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的故事
“僧尼会”讲述了一个小和尚与一个小尼姑之间的爱情故事。数百年前,江南某山上的和尚寺与尼姑庵隔河相望。小和尚与小尼姑皆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不从小出家。身为菩提,心却在凡。一日,趁着寺庙住持下山的机会,小和尚与小尼姑纷纷凡心思动,想着逃离枯燥无味的僧侣生活。
无巧不成书,小和尚和小尼姑在下山途中相遇。开始,两人都不愿意说出自己下山逃离的念头,于是有了一系列的言语周旋。可是两人的答词都是漏洞百出。一来二去,两人之间情愫顿生。最后,大家都明白了各自的心思,结伴下山,双双还俗,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南仓的传说
在武义县茭道镇南仓村,东台山和东山隔河相望,南仓人相信浙中一带流传甚广的“僧尼会”故事就发生于此。
对于“僧尼会”的故事,南仓的老人们大多耳熟能详。邹仙琴今年77岁了,年幼时父亲经常对他讲述“僧尼会”的故事,她对“僧尼会”的典故由来也如数家珍。
邹仙琴告诉记者,由于该戏的故事就发生在村子附近,这个故事在村里家喻户晓。奇怪的是,解放以前村里请戏班演戏时,村民从不会让戏班上演“僧尼会”这出戏。
据邹仙琴介绍,“僧尼会”俗称“小尼姑下山”或者是“双下山”。和尚寺坐落在东台山顶,尼姑庵则在东山的半山腰,正好和东台山两对面。两座寺庙隔着一条溪,素有往来。由于路途遥远,和尚和尼姑们都曾打算在溪上架桥。但是由于发生了小尼姑和小和尚的事,该计划便搁浅了,当时桥墩的位置如今还清晰可辨。
神秘的大钟
后来,和尚寺遭遇一场大火被烧毁了大半,里面所藏的经书及史料都被当时在寺庙厨房里的一名师父带回永康市龙山镇。“龙山镇的人认为和尚庙所在地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在寺庙旧址两侧安葬了两名龙山镇的先人,以保龙山镇村民永远兴旺。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寺庙遭毁的年代已无法确定,而且寺庙烧毁后所留下的石板及木材都被当时武义杨家一有钱大户买走用于建房。其中寺里挂着的钟也在大火之后滑到溪里,顺着水流而下,后来被武义下黄宅附近八索门的村民捞起,如今仍保存在那里,而且为当地的旅游增色不少。”邹仙琴介绍道。
据当地村民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台山山顶还留有和尚寺的残垣,寺庙附近还留有三口池塘,当时仍清澈见底,塘底的石板也清晰可见。而尼姑庵则由于年久失修,破败倒塌。一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上山砍柴,扒开庵堂旧址附近的泥土,还可以看见一些残留的瓦片。而且在岩石上还保留着尼姑的三寸金莲鞋印,村民相传麻丝的痕迹都清楚可见。”
为了让“僧尼会”故事的旧址“重见天日”,南仓村民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能发掘南仓村的一些旅游资源,可是后来不了了之。
现场
探寻古寺遗址
为了亲眼目睹村民所说的旧址,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记者不久前来到东台山一探究竟。
当地一位热心的向导介绍,以往东台山的和尚寺香火很旺,香客来自四面八方。为此,附近的村民还修了三条上山的路,分别从南、北、东三个方向通往和尚寺。本以为来到山顶必定都是柴草树木,不料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平坦之地,上面还栽满桑树。村民所说的池塘,周围已是杂草丛生,而且只剩下两口。
带路的村民指着桑树地告诉记者,那就是和尚寺的旧址,在上世纪90年代,村村都开荒种果树,村里便决定将这片荒废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上了桑树。前几年,由于山顶有着很好的水源条件,几个缙云人到此搞起了天然养殖。
在山顶,记者还看见了村民所说的龙台先人的两座坟墓,墓地的大部分地方已被诸多灌木所覆盖,不留意很难发现它们是古墓。
尼姑脚印和尚鞋
到了东台山顶后,另一村民当向导。他带着记者上了对面的东山,也就是村民所说的尼姑庵旧址。由于山势陡峭,已找不到上山的路,也就没能到达旧址所在地。
途中记者和村民一起找尼姑的“脚印”,竟然“找”到了!“脚印”果然只有三寸长,脚尖深陷。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个脚印以前在村里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村民们认为那是一位尼姑升天时所留下的。在小时候,上山砍柴或玩耍时,他们总喜欢拿镰刀或是石头去敲挖一番,这导致当时留下的麻丝痕迹淡化。
另外,“僧尼会”中“小和尚背小尼姑过河”的一段,相信所有戏迷都已耳熟能详。小尼姑一句“和尚啊”让小和尚本衔在口中的僧鞋掉进了溪流中。在两山中间的溪流中,记者见到了一块靴子岩。据村民介绍,村里的父辈们都告诉他们该岩石便是和尚掉鞋的地方,那也是三十里坑与外面村子的一个分界点。不解的是,无论溪流里的水如何大如何涨,该岩石从未被全部淹没过,总有那么一截会露在水面之上。
在从东台山下来的途中,记者偶遇三位来自永康八字墙的村民,他们都已年逾古稀。已是86岁高龄的吴敦基告诉记者,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知道“僧尼会”的旧址就在南仓村,八字墙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此游玩。他们几个老人在闲暇总喜欢走访一些地方,到东台山的次数更是频繁,平均一年两三次。但是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很少上过东山。
对于《僧尼会》这出婺剧,吴老先生也是了解颇深。“《僧尼会》这出戏的第一位编剧叫做李桥梭,是金华婺剧团的第一任主任。李桥梭是永康象珠镇峡源村人,解放前是金华一带有名的老生演员,”吴老介绍道。
争鸣
几经辗转求证
记者后来在武义八索门的鸣阳楼见到了南仓村民所说的钟。在钟楼的两侧坐落着村民改造而成的寺庙。在钟楼上,记者试图找寻南仓村民说的“东台山”三字,但未果。记者还见到了摘自《武义县志·艺文类》的“县旧未有昏晓钟,访取于法云寺,悬之斯楼,编以丁役以谨昏晓,以报民时,以警众情”等文字,至于古钟的确切来历,当地村民也是不清楚。
俞先生今年65岁,管理钟楼及庙宇已有6年多时间。他告诉记者,在1998年,村民曾经对陈旧的古钟进行清洗并确认钟上的文字。据确认,该钟的熔铸时间为明朝正德八年,名为昏晓钟,取自法云寺。不仅如此,该钟在武义的知名度很大,鸣阳楼的钟与北岭洞的风并驾齐驱。
记者接着走访了周边的居民,试图了解该钟的真正来历。68岁的于干千老人告诉记者,他曾走遍武义的各大小村镇,也曾听说该钟是由南仓沿溪而下的说法,但究其真正的来历,由于年代久远已是无从考证。但是在八索门一带也流传着先祖用伞柄挑回来的说法。
最早的编剧是谁
记者从浙江婺剧团了解到,吴敦基老人所说的李桥梭,就是“李朝梭”,曾是一名小生,他并没有编过《僧尼会》这出戏。昨天,记者又联系上了分别在《僧尼会》中扮演小尼姑和小和尚的艺术家郑兰香和吴光煜,他们对这出戏的剧本都说得很清楚,但对《僧尼会》的典故也不甚清楚。他们认为,《僧尼会》出自昆曲《思凡·双下山》,“思凡”,指小尼姑动了凡心;“双下山”就是小尼姑、小和尚双双逃下山。
《僧尼会》的改编者、编剧方元称,《僧尼会》是一出传统剧目,婺剧《僧尼会》是从昆剧中继承来的。“昆剧比婺剧早,昆剧中也不可能有武义典故。”
浙江婺剧团原书记严宗河昨晚找出《大百科全书》的“戏曲、曲艺分册”向记者解释,《僧尼会》是“目连戏”里面的一出,整部目连戏可演七天七夜。“目连戏”是民间一个古老的神怪戏剧种,因《目连救母》的剧目故事而得名。明、清时流行于皖南等地。戏中的故事源于佛教经典,到明代能演目连戏的在浙江只有开化、新昌一带。“至于这个故事的出处在哪里,说法很多,也有说发端于永康方岩的。也许武义南仓的传说,与《僧尼会》的某些情节有巧合罢了。”严宗河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