北京大前门的大栅栏前,闹到夜深仍不肯去睡。

这一夜的闹腾,彻底释放了陈华挤压了近13年的沉重。原来,家境殷实的他是在20岁那年,瞒着父亲考琼剧“玉香班”,但尽管天生好嗓,音域宽阔,却因彼时琼剧几乎奄奄一息、难有作为,一路走来个中艰辛不为人知。

在陈华的《我的舞台生涯》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能成为一名琼剧演员,这是与我的爱好、意志、性格分不开的。”在从艺的数十年中,陈华埋头苦练,精心钻研琼剧表演艺术,所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汉钱》、《搜书院》、《狗衔金钗》、《王桐香告御状》、《张文秀》及《红叶题诗》等精品剧作人难企及,通过苦、哭、叹板及中板、反线乃至迭板的交替过渡而形成的成套唱腔,冠绝梨园。

时光荏苒,陈华这朵梨园奇葩已然离世14年之久,可那掷地有声、响遏行云的唱叹声还在人们的心中流转,无论是近在咫尺的海南山水,还是远在千里的北京城内,都注定铭刻了这份来自古老琼岛的不老优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