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有“当今扬剧头牌武生”美誉的李政成,12月11日将带着全新大戏《史可法》和一台精彩折子戏,在长安大戏院展示他的艺术风采。
扬州市扬剧团优秀青年武生演员李政成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感觉都是相当敏锐和灵动的,至真至美、至情至性是他一贯的追求。他在《史可法》中扮演的史可法,令人欣喜地看到了他艺术上的跨越与升华。由于史可法史料的缺乏,导演俞克平说:“诗化的台词,淡化的情节、深层的精神挖掘,给演员的表演造成极大的难题。”没有更多的情节可以依托,李政成便弱化了扬剧手、眼、身、法、步的路数,按他自己的话,他塑造史可法这个英雄人物主要靠的是形和神,凸现史可法的浩然正气。
李政成在《史可法》中的演唱,一改传统扬剧生角用“本嗓”的唱法,吸取了歌唱、京剧、越剧等姐妹艺术的演唱技巧,或高亢激越、酣畅淋漓,或委婉缠绵、动人心弦。《城下劝降》一场,史可法唱的“我是弘扬正义的晨号劲鼓,我是赞美尊严的大吕黄钟”一段,李政成运用了京剧及歌唱的演唱方法,高音清亮厚实,从容有余,听来铿锵贯耳、荡气回肠,极大地震撼了观众心灵。每唱到此处,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狱中诀别》一场,史可法唱的“代我侍奉老妈妈,无事经常陪陪她……为人间留一股正义壮心芽”,李政成借用越剧尹派唱腔的风格,饱含着英雄孝敬老母、报效国家的深情大义,细腻传情、深切凄美,使观众悲情涌动,却又寂静无声,无不为英雄的忠孝大义所动容垂泪。在念的方面,李政成反复揣摩:完全用扬剧念白,就有可能使该剧逊色;完全用普通话念白,又失去了扬剧的特点,难以得到扬剧观众的接受。经过思考,李政成在“扬州官话”的基础上,吸取了“京白”的韵味。一般过场戏台词用扬剧方言,重点台词运用普通话,注重念白的情感色彩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咬得真、吐得准,效果极好。《燕子矶赋诗》一场,史可法过家门而不入,当他看到白发老母翘首江边,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他愧跪船头,吟出“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的诗句。前两句念得低沉、克制,后两句则念得顿挫、颤抖,一个“沉”字咬得真,吐得重,一字千钧。
李政成的身段、开打都蕴含了人物的“潜台词”。《扬州破城》一场,守城将士和清兵浴血拼杀,破城在即。这里导演设计了“无对手开打”,用以加强戏剧冲突及强化英雄性格。李政成化用了一连串武术、舞蹈及戏曲武打程式动作,以剑花劈、刺、抖、挡与串打、串翻身、摔岔、乌龙绞柱等组合动作,充分表现了史可法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英雄主义气概。
李政成不但扮相俊朗,悟性极强,他还拜昆剧名家柯军为师,学习昆曲唱腔、身段。在他的专场演出中,他将献给北京观众传统剧目《单下山》、《扫松下书》、《夜奔》,移植剧目《史可法沉江》和扬州道情《板桥道情》。
《单下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一折,梁山伯为文小生应工。李政成悉心学习扬剧前辈周小培的表演风韵,并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扫松下书》为《赵五娘》一折,是白髯老生戏,李政成演得沉稳、苍劲,令人拍案。两出戏一少一老,反差强烈,风格鲜明,李政成演来却得心应手。
《史可法沉江》移植于昆曲,是一出高难度技巧戏。柯军在看了李政成的表演后,欣然把自己这出代表作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李政成。在《夜奔》中,李政成不但有干净、漂亮的武功身段,还细致准确地刻画了林冲被高衙内欺压,对朝廷的幻想破灭,最终被逼上梁山的思想历程。
大轴戏《板桥道情》经过加工和包装,非常好看。李政成把扬剧的韵味和扬州民歌的甜美融为一体,演唱十分优美,令人百听不厌。(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