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刘桂娟的戏曲人生后,想说几句。首先,关于她曾“弃程从歌”的那段经历,这似乎成了很多人对她进行诟病的由头,刘在现场谈起此事时泪水涟涟一腔委屈的样子,也可见这事对她的影响。说实话,我觉得有些人总对这揪住不放,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如那句广告词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是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刘桂娟做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趋向有着她自己的判断和理解。现在即便是家长都不主张对孩子的职业选择横加干涉了,我们作为局外人又有什么理由对本来与自己就“毫不相干”的刘桂娟因了此事就大加指责呢?!说句到家的话,你又对人家负不了责,所以人家“自己的事”还是少干涉为妙。也许你要说是因为你太爱程派艺术了,要我说程派艺术不是你自己的,你喜爱它也不要到了病态的程度才好。如果对刘桂娟的这事都不能宽容的话,做人是不是太狭隘和霸道了。至少刘的事情还不至于涉及道德范畴吧。其实一些人的心态我是理解的,这可能与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这倒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当然这个类比可能不是很合适。记得当时伏明霞的婚讯传出后,好多人说话太刻薄。以那样的情势伏要是嫁个“普通人”,他们就会闭嘴,按照这种推理,伏要是嫁个“穷光蛋”,他们就该叫好了。
听了刘桂娟的经历,有一点叫人羡慕。命真是好啊,遇上那么多的“贵人”。不象我等小民,空有一腔抱负、满怀对社会的责任和满腹才学,连进京求学如此卑微的愿望几经周折都实现不了。记得现场,张幼麟谈了桂娟干的那件“空前绝后”的事情。要在早几年,我对这种好似“谁对你好你就说谁好”的事情会很反感——这是你们俩的事,一边说去,在亿万观众面前卖弄啥嘛,但懂的了世事人情后我就不这么看了。这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母亲是平常人家出身,当年外公以血肉之躯驰骋疆场,官居区长后在建设时期积极响应号召自愿净身回家务农,那么多他生下来就没怎么管过并且因了他的共党身份而备受连累的孩子只有不甘平庸的母亲沾了她的一点小光,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有了饭碗,在我看来母亲的水平和付出已经很对得起她的那几个银子了。但每当我因为现在的一些不平事发发牢骚时,母亲总会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她的今天。说实话,母亲的这种品质很让我感动,知恩图报这点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不思回报甚至是以怨报德的大有人在。
上学时读汪国真的诗,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步入社会才知道这不过是秀才的一句意气之词。我们的命运因了一些人有或没有最起码的责任心而一次次改变。世事过滤到最后竟成了两个字:恩怨。看《戏曲人生》最能体会这点。梨园行,江湖之地也。当然,所谓江湖,无处不在,社会不过一个大江湖罢了。记得最后一次考研,当我知道尽管自己分数不低但不可能进京了,我去见了我在京读研的一个同学,她告诉我当年本来被告知没学上的她受尽委屈后找了通天的关系留下了,并且读的还是不花钱的那种。她说这个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让我觉的很陌生,我知道她不是从前的那个她,而我也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张洁说过:爱,是不能忘记的。我想还有一些东西经过人生的反复过滤,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在节目的最后,桂娟谈了自己的两点遗憾。要我说,有所得必有所失,谁得人生没有遗憾呢。当然,我希望她能有好得归宿。
本贴由剑梦剑梦于2003年8月18日20:17:37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