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曲种,滩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于家乡人而言,它就好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那么熟悉。每到年关,它更是乡民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起初,村民们请戏班子来只是为了图个喜庆,后来渐渐地演变成一种习俗。早前,请戏班子的份子钱是由村民们自己集资的,现在则是由村里经营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出资。大概过了年初五,演滩簧的戏班子就该进村了,搭戏棚子,布置舞台,调试乐器,忙得不亦乐乎。好戏连轴,一般要唱到正月十五方才罢休。
村子里很多人都爱看滩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有戏看,便会从大老远赶来。如果说早年对滩簧情有独钟是因为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鲜少有机会看到大型演出;那么如今更多的是对岁月的一种回味,对传统的一种留恋。
如果追溯源头,滩簧在清代乾隆年间便已产生,名唤“滩黄调”。它的表演形式与越剧等戏剧相似,只是并无严格规定的唱词,“见什么唱什么”,因而曲调丰富、结构自由,听起来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在昆曲式微之后,滩簧移植昆曲里的折子戏等形式,与民歌小调的唱法互相融合,并改为化妆登台演出,完成了向戏曲的嬗变。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出台后,滩簧打破只有男子可以登台演出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内容。
在村民中间,滩簧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每当戏曲开锣之后,看戏的人便搬着椅子、凳子从四面八方汇拢来,有的甚至不惜走上个把小时,由此足见滩簧的魅力之大。小孩子们看不懂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滩簧的喜欢。因为每有新戏开演,他们便可以穿着新衣新裤,流连在卖零嘴的小贩中间。其实,我小时候并不爱看滩簧,但在外多年,真的不看了,却又无比想念,仿佛戏不曾上演,这个年便过得少了几分韵味。
江南多情自古即有,生旦净末丑的角色里,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演绎?戏里的多情,常常飘过江南的年味。当余音袅袅,伴随着夜色无梦,消失的是声音,但永不消失的是回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