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话剧《风月无边》演出时,就已有媒体评论,认为该剧不痛不痒,离现实生活太远。眼下,为纪念曹禺诞辰90周年,《日出》、《雷雨》、《原野》又有望被重新搬上舞台。有人担忧,这些戏曾数度在舞台上演出,观众对它会有新鲜感吗?由此,一些反映当前大众生存现状和情感遭遇的现实题材戏缺乏的话题引起有关人士关注。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林克欢先生认为,当前艺术创作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意识形态,二是市场问题。当前许多文化团体拍戏完全是奔着评奖来的,他们可以花几十万、几百万制作一台演出,得了大奖就算完成任务。但是话剧不是只为评奖,而是要直接面对观众。现在由于评奖的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和演出剧目的编排。另外,表演艺术迈向市场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双向选择。演出若要吸引观众掏钱买票,就必须和观众的思想、情感、思索是同步的、和谐的,又要比他们略高、略深。否则,观众不会满足。中国刚刚步入市场经济,观众也不是太富有,他们的思想情感不是对各种各样的先锋戏剧都能接受。所以既要在艺术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又要让观众接受,这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曾在话剧《切·格瓦拉》中任编剧的黄继苏认为,现实题材话剧之所以缺乏,在它的背后是有深层原因的。他说,近些年来,文艺创作呈现出一种躲避崇高、放弃宏大叙事等创作倾向,回到一些小情小调上,回到创作者个人的心灵体验上。
他说,所谓民间写作,实际上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重大主题,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些角角落落。这些作品相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走向来说是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另外,现在艺术演出团体运作上具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剧院人员在设置上是分工的,比如编剧、导演、舞美,各司其职。因他们所站的生活位置不同,生活所提供其观察社会的角度是有局限的。经常重复单一性工作,限制了他们的艺术视野以及创作激情和灵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鲜活性和生动性。以上两方面原因相结合,又衍生出剧院在创作上的又一种倾向,就是去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但是形式在艺术创作上永远是第二位的。通常所说一出戏立得起来立不起来,往往要看舞美,强调舞美漂亮不漂亮,精致不精致。实际上舞美是要服务于思想内容的,是第二位的。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的沈林所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话剧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为富人编歌作曲的,不是为达官贵人解闷的,是干预现实、批判现实、改造现实的工具。所谓"人间疾苦、笔底波澜"、"铁肩道义、妙手文章",就是这种传统。当然普通大众也需要直面现实的话剧。另一方面,从艺术规律上讲,话剧是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与戏场里一起度过这个夜晚的观众一起呼吸,一同思索与感悟。所以话剧必须和社会现实结合得更紧密,而不可能深藏。但是目前有些话剧并没有激起观众的共鸣。比如演"风花雪月",演"浅斟低唱",它描写的是今天一部分人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对另一种人来说,就可能是海外奇谈,不容易接受。 他说,与其说话剧不关注现实,不如说关注不同的现实,这是一个观念、角度、立场的问题。(庞永厚《生活时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