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戏剧"是新时期中国戏剧的一道风光独具的文化景象,其风格体现于各位不同的剧作家独具特色的写作上。"闽派戏剧"的风格既是各自体现的,但又呈现为一种相似、相近的共同追求,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新时期福建新编历史剧的一些代表作,从中便可体察出他们的某些共同特征。
首先,新时期福建新编历史剧的剧作家们的目光仍然主要投射到历代宫廷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中,但是,他们再不似前辈历史剧作家那样,仅仅关注的是忠奸的对立、善恶的奖惩、皇室的恩怨,而是将历史上的人物和空间作为剧作家展示自己丰富内心世界和阐述自身思考历史而得出的兴亡感慨的舞台。所以,剧作家们的注意力便聚焦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及他们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上。同样是写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的题材,历来的戏曲作品为数不少,但是公允地讲,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达到周长赋的《秋风辞》所给人带来的震撼那么强烈。周长赋笔下的汉武帝刘彻是强悍的一代帝王,又是精神上的懦夫,是爱子心切的父亲,又是凶残的暴君,他既是宫廷悲剧的制造者,更是最大的受害者。总之,剧作家赋予了人物丰富的内心冲突和大起大落的情感跌宕,极为浓缩但又笔墨酣畅地写出了汉武帝的复杂内心世界和精神的绞痛。其实,周长赋并未在题材上搞什么玄奇弄巧,而是将笔端伸向刘彻以及江充、赵婕妤、李寿等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细腻地开掘,从而,于人物复杂纠葛和各自不同的心理依据及性格冲撞中,展示了一幅腥风血雨的宫廷生活画面。我们特别难忘的是赵婕妤和李寿这两个人物。尽管这两人在戏中分量不同,但是,却异曲同工地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赵婕妤,剧作家全力写她在复杂宫廷矛盾旋涡中的艰难沉浮以及心力交瘁。而在戏的后部才出现的李寿身上,剧作家却欲表达更多的人生感慨。因此,便更多地折射出世态炎凉和古人今人都会面对的在利益、荣辱、生死选择前人物的两难与异化。这种体现在赵婕妤和李寿身上的对人物内心和生存状态的深刻和细腻的揭示,能使观众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经验不由自主地与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产生连通,从而领略到艺术欣赏中共鸣和升华的审美感受。我们于十几年后,仍然不能忘怀这两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大概也就是如此吧。 其次,由于剧作家创作主体性得到加强,新编历史剧的题材选择和作家的着眼点更加丰富多彩。郑怀兴、岳平、卞卡、洪川、凡夫、陈表贵、王仁杰等,在他们的作品《新亭泪》、《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林则徐充军》、《陈仲子》中,塑造了周伯仁、王导、道同、叶向高、王之采、王梦星、林则徐、王鼎、高步月、陈仲子等人的生动形象。特别是王仁杰笔下的陈仲子,可以说是古今戏剧舞台上极为罕见的一位知识分子的形象。在这出戏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福建的剧作家们创作的成熟,主体性的增强。他们不仅追求一种对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的反思与评判,力图阐述出一种体现历史规律性的感悟,同时,一些剧作家更将他们的目光和笔触投向了更具人格独特性的、具有复杂性格的历史人物。王仁杰的《陈仲子》便是其中成功的一例。陈仲子完全是剧作家精神世界中的一位圣哲,寄予着王仁杰个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所以,我们在读《陈仲子》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异样的阅读感受,即:似乎必须时刻地要求自己既要靠近人物,又要时时跳出戏剧去感悟、理解、想象。我想,我们之所以产生这种阅读感受的原因,正在于王仁杰于剧中强烈地表现出一种作家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完全将戏中的情节与人物作为了剧作家观念和理想的载体。这使剧作家的创作视野更加广阔,带来了剧作面貌与风格的丰富多彩。
新时期福建新编历史剧的第三个鲜明特征是剧作家赋予了剧中人物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福建剧作家笔下,人物一改传统历史剧中忠奸分明、非善即恶的脸谱化弊病,而且特别可贵的是,由于剧作家们的勤于思辨和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他们塑造的人物身上带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文化内涵。我们特别难忘的是,郑怀兴笔下周伯仁的形象。这是一位极具时代特质和生动性格以及丰富内心世界的古代吏部尚书。他的身上体现着魏晋时期文人的飘逸与狷介,又具有着忠正老臣的拳拳之心。他于纵情诗酒中,看似放达,却咀嚼着内心的深深苦痛;然而,一旦危机降临,他又能义无返顾地舍身取义。郑怀兴通过游刃有余地摹写其人其事的血肉与风采,为我们刻画出一位栩栩如生且极具古代文人色彩和个性魅力的官吏形象,令人读来如饮佳酿,既醇且厚,久久难忘。我甚至认为,至今的新编历史剧中尚未能出现能与郑怀兴笔下周伯仁相媲美的、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新时期福建新编历史剧的主要特征是剧作家前所未有的从方方面面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性和不同以往的独创性,因而,他们的作品焕发出鲜明的、浓郁的作家人格魅力和思想精神的光芒。正因为此,我们可以说,福建的新编历史剧极大地提升了历史剧的文学性,将以前历史剧的那种简单化的文本面貌,变得更加感性和丰富;并且,开创了一个剧作家由以往的故事的讲述者变为历史的思考者的局面,并且赋予了这种思考以复杂、真实的人性开掘,从中升华出撼人心扉、引人深思的当代意识。 (崔伟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