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相声请回剧场
相声这些年不景气,剧场演出极少,连刚结束的中国第三届曲艺节上也没出现让人振奋的相声作品。专业创作人员的流失,大批相声演员的改行,使相声雪上加霜。一时间,舆论的压力促使相声界人士想尽快摆脱困境,重振雄凤。日前,姜昆、常祥霖等人提出,将相声请回剧场,让传统相声与电视相声分手,充分发挥相声的讽刺功能,调动相声的各种技巧,让观众在特定的欣赏环境中,体味中国相声独有的语言魅力。
“成也电视,败也电视”,电视对相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姜昆体会最深。姜昆“出道”正值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繁荣时期,多年的积累一下子迸发出来,凭着电视的传播功能,姜昆一夜成名,他的相声家喻户晓。比起凭着几十年剧场演出才逐渐被人承认的相声老前辈马三立、侯宝林等人,姜昆无疑是幸运儿,这种迅速增长的知名度不能不说是电视的功劳。然而,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电视的快速传播对相声会产生什么样的潜在危机。
姜昆说,这几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相声,很少有讽刺相声。一直活跃在东北的老相声演员杨振亭说,相声演员到处唱喜歌是为了生存,但也是自掘坟墓。相声讲究先铺垫,后抖包袱,可电视相声表演时间短,没有铺的时间,光让抖包袱,违反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此外,对于称为新品种的“电视相声”,相声界大多并不欢迎。
相声界一些人士不甘心让他们醉心的艺术衰败下去,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拯救相声的行动。拥有硕士学位的相声演员笑林首先推出了自己的相声专场,演出效果不错,一连几十场全满。接着姜昆推出了集中了多种艺术形式的《鸣春曲》,也连演了60多场。
眼下,将剧场相声区别于电视相声的作法,得到了很多相声演员的欢迎。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依靠剧场演出收入,能不能养活相声?相声演员能否甘于寂寞,不受电视晚会、企业庆典等应景演出的诱惑?对此.侯耀华颇有危机感,他说,观众的欣赏水平时时刻刻都在提高,而很多演员还没有危机感。说还有8亿农民看曲艺呢!光长脾气,不长能耐。这样下去怎样继承发展?这一番意见不能说不中肯,但愿更多的相声人意识到这一点。(刘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