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边捞肉,勺沉下去”,2月15日,北京人艺今年首部原创大戏《食堂》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浓郁的老北京气息、火热的生活,再一次带观众领略了京味儿戏剧的独特魅力。当晚,本报组织了30位读者观看该剧的演出,有20位观众表示,该剧最成功的是浓郁的京味儿风格。另外8位观众表示,最喜欢剧中的各色人物,还有2名观众表示该剧的台词最有特点。         

话家常勾勒30年变迁

话剧《食堂》一开始,舞台上展现出的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国营老钢厂食堂,剧中人物也涉及了40后至80后等几代人,给观众勾勒出一幅颇具时代感的画面。

在30年的生活变迁中,该剧展示的许多场景都能让观众找到共鸣。由于这部作品关注的是小人物,说的是老百姓的心里话,因此整部作品并没有特别大的矛盾冲突以及戏剧张力,而是如同话家常一般娓娓道来。

塑群像展现人物激情

话剧《食堂》由苑彬编剧,北京人艺导演顾威执导,王长立、张万昆、尹伟、张福元等一批实力派演员挑大梁。作为一部群戏,《食堂》编剧和导演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一两个人物上,而是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来共同表现一种生活状态。

该剧的核心人物“永久”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市场经济下,他守着自己承包的食堂看似不思进取,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坚守。他的师傅郭传声爱厂如家,心里想什么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剧中的退伍军人“大个”,是一个一出场就要高唱《血染的风采》的人物,时代的变化使他缺少用武之地,因此他总是爱发牢骚,内心却是火热的。另外剧中还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热爱传统艺术的秦小生。剧中还塑造了一些有着各种小缺点的喜剧角色,让人过目难忘。对于表演,有10名观众认为很生动,16名观众认为很真实,还有4名观众表示印象模糊。

架钢管营造年代感

这部戏在舞台设计上也时代感十足,熟悉的打饭窗口,身穿白大褂的师傅以及排队的人群,都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而配合现实主义风格,该剧的舞美也颇具大工业色彩。舞台顶端的钢管、钢铁景片式的大幕,这些金属元素的巧妙运用和首度出现,对于熟悉北京人艺舞台的观众来说,颇具新鲜感和想象空间。搭配剧中年代感十足的服装、音乐,该剧从食堂这一特定场景营造出了整体的时代氛围。对于该剧的舞台设计,13名观众认为十分逼真,10名观众认为很新颖,7名观众认为很怀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