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宁夏。从小在秦腔音韵的大起大落、九曲回肠中长大,围在皮影戏老艺人家的炕头上看那一窗影人刀枪剑戟、马踏飞燕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在我看来,戏就四个字“人情世故”:人之命运,情之起落,世事之沉浮;“故”稍微复杂点儿,是感受社会、参透人性、领悟世情后那一点概括、总结和表达,是京剧传统戏《锁麟囊》中薛湘灵在经历人生巨变后的啼血吟唱“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心事泪湿衣襟”。实质上,从戏曲成熟期的元杂剧开始,戏曲就承担了中国民众,尤其是底层众生教科书的职责。从包公戏、三国戏,到杨家将戏、岳家将戏,以“忠孝节悌”和正义伸张为核心的价值观,从来都是这些老戏的灵魂。也正因此,这些戏才能穿越历史烟尘,如此清晰、如此美好地停驻在时代背景早已被替换的当下。在这些戏里,你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生活表象,能感受到贴心贴肉的世俗人情,能体味到嬉笑怒骂后的人生况味。一句话,从戏里,你能看到自己。
这是戏曲作为中国根脉文化的伟大之处。
京剧《四郎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与《杨家将演义》不同的是,它改写了原小说中杨四郎投敌是为了做卧底,最后策应宋朝攻打辽国这一情节,而成了主人公杨四郎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的个人悲剧史。该剧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在两军对阵、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身陷异邦的杨四郎夤夜冒着杀身之祸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声声更鼓催促,愧疚伤感俱上心头…个人命运的悲喜跌宕,与时代风云的紧密结合,让这个戏的品质和格局显得开阔,又暗合观众心中对于世道人心、凡俗感情的理解与共识。
很多传统戏做得实在高级。《四郎探母》“坐宫”一折中,当铁镜公主得知夫婿是大宋杨家后代,且是佘老太君第四子时,虽然口里唱着“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日才吐真言”,实质上,她内心应该是暗生喜欢的。姐妹们都嫁了辽国大将,自己却只是和一个宋朝逃兵成婚,不免有下嫁之憾。而眼下杨延辉的真实身份怎不让她有凭空捡到绩优股的窃喜?正因此,她才会帮助夫婿盗取令箭助其过关。再如京剧《秦香莲》,如果陈世美仅仅是抛妻弃子,罪不当死。但他派出韩琦“杀庙”,要杀了结发妻子,掠走一双儿女,这一行径就人神共愤。它挑战了观众最后的道德底线,也将当代那些打着“爱情至上”幌子为陈世美进行无罪辩解的观点挡在门外。这部戏也因此从夫妻情感上升到伦理层面,这也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
前辈老艺人编戏的时候,将人生体验、生活经验放置在人物身上,因为他们知道,所谓“戏”,就是那一点人情世故。而这,也正是戏曲最动人的地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