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梨园盛世》于春节期间播出后,在全国观众心目中产生了比较热烈的反响。收视率也有所提高。观众普遍反应”除夕夜,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年夜饭’,美味的’戏曲大餐’让观众过足了戏瘾,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天津《今晚报》)。在由《北京广播电视报》主办的”第九届观众最喜爱的春节电视节目有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电视晚会”奖。身为总导演,感奋之余,觉得极有必要把我对”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若干思考细作梳理,回报关爱我们这台晚会的观众朋友们。虽则肤浅,却也真诚,同时借机向朋友们讨教,希望对节庆晚会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对”戏曲与电视结缘”的思考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封建历史阶段,它只是活跃于歌台舞榭间。进入现代,由于现代传媒的出现,戏曲的生存状态开始发生了变化:广播电台转播演出实况,使戏曲的张力有所延伸。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进入电视时代的时候,”戏曲与电视结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我看来,元杂剧的出现、明传奇的崛起、清京剧的诞生都是一场革命,而”戏曲与电视结缘”革命程度较前更为剧烈,革命前景较前更为恢弘,它将会得到”双赢”局面:戏曲走向现代化,电视体现民族化。作为电视人,我认为”让民族戏曲靓起来”,是我们的职责。
电视春节戏曲晚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年来,前辈同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功经验,诸如确保节庆文化特定的文化内涵、戏曲名家名段荟萃、吸收新编戏曲中的精品之类,但有一个问题我总觉得没有解决好,那就是晚会常常处于”让戏曲牵着电视的鼻子走”的处境。

我认为,电视春节戏曲晚会不是复制戏曲舞台艺术,而必须把电视、春节、戏曲、晚会的四大元素统统打通,在这四大元素中,首位应是电视。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包括前期镜头的设计、后期特技的使用等等)进行再创作,把戏曲再度呈现出来,弥补舞台的局限,在强化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本色上下大功夫,达到”让民族戏曲靓起来”的终极目标。

例如:同一出梅派名剧《麻姑献寿》,在舞台上看,简易多了。搬到晚会的屏幕上,必须作”声容并茂”的改造。因此,”伴舞”是顺理成章的。这样,第一可营建”献寿”的吉祥气氛;第二可突出中国京剧”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根本特征。演员演着如鱼得水、观众看得赏心悦目,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对”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思考

“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我想主要是两个涵意:(1)反映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以此吸引全世界(包括华人)的视线;(2)站在世界的高度反观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人。

正是出自这样的思考,在本届晚会上,我选择了将近一半比例的京剧、昆曲,三分之一比例的地方戏,其中包括河北梆子、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近20个剧种。其中,粤剧对东南亚颇有吸引力。歌仔戏《厦门新娘》反映海峡两岸通婚的故事,更有可看性。与此同时安排了由一百多个剧种顶尖演员组成的强大阵容,除前辈艺术家谭元寿、马金凤、马长礼、李维康、耿其昌等人以外,特别突出中青年,尤其推出一些新人新戏,如内蒙二人台的武利平、山西晋剧的苗洁、山东柳子的陈媛等演员,《宰相刘罗锅》、《图兰朵公主》等新编京剧的丰硕成果。以此构成群星荟萃、好戏连台、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晚会格局,展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外国朋友对东方文化、中国戏曲的关注。

正是出自这样的思考,在本届晚会上,我们组创了序曲《大拜年》和尾声《戏魂》。

网民信息告诉我们:春节的景象不止在北京、港、澳、台,更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出现。这种景象告诉全世界:春节是所有华人特别具有传统人情味的共同节日,而且中国的这一个”春节”越来越”国际化”。春节”黄金周”出境与入境者的热潮空前高涨了。《大拜年》的内容就是通过遍布全世界的中华赤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向祖国人民大拜年的热烈景象,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抒”为人类多作贡献”的世界胸怀。

尾声《戏魂》则呈现另一番史诗风格:它以黄河、长江为具象,挖掘南、北戏文的人文精神,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突现中华戏曲文化的民族气派与时代风采,给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空灵的精神寄寓。以尚长荣、关栋天等人强强组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它恢弘而不空洞,高雅却又通俗,特别受到大学生的好评。

三、对”三贴近”的深入理解和渗透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狠下功夫,这是本届晚会所遵循的最高原则。化成我们的口号,就是:”国家台的胸怀,老百姓的视角”。但是,具体实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在形式上如何体现,如何不重复前十届晚会的模式,我们颇费心思。

我回过头去,向历史学习,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戏曲与庙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因庙会而红火,庙会以戏曲而兴隆。说到底:戏曲的根在民间。

我转过身来,向现实讨教,发现近年来随着小康日子越来越好的趋势,庙会大兴。仅南方某省一省庙会就多达三百余处。北京也于2003年年底宣布:全面恢复庙会。
经过思考,体现”三贴近”的一个十分巧妙的切入点当为”庙会”。这就是我为什么组创戏曲组合《逛庙会》的根据。

《逛庙会》能”逛”出”年味儿”,这首先符合节庆文化特定的内涵;二、一些被冷落但仍有顽强生命力的地方小戏,如内蒙二人台、山东柳子戏、晋剧、高甲戏甚至二人转等在”庙会”上找到了展演的最佳平台,它们的代表人物如二人台的武利平、柳子戏的陈媛、晋剧的范云海等也得以一展精彩。第三、特别通过戏曲名丑、名主持人以幽默诙谐的形式串场,把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的原生状态再现出来,热闹红火、生动活泼、观赏性突出了。此外,穿插有”剪花天使”美誉的西安樊晓梅剪纸艺术的当场表演,也强化了”年味儿”、”生活味儿”、”人情味儿”。晚会能够更好看,更耐看。

例如《玩会跳船》是山东柳子戏的一个经典剧目,毛泽东主席非常欣赏。它反映一对青年男女因为”逛庙会”而一见钟情。其中二人互看、眼光对成一条”线”、”拉线”竟成牵动二人的表演,可谓中国戏曲”经典”的表现手段之一。我们把它拍成优美的画面,又经”丑婆子””举刀砍线”的夸张调侃,被不少栏目采用,说明它是很招人喜欢的。

《以戏会友》的设计,也是体现我们”国家台的胸怀,老百姓的视角”意图的。我们把专业演员、票友、主持人请到一个票房里来,大唱”春”字戏,但侧重点放在两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金奖获得者上,特别是改请场上观众当”评委”,强调让台下观众置身其内、参与其中,这样与台上演员异质互动,产生激情,效果可观。

四、对”精品”的思考

一台晚会,没有十个左右的”精品”节目是支撑不起来的。因此,策划之初,我便把树立”精品”的意识视为晚会的生命线。

什么叫”精品”节目?我自己界定为:好看、好听,既有文化底蕴、又为大众接受,能传唱下来、经得住再欣赏而不是一次性消费。
我重点抓了九个新创新排节目。

以创作黄梅歌舞《采莲》为例。创意由我与执行导演孙桂元先生根据黄梅剧种的特色提出:能不能塑造一个江南采莲女的形象?要求:(1)由黄梅戏青年名家韩再芬主演;(2)诗情画意、载歌载舞;(3)节目有生命力不是演一次就扔掉了的那种节目。主创组很快通过了。

韩再芬盛邀戏曲评论家、本届晚会撰稿人魏子晨先生创作唱词。《采莲》曲自南朝梁武帝以后大量涌现、唐代几位大诗人都写过。真正写好,非常之难。魏子晨通过”木兰舟”、”莲子把对把”、”飘来江南雨”、”丢了香罗帕”四个细节,一气呵成写出江南风情画似的《采莲》唱词,经主创班子补充修改,很快定稿。安徽作曲家陈儒天调动黄梅旋律、吉林省歌舞剧院编舞林阳使用行云流水的群舞包装,最后立在屏幕上艳丽动人,受到很多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有人甚至说它是”二十一世纪的情歌经典”。

五、对晚会艺术风格的思考

虽然”艺术风格”是一个导演成熟季节才可能有的表现,我却从接受晚会之始就把它摆到自己最高追求的位置上。不管达到达不到,我制订了一个既定目标,那就是:大气与小巧互补,古典同青春结合。

我原是一个”刀马旦”演员,演过晋剧《凤台关》、《扈家庄》、《黄河阵》等戏,对我曾从事的这个行当钟爱至深,因此考虑了一个”刀马旦”的戏曲组合《巾帼英姿》。但,仅仅是刀马旦的技巧组合,总会觉得仍然意犹未尽。我和我的主创班子共同商议,最后确定:通过一个”刀马旦”在排练场上的梦幻到终于在舞台上圆梦的过程,展示”刀马旦”的”巾帼英姿”,要求:节奏紧凑,画面靓丽,做到如梦如幻,亦实亦虚,时空交错,动静融合,”群打”希望”大气”,独舞希望”小巧”,把”戏曲人生”与”靠旗出手”等绝技有机沟通起来,这就会好看得多。而这正是我对”大气与小巧互补,古典同青春结合”艺术风格的一个追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