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福建省举办了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会演。首次参演的莆仙戏缺乏文化自信,选择放弃传统,生搬硬套京剧、闽剧的表演,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严厉批评。于是在大会期间,莆仙戏又临时赶排了传统折子戏《千里送》,因这个戏剧种特色鲜明,广受赞扬,总算挽回了点脸面。兴化戏也在这次大会上,正式被定名为莆仙戏。时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长的陈虹在会上激动地说:“兴化戏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何必去拿别人家的东西,那简直是捧着金碗去当乞丐!”这样的话,至今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但遗憾的是莆仙戏人不断犯这样的错误,最终将传统丢失得干干净净。

面对满目疮痍的莆仙戏,作为后生的我,现在除了为艺术沦丧感到痛心疾首,无奈感叹生不逢时之外,也只能通过一些影像和文字资料窥视莆仙戏传统艺术的奇特精妙。品味感悟,虔诚膜拜。

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千里送》即《千里送京娘》,讲的是赵匡胤到清妙观探望叔父,闻听禅房中有女子啼哭,疑叔父不守清规。叔父告之女子乃是两个山贼所掳。于是,赵匡胤救出房中的赵京娘,并千里护送京娘回乡……这是一折人物造型很奇特的生旦戏,莆仙戏对赵匡胤的人物塑造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赵匡胤的脸谱是红脸白眉,眉上画有左三右四共七星,口挂魅黑须,三节弯龙爪手,八字脚。赵匡胤在剧中的动作身段大部分是莆仙戏贴生表演科介的异形化,身段始终保持大幅度扭曲,以表现他的帝王气质和坦荡磊落。与京娘以兄妹相称,护送千里路程,赵匡胤始终目不斜视。二贼追来,赵匡胤并不正面拒敌,只从侧面施棒将敌压死,用压不用打,充分体现赵匡胤之神勇。

传统戏的舞台呈现非常重视戏剧人物的形式化表现,舞蹈程式往往繁复优美,极富观赏性。在莆仙戏《千里送》中,京娘内唱【醉花间】,每唱一句,赵匡胤便在台上配以相应的各种程式动作,以表现赵匡胤嫉恶如仇,英勇无敌的形象;而剧末京娘唱【江头金桂】,有十六句唱词,赵匡胤配舞八套棒法,以刻划赵匡胤襟怀磊落,心无邪念。其实,赵匡胤之难演还不在肢体动作,而在情感节奏,在繁复的程式动作中需要见到不同情境,表现不同情感。赵匡胤年轻气盛,狂傲不羁,在剧中需时刻保持身段形象,以充分表现赵的英武之气。剧中赵京娘多次戏弄试探,赵匡胤始终冷若冰霜,不解风情,这也将赵匡胤的大义大勇形象推向极致。从某种程度上说,莆仙戏《千里送》之赵匡胤,主要表现的是表演科介,而赵京娘,则主要表现的是唱腔艺术。我所见影像资料中,王玉耀先生饰演的“赵匡胤”是最为精彩的,他的动作细致规范、节奏感极强,形象深嵌我心。可惜王玉耀先生已仙逝十余年,而完整继承王师衣钵者无一人,实在令人痛憾难已。而若论“赵京娘”,无疑郑惠华(俗称“细妹”)的表演是最出色的,郑惠华科介细腻动人,咬字行腔精准,情感层次分明,唱腔婉转悠扬,韵律极美。但她华年早逝,是莆仙戏旦角表演艺术的一个重大损失。

因为各种原因,《千里送》有多个版本,有些纷乱,我努力尝试辨识厘清。单从表演上论,《千里送》至少有三个版本,仙游一版,莆田两版,依我看来,这三个版本都是经过整理的,只是有的改动少,有的变动较大而已。在文本和音乐曲牌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莆仙两地唱腔应用也有所不同,表演差别也很大。比如,仙游《千里送》中赵匡胤“坐椅挑脚”、“吊脚六甲跳”、“螃蟹走”等程式动作是莆田所没有的。而相比莆田《千里送》中的赵匡胤则显得更稳重,但同样应用了许多与仙游有别的程式动作来表现赵之勇武。莆田的赵匡胤脸谱靠近京昆,仙游脸谱则较为古老。这种莆仙风格上的差异,我认为绝不是简单的仅仅是受外来剧种影响的结果,两县风土差异形成各自特色,这也并不稀奇。另外,《千里送》之赵匡胤一般穿红蟒或蓝蟒,但也有穿黄蟒的。香港戏剧专家王韦民先生认为莆仙折子戏《千里送》中赵匡胤穿黄袍是观众意识参与舞台创作的结果,我极不认同。地方戏虽然穿戴有时比较随便,《千里送》赵匡胤作为未来帝王,做某些暗示渲染是有可能的,但堂而皇之穿明黄蟒袍则显得有些荒唐,非常不合情理。我也曾请教朱石凤老师傅,他称过去即是穿黄蟒,但我还是表示怀疑,持保留意见。《千里送》若从文本分,大体上只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古本的折子戏,此版莆仙两地只有个别文字上的区别,大抵相同。而另一个版本则是文革后的产物,为了集中赵匡胤与赵京娘的戏,做了较大的修改整理,明显增加了赵京娘的唱段。整折戏只生旦两人表演,除去了和尚和两贼的情节,戏更集中,所以是最流行的一个版本。但这个版本又是对原戏伤害最大的,因为演出性质多为参赛或展演,所以经常对文本进行改动删减,锣鼓经逐渐异化,表演科介也随之遗失。

与全国其他剧种的《千里送京娘》相比较,可能莆仙戏的文本并不出彩,但是就奇特的表演形式而言,莆仙戏《千里送》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只是遗憾,现今无论莆仙哪版所演,多与传统的《千里送》有极大出入,可谓谬之千里矣。莆仙戏古朴严谨,文本、曲牌、表演三者融合自然贴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千里送》的锣鼓经相当繁复,一些表演科介更配独有鼓品,非常严谨。但是,某些人刚愎自用,对传统毫无敬畏,改动过分随意,致使锣鼓与表演脱节,艺术沦丧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要知道,演好赵匡胤这一角色,需要动作规范,常年累月不断演出磨砺感悟,除了下苦功夫,别无他径。莆仙戏常年不演传统戏,靠比赛临时抱佛脚,怎么可能不走样变形?说莆仙传统折子戏《千里送》已基本失传,未免有些于心不忍,但事实情况是无论表演还是锣鼓都已遗失异化了很多。

艺以人传,但几十年恶劣环境未得改善,业内对艺术的严谨心态早已不存。而今,即使资金到位,保护与抢救工作也只停留于表面,再加上名利争斗,劣币驱良币成常态。所以,真正的传承愈加艰难,甚至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记得我第一次看王玉耀的《千里送》时,兴奋不已,同时又不由悲从中来,泣难自抑。现在转念想来,还是多做自我安慰。传统虽然无可奈何花落去,所幸我辈已将这美好永留心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