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简介

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东北要创建自己剧种”的号召,吉剧于1959年诞生在中国关东大地,吉林省吉剧团伴随吉剧的诞生于同年创建。作为吉剧的第一个院团,吉林省吉剧团肩负着吉剧实验和示范的重任,2012年6月与吉林省京剧院整合组建吉林省戏曲剧院,2013年入选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进入国家重点院团行列。

随着剧种的建设发展,吉林省吉剧团人才辈出。有吉剧音乐家张先程、那丙辰、刘方、申文凯,知名吉剧剧作家王肯,著名导演金玉霞、刘富英、李学忠,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中、王青霞、隋晶莹、邬丽、杨俊英、姜秀玉、李松桥、霍福庆、刘丰等吉剧践行者,他们开创了吉剧历史的辉煌,造就了一批继往开来、风华正茂的传承人。

五十多年来,吉林省吉剧团创编积累了200多个优秀吉剧剧目。多次获得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吉剧《桃李梅》更是唱响大江南北。

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强有力的推动下,吉林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吉剧振兴工程”,剧团加快了剧目生产步伐,2014年吉剧《站醒台》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14年,先后创作了大型吉剧《额娘梦》在吉剧汇演中得到了领导、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拍摄了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在2015年获得第24届金鸡奖“优秀戏曲片”,2015年为配合省委宣传部中心工作创作了纪实吉剧《时代楷模—吴亚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的大型现代吉剧《关东草》,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活动。为吉剧振兴做出了新的贡献。

吉剧《站醒台》剧情简介

现代吉剧《站醒台》是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剧目。该剧发生在长白山脚下,风光秀美、民风纯朴,素有“皇家鹿苑”之称的醒台村。美丽的关家姐妹雅梅、雅丽带领乡亲们养鹿致富,但是部分村民受利益驱使,一度逾越了道德底线,竟往外销鹿茸中注水。面对造假这一事件以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引发了关家母女三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在关娘、雅梅的感召下,通过“站醒台”的传统习俗,乡亲们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实现了精神回归。吉剧《站醒台》呼唤了诚信美德,赞颂了民族自省精神,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该剧曲折跌宕的情节,优美醇厚的唱腔,生动体现了吉剧的鲜明艺术特色,集中展示了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使长白山文化的博大内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013年获得在 “第十四届文华奖”评比中获得“文华奖剧目奖”,吉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白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2014年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吉剧《站醒台》主演简介

刘杨(饰演关雅梅)

刘杨,回族,国家二级演员。于二〇〇〇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省吉剧团。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扶持下和多位名师的培育下,快速成长为一名吉剧青衣传承人,是吉剧新生代能领军人。

2004年,她就被著名导演刘富英认定为是一名有着极好表演天赋的可塑之才。著名吉剧作曲家于国忠也认为刘杨音域宽阔,嗓音甜美,很适合吉剧演唱。因此,剧院开始加大了对刘杨的培养力度。刘杨先后师从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吉剧青衣、老旦的代表人物隋晶莹,吉剧小花旦代表人物王桂芬,很好的继承了吉剧旦角尤其是青衣的表演技艺。刘杨刻苦认真,愿意钻研,加之各位老师的倾囊相授不断培育,使刘杨虽是一名八零后其演唱及表演水平已超越了同龄人,并日臻完善。

从2010年开始,为振兴吉剧,剧院开始复排吉剧经典剧目。刘杨在几部经典吉剧中均担任主要角色。在《搬窑》中饰演王宝钏,《桃李梅》中饰演袁玉桃,《燕青卖线》中饰演任秀英,并突破了自己原来的青衣行当,尝试了刀马旦行当,在演出中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这些剧目的创作和排演大大的提升了刘杨的表演水平和演唱的驾驭能力。

2011年,在剧团新创排的新编历史吉剧《贵妃还乡》中刘杨担任剧中一号人物——贵妃郎丽华,该剧先后在省内、外公演,还曾多次向省内外领导、文化部领导、专家汇报演出,领导、专家们都对她的演唱、表演给予了肯定,观众们也评价她的表演轻松自然很有亲和力。2011年10月,该剧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获得剧目奖和优秀作曲奖。同时,她在新创吉剧《鹿乡姐妹》中饰演一号人物闫雅梅,这部戏的创作对刘杨对现代戏人物的塑造有了更高的能力。2012年8月,《鹿乡姐妹》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此次演出在北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文化部董伟副部长及很多专家的好评。2012年,剧院恢复了经典吉剧文武大戏《三请樊梨花》,刘杨在剧中饰演樊梨花,尝试了从未接触过的武戏。在导演和多位老师的帮助下,她自己勤学苦练,将此戏成功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塑造了一个集青衣刀马旦与一身,别具吉剧特色的樊梨花。

2013年,我团《鹿乡女人》获选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及“第十四届文华奖”评比,刘杨在筹备完成“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贵妃还乡》演出比赛工作的同时,揣摩人物,练习唱腔,保证了两个剧目评比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贵妃还乡》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奖”,她本人获得“优秀表演奖”。《鹿乡女人》获得“第十四届文华奖剧目奖”。同年,我院的获得“全国第二批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吉剧《桃李梅》在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连续演出四十场有四万名观众观看了该剧的演出,刘杨在剧中饰演主要人物袁玉李,把精彩的吉剧青衣表演艺术展现在各方观众面前。

刘杨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参加团里的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每年都演出一百多场。做为吉剧院的团支部书记,她经常组织剧院的团员、青年们参加公益活动,被省文化厅评选为优秀团干部。

刘杨作为吉剧青衣年轻一代的领军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广播电台戏曲频道、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频道、广东省电视台、浙江省电视台、深圳市电视台、福建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中国文化报、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台、长春广播电台、长春电视台等省内外多家媒体都先后对刘杨进行过专访。仅2013年一年就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对刘杨及其主演的剧目进行了四十多次的报道,为吉剧艺术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刘杨经过剧院的培养,自身的努力,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吉剧旦角尤其是青衣的表演程式继承发展中,对拓宽吉剧表演艺术,发展吉剧演唱技艺,做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