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贾家洼村傀儡戏
一、总体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贾家洼村位于莱芜市西北20公里、羊里镇政府驻地以南7.5公里处,东靠辛兴村,西与辛庄子村接壤,南与方下镇贾官庄村交界,北同寨里镇隔国道09路相望,辛泰铁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人杰地灵,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是莱芜“三辣一麻”之乡,盛产生姜、大蒜,也是有名的文教用品生产专业村,生产的墨水、浆糊远销各地。贾家洼村地处汇河以南,莱芜盆地西北部,属于平原地区,地域南北长898米,东西长1218米,全村545户,1644口人。
(一)傀儡戏的历史渊源。
贾家洼村有个傀儡戏班子,当地也叫“搓古儡子”,其历史悠久。据贾家洼村业余戏班的老艺人王传江讲:他们曾听上辈艺人代代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大约在1806年的冬天,南方一演出小戏班子肩挑傀儡戏道具一路卖艺来到了贾家洼村,当时,村庄较大,人口较多,村里也有个戏班子,他们就住在该村演出。每演出一场戏,观者就送给他们食物或钱币,看戏付费。由于那一年气候异常,几乎天天下雪,他们无法到别的村演出,只能在贾家洼村住下来,由于无法演出,时间久了,资费花完了,又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在村里赊欠以糊口度日,临近年关,需回家过年,欠下的许多债无法偿还,他们就把演出道具作为抵押留在贾家洼村戏班子的艺人手里,许诺说明年开春带钱来赎回道具,可他们走后就一直没有再回来。后来贾家洼村戏班子的艺人便凭着他们的记忆印象来模仿表演,并加入了自己本地的唱腔-莱芜梆子,由于当地的梆子粗犷豪放,更接近于当地农民的性格和口味,很快便赢得当地人的喜爱,融入地方腔的这种傀儡戏很快就迅速地在本地流传开来,并流传至今。
(二)傀儡戏的主要特征。
贾家洼村傀儡戏班子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古时演出颇受村民喜爱,但因战乱、贫困等原因演出渐少,更因某些老艺人的亡故等诸多原因,时演时停,曾一时难以传承,处于濒危。1933年,贾印江、贾义贵父子又招集演员和戏曲爱好者重打锣鼓再开戏,又重新组建起了傀儡戏表演班子。
傀儡戏属杖头木偶,木偶戏仿制各种戏剧人物的头像和能活动的木制躯体、四肢,并缀以服饰,做成各种不同戏剧情节所需的人物形象。演出设施比较简单,用一块幕布围罩住演出区,幕顶做成一小型舞台状。演出时,表演者在幕后用双手操纵木偶,做出各种表演动作,乐队及演唱者均在帷幕内根据剧情进行伴奏、伴唱。配合默契,引人入胜。其特点是说唱、表演、伴奏紧密配合,行之有序,假而不露,优美自然,能够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常使群众在幽默的欢笑中大获其益,故而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傀儡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该戏在艺术表演及造型上显示了强有力的生命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兼收并蓄的吸纳能力,该戏种表演的特征与别的戏种表演大不相同。所谓傀儡戏,就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各种人物角色偶头的构造是用硬纸壳、泥等特殊材料制作而成。人物的脸谱是根据戏曲里担任的角色用各种颜色涂抹而成,头发、胡子用具等用人发制作,傀儡是由戏剧演员来操纵,戏偶内部分为头、身及双手三部分,偶头用一根木棒撑住,手则是用木头刻制而成,胳膊是用两根木棒穿在衣服里,一头绑在手上,另一头在操纵人手里,表演时一手拿头顶棒和胳膊,另一只手做摸头、擦泪、打仗、拿兵器等动作。木偶面具行当种类有四生、四旦、四花脸。现有20多个仗头。人物的装饰:官员头戴乌纱帽,将官身穿袍子,背后四杆小旗,小生头戴相公帽,旦角身穿青衣或红衣,头戴凤冠;艺人藏在帷幕之中,手、口、脚并用,以娴熟的技巧一边操作,一边演唱,活灵活现,很有生命力。
(三)傀儡戏的唱腔特点及相关器具的制作。
傀儡戏的唱腔是莱芜梆子,也称莱芜“讴”,属于“梆子系统”的分支,主要是“梆子腔”,调式与梆子系统各剧种的调式基本一致,属于“5”调式,即“徵”调式。其主要唱腔板式有大板(4/4拍),二板、三板(2/2拍),调锣(2/4拍),慢四虎头(1/4拍),快四虎头(1/8拍),乍黄(散板),另外还有金钩挂,呱哒嘴,一串铃、火力炮、洋黄、劈迷子(活迷、死迷)等十几种。
乐器主要有提琴、月琴、笛子、板胡、二胡、笙、鼓、锣、梆子等,主要伴奏乐器为提琴,也叫“大胡琴”,椿木做筒,梧桐木做板,弦轴是杜梨木,琴杆是枣木或檀木、粗而短,内弦用皮弦,外弦用老弦,6、3(正工四)定弦。身高约为45厘米,琴筒直径8厘米左右,以G调为主,传统的打击乐器很富有特色,大锣是低音锣,手镲较一般的面片大且音低,两片相击发出“扑”的声音,小锣是高音、音尖而明脆,辅助乐器主要有月琴、笛子、板胡、二胡、笙、鼓、梆子等组成。辅助乐器有八棱月琴,不带品,2、5(反尺合)定弦;小股三弦,1、5、1(上合上)定弦;梆子用实心苏木制成。
其主要曲牌有丝弦曲牌,笛子曲牌和唢呐曲牌,主要以丝弦曲牌为主,如大金钱、愁相思、苦中乐、一字开门、二字开门、桃红、忧愁曲、怨恨曲、思念曲、四季歌、杀妲己等等;还有唢呐曲牌,如五马、二犯、一枝花、江儿水、风入松、石榴花等;笛子曲牌,如扬州、扬州开门、五六五、清江引、点绛唇等。
它的演唱方法,不论是男唱腔还是女唱腔均以真声(大本嗓)为主,假声(二本嗓和小嗓)为辅,真假声结合使用真假声分别使用的演唱方法。由于莱芜梆子的行当有“三大门头十三行”,三大门头是:生、旦、净;十三行当是:生门的红脸、老外、帮生、大小生、二小生;旦门的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净门的大花脸、二花脸、副花脸、三花脸之分,而且各类行当的唱法又大有差异。
其中生角的唱法主要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真假声结合使用。由于男女同腔同调,男唱腔只用大本嗓比较吃力,所以在唱腔的高音区就得用二本嗓,在低音区用大本嗓,在声腔中,有一种特殊的唱法叫做“厉嗓”,它的唱法是用极高的假声倒吸气唱出,唱时不是呼气而是吸气,尤其是男声的“厉嗓”唱出的音坚实、高亢、行腔清亮、舒展流畅、余音萦绕、气势宏伟。
旦角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真假声明显分开使用演唱,旦角中也有一种特殊的唱法叫“小嗓”,就是按原音符翻高八度用假声唱出,所发之音细腻圆润娓娓动听。
花脸的唱法也是以真声为主,个别情况下使用假声。
贾家洼村最早的傀儡戏是专人操纵表演,专人演唱,现在由于业余剧团的人手不够,操纵表演者也用来演唱剧中的人物唱腔。
傀儡戏在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传统剧目也具有诸腔并陈,绚丽多姿的特色,但是由于流传年代较久,前人的病故,因而也失传不少。传统剧目由初建时的百余出,到六十年代山东省戏曲工作调查统计时,老艺人记忆的传统剧目还有二十余出,如《小清潭》、《小姑贤》、《小毛元》、《南阳关》、《单刀赴会》、《周奇送女》、《辕门斩子》、《韩信算卦》、《桑园会》、《斩黄袍》、《烧窑》、《王登云休妻》、《包公赔情》、《乱潼关》、《观花》、《汗衫记》、《锯大缸》等等,所以对这一剧种的挖掘保护,已刻不容缓。
二、历史文化价值
傀儡戏植根于民间,历代艺人和乐手也经常参加当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并且有一定的学术及实用价值。
一、学术价值
傀儡戏在它的所有戏剧曲牌中,大部分结构严谨规范,曲调行腔委婉,曲牌过门完整齐备,调式丰富多变,风格各异,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及参考价值。
二、实用价值
傀儡戏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的鉴赏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傀儡戏在演出中,乐队及演唱者根据剧情进行伴奏,伴唱配合默契,非常引人,虽系民间艺术,却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说唱、表演、伴奏紧密配合,行之有序,假而不露,演出中,能获得优美自然,天衣无缝的效果,常使群众在幽默的欢笑中大获其益。此外,傀儡戏中还有一独特的神话鬼怪戏一出,名叫《清水潭》,戏中有仙鹤、长虫、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何仙姑等等,整出戏的惊险、悬念对观众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三、历史价值
1946年,该剧团曾以《孙膑下棋》等剧目多次慰问我地方武装部队,大大鼓舞了我军斗志,建国后,曾于1953年3月代表泰安地区到济南参加省地方戏曲汇演,演出了传统剧目《棘阳关》,受到高度赞扬,成为全省八个获奖单位之一,还于1978年参加全县春节文艺汇演,其中《辕门斩子》一剧获演出一等奖,受到领导及观众的一致好评。1964年到淄博、博山等地演出200余场,给当地人民送去了欢笑。所演劝世、习俗段子和童话故事等非常引人。许多剧目都充满了扶正惩恶、清正爱民、精忠报国、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侠胆义肠、见义勇为等高风亮节,这为推动社会发展,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塑造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优良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的文化观念和各种文化传媒向农村的不断发展,乡村农民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作为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傀儡戏在当地农村中仍占据着一定的文化市场。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中仍很活跃并发挥着他们寓教于乐的作用,如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庙会、农闲时节及一些喜事庆典中,仍活跃着老艺人活动的身影,大大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并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常使观众在幽默的欢笑中大获其益,至今在群众中还记忆犹存,演出的剧目、表演,数百年来都起到了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在推进社会发展、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塑造精神文明、弘扬优良道德规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现实意义和保护
贾家洼村傀儡戏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在给人们带来娱乐性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扩大和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在说唱之间给人以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