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舞台戏剧源于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迄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古邢台的舞台戏剧也是从庙会和寺观的祭祀活动中产生、兴起的。上世纪初,舞台多建在戏楼和戏棚内。据老年人回忆:解放前的戏楼,一在马市街南阁外、围寨河南岸;一在城里西仓巷北口、县城隍庙附近;一在清风楼后原人民会场;一在西大街西阁外原奶奶庙处;一在牛市街阁外东隍庙附近;一在西关街西端原八蜡(音zha)庙、现西关小学处;一在西崇礼街路北原机械局处。戏棚分散在南关马路街小河子、城里纳凉园和韩家坑等处。后来逐步改建为戏院、电影院。主要有:
邢台人民影剧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戏院。戏院历史要从公元1911年(民国元年)算起;当时由私人集资在马路街小河子始建,取名“馨华戏院”。砖木结构,木头座椅,台口悬挂三至五个大油碗照明,每天晚上演出。七七事变时被日寇炸毁。日伪政府按原样重建,改名为“新民戏院”。邢台解放后,更名“新中国大戏院”。1953年人民政府筹资改建,设座位1308个,新建了镜框式大舞台,台口宽12米,深14米,高7米。设有凸景栏杆、天桥、聚光灯。更名为“人民剧场”。1972年增设了电影放映设备,开始播放电影,改名为“人民影剧院”。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15平方米扩大到3440平方米,每天接纳观众8000余人次。邀请全国著名艺术团体来此演出。著名京剧演员杜近芳、袁世海和著名豫剧演员陈淑真、崔兰田等均在此演出献艺。
邢台市群众戏院,是从搭建戏棚发展而成的。解放前,遇有大型庙会都要临时搭建戏棚演出地方戏。在小河子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建有两座戏棚,全部用竹竿、苇席建成。在此演出的是“马三戏班”等团体,演出剧种是京剧和河北梆子。在小河子南侧原来老商场处也有一座戏棚,由隆尧秧歌常年在此演出。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在新市场西侧、黑家饺子馆对过建了一座戏院,取名“群众戏院”。后台用竹竿、苇席搭建,大门口建了砖木结构的门脸。常年演出河南豫剧、曲剧等剧种。
群众戏院西侧建有一个曲艺场,经常演出河南坠子、京韵大鼓等曲艺节目。
邢台剧场,坐落在西门里街西头路北。始建于1956年。1963、1966年两次重修扩建。1979年又建了三层门面大楼。全场占地面积42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74平方米,观众座位1300余个。设有化妆室、休息室、演员宿舍、餐厅等。建场以来接待过著名京剧艺术家张君秋、谭富英、李多奎、李和曾等和其他不同剧种不同流派的演员。1958年5月中旬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此演出,形成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轰动局面。
邢台影院,坐落在南关西大街西头,原为邢台专署干部礼堂。1958年改名为“邢台影院”。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座位1290个。是当时我市仅有的一座能放映立体电影的影院。
百花影院,坐落于邢台东门外十字路口东北角。始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观众座位1330个。造型典雅大方,内部结构合理,具有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防火、隔音性能齐备。是当时我市一座冬有暖气夏有冷风的现代化影院。
中兴影剧院,位于桥西区中兴路中段西侧。是三中全会后由李演庄村委会集资建成。占地面积14.5亩,主体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观众座位1294个,是一座现代化影院。
工人文化宫,坐落在桥东区马路街中段北侧。是我市职工群众的文化福利事业单位。原名“工人俱乐部”,门口开在西崇礼街路南。1984年更名为“工人文化宫”,门口改在马路街路北。是我市播放电影、演出文艺节目和举办展览的场所。
清风影院,日伪统治时期,此地为“东亚会馆”,除日寇在此召开会议外,由汉奸的纨绔子弟牵头,政界、商界中的京剧票友在此不定期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建为干部礼堂,后改建为清风影院。
大众戏院,坐落在纳凉园东侧。邢台解放前,这里曾搭建两座戏棚:西北角一座名叫第一大舞台,东南角一座名叫大众剧场。新中国成立后邢台县在此建了一座戏院,取名“大众戏院”,经常演出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另有桥东区顺德路东侧的新华影院、桥西区郭守敬大街路东的青年影院常年播放电影。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上述演出场所逐步改做他用。近年来只有电影公司的影视城、家乐园集团的天一城等单位肩负着电影放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日益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渐迫切。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邢台的戏曲演出团体应运而生。主要有:
地区文工团,后改建为地区豫剧团,主要演员是姚淑芳、常年来。演出的代表剧目是《抬花轿》等。
地区河北梆子剧团,主要演员是岳清莲、俞玲琴。演出的代表剧目是《宝莲灯》、《大登殿》等。
地区京剧团,原为清河县文工团,文革期间扩建为京剧团。主要演出现代京剧样板戏。
50年代后,邢台市先后有两个豫剧团,一个豫剧团的主要演员是宋丽珍,后该团调往外省;一个豫剧团的主要演员是郭兰芝、郭兰凤;还有邢台市丝股弦剧团、邢台市杂技团和邢台县丝弦剧团等演出单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