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年前,获悉李开敏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曾到扬剧团采访过她,当时的她,正在指导徒弟演戏,精神矍铄,谈吐优雅。
近日,她再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昨天记者采访她,是在医院里,去年11月的一次突发性脑梗塞,让她卧床两个多月。如今,她已转入康复病区,每日坚持进行行走训练。护工说,在病房里,李开敏每天训练时间最长。现在的她,行走已无大碍,只是生出了许多白发。
继承
师承“扬剧泰斗”高秀英
曾任省扬剧团团长的袁振奇回忆,李开敏师承“扬剧泰斗”高秀英,是高老的开山弟子。
在唱腔上,李开敏深得高秀英的精髓,熟练地掌握了高派唱腔在吐字、换气、偷气、运气上的要领,但两人的嗓音条件并不一样,老师为她度身设计了发声技巧:少在高音区着力,多在中低音区行腔。
在行腔上,李开敏也表现了非同寻常的悟性和灵气,她善于创造性地按照剧情需要,运用装饰音设计出有助于表现人物感情跌岩的小腔,在通行的扬剧曲调上添加了富于个性化、风格化的处理。
李开敏忠实地继承了高派艺术,又能做到兼收并蓄,如虚心学习华素琴老师的活用唱腔和金运贵老师的润腔手法,而京剧的顿挫有度,越剧、黄梅戏的行云流水,也都给了她有益的滋养。
创新
“李派唱腔”成扬剧流行唱腔
每一种戏剧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唱腔的演变。现在扬剧最流行的,莫过于李开敏创造的“李派唱腔”。
对于李开敏的唱腔特色,专家们有过多种表述,有人看重她的醇厚质朴、含蓄深沉,有人称赞她的清丽流畅、柔美婉转。其实,醇厚质朴是它的内核,柔美婉转是它的外延,结合起来便是一种声情并茂、刚柔相济的风格。
听她演唱,能让人立刻听出浓浓的扬州特色和扬剧味道,那种让离乡的游子顿萌乡愁的家乡味,这是地域文化、方言、民间风俗乃至扬州人的性格气质,渗透在扬剧唱腔里形成的独特韵味。
丰富
成功塑造近百个女性形象
袁振奇介绍,在50年演艺生涯中,李开敏以青衣为主,成功塑造了近百个古今女性形象,最为人们乐道的有现代戏《夺印》中的胡素芳、《蝶恋花》中的杨开慧、《风雨潭》中的玲子妈、《皮九辣子》中的火乡长、传统戏《血冤》中的韩素娘,以及人们熟知的戏曲人物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等。
扬剧剧作家刘鹏春曾赞誉,李开敏只需往台上一站,便吸引了满场观众的眼球,一招一式,华彩如雨后霓虹,自然似清水芙蓉。
传承
徒弟已从两个变成一群
李开敏推动了扬剧的发展,扬剧也给李开敏带来了盛誉: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得者,如今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传承人,就要亲自带弟子,传承折子戏。近年来,逐渐从舞台上隐退的她,收了两名徒弟:葛瑞莲和张爱华。《秦香莲》、《恩仇记》、《玉蜻蜓》、《安寿宝卖身》、《鸿雁传书》这些折子戏,都是她想传下来的。
而从去年开始,李开敏的徒弟,已经从两个,变成了一群,那是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的孩子们。由于李开敏暂时不能重上课堂,这些懂事的孩子就把平时练习的唱腔录下来,放在李开敏床头。这些录音,成为李开敏最爱听的段子,她常常会听着孩子们的唱腔,渐渐进入梦境。(记者 王鑫)
(摘自 《扬州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