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扬花”,贵州有“扬戏”,湖北福建有“扬歌”,山东章丘梆子中有一种曲调名叫〔扬州乱弹〕,云南花灯戏的《乡城亲家》剧目是乾隆年间从扬州传去的,《严凤英》一书中提到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维扬戏”的艺术营养……扬州戏剧竟然有过如此大的影响力!扬州曲调究竟有过怎样的动人魅力?扬州戏剧流布过程的背后究竟伴随着怎样的人间故事?这是本文留下的悬念,也是值得方家们继续探究的话题。

有一句俗话说:“民歌没有脚,却能不胫而走。”我想接着说一句:“戏曲没有翅膀,也能不翼而飞。”

几年前,一位台湾友人将几盘扬州戏磁带捎到扬州,让我们听到台湾人演唱的熟悉而又陌生的扬剧。这是半个世纪之前,从大陆传到海岛去的。

多年来,一些被尘封在图书馆浩瀚书库里的鲜见戏曲资料被陆续发现。在这些资料中,竟然刻画着扬剧之翅在空中飞过的若隐若现的轨迹。

象箸敲碟,江西的“扬花”

江西一些地方曾经流行一种地方戏,叫做“扬花”,实为扬剧的孪生姊妹。

据1911年出生的江西省宜黄县“扬花”老艺人吴正夫说,抚州的“扬花”是清乾隆年间由江苏扬州一带传入的,属扬州清曲一派,流传于赣中的宜黄、南丰、南城、临川等县。在扬州清曲的全盛时期,它不断向南北诸省散布,因其主要乐器用扬琴伴奏,当地人遂称之为“扬花”或“打扬琴”。

“扬花”最初的演出,是由一名女演员主唱,乐队伴奏,曲调多为明清小曲与赣东小调,如〔十绣〕、〔十杯酒〕、〔十匹绸〕、〔十转来〕、〔十想郎〕、〔五更鼓〕、〔打骨牌〕、〔孟姜女〕、〔十月里来〕、〔十打单身〕、〔相交十郎〕、〔十月怀胎〕、〔手扶栏杆〕、〔四季相思〕、〔十二月探妹〕、〔十二月望郎〕、〔烟花女自叹〕等。曲调名即是曲目名,只唱短小抒情段子。发展到清末,开始演唱传奇故事的片段,有《琵琶记》的《赵五娘卖发》,《雷峰塔》的《许仙借伞》,《金印记》的《苏三借衣》,《百忍记》的《九子升官》,《破窑记》的《蒙正祭灶》,《水浒记》的《乌龙院》,《芦林会》的《安安送米》,《玉簪记》的《陈姑赶船》,《玉堂春》的《三堂会审》,《东游记》的《洞宾戏牡丹》等,以及《满堂福》、《天下图》、《龙凤呈祥》、《天官赐福》、《大小争风》等剧目。唱腔也采用当时流行于江西的南词和北词,演奏者扩大为五到七人,各操一种乐器,不化装,无表演,围桌而坐。每人分担曲中一个至数个角色,以唱为主,以白为辅,全以音乐和歌声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描写环境、连贯情节。常用的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月琴、二胡、板尺等,并用筷子敲击瓷盘,正如《扬州画舫录》所记:“尝以两象箸敲瓦碟作声,能与琴筝箫笛相和,时作络纬声、夜雨声、落叶声,满耳萧瑟,令人惆然。”

“扬花”的唱词有五言、七言、长短句式,前奏和间奏较长。在间奏时,乐手一边演奏,一边回答提问或解释唱词,现场气氛融洽。其演出时间,大都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元宵节,赴大户人家庆贺新春。平时则应婚嫁、寿诞和新居落成的主人所请,在厅堂或庭院设场演唱,每次演出的曲目不重复。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间,宜黄、南丰、南城的“扬花”班社活动十分活跃。宜黄县有吴正夫、吴正福弟兄的六人班,詹勋生的五人班,南丰县有尧义仔、尧兵仔父子的四人班,南城县有临时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有七八位年逾古稀的老艺人健在。因为“扬花”对演唱技艺要求过高,后继无人,十年浩劫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现在看来,“扬花”实际上是扬州清曲流传到江西后,在异乡形成的戏曲。

旦丑“搭伙”,贵州的“扬戏”

贵州一些地方有一种地方戏,叫做“扬戏”。据当地人介绍,平塘县塘边有一种特别的地方戏,它以独特的戏曲风格、浓郁的乡土色彩,深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称为“扬戏”,或称“舞扬花戏”。

平塘位于贵州南缘中部,县城位于县境东部的平湖镇,自然风光优美宜人。平塘在唐以前历史无考,唐宋实行羁縻政策,始有羁縻州的建置。元明两代推行土司制度,由世袭土司管理。明洪武年间加派流官治理,逐步实行“土流”并治。清代“改土归流”,撤销土司特权。民国时建平舟、大塘两县,后并为平塘县。

“扬戏”的起源,由于缺乏文献记载,难以细考。据对艺人师承谱系的调查,它最早是从外地传来。清朝乾隆年间,严通真、严耀祖、李广玄和李子参四人因逃荒避难,随之把“扬戏”带到了平塘。经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如今塘边镇仍见演出。

“扬戏”一般没有固定班子,大都由歌师和票友自由组合。一班有十五人左右,其中一人当掌坛先生,即师父,主持剧务、脚本、传艺、导演乃至提示台词。另有四五人组成乐队,乐器有鼓、钹、锣、铰子和牛角等。成员都是利用农闲或夜晚排练,演出也不计报酬,只是接受酒肉款待。

“扬戏”通常在嫁娶、建房、生育、寿辰等喜庆日子演出。戏台布置很简单,通常用竹席将四面围好,前面悬挂幕布,幕布上绘有剧中人物画像。一个剧目约演出一两个小时。剧目则根据情形而定,如娶亲时演《六灵王抛球招亲》,生子时演《降龙》等。其剧目保存至今的,有《降龙》、《韩信追霸》、《黑宝放牛》、《孟姜团圆》、《二子开店》、《李二郎桃山救母》、《六灵王抛球招亲》、《张古董借妻回门》、《孙猴子打黑风洞》等,大抵表现民众的喜怒哀乐,如歌颂英雄、鞭笞黑暗、追求爱情、反抗礼教之类。其中《李二郎桃山救母》、《张古董借妻回门》在扬剧中也是常见的传统剧目。

“扬戏”的唱腔生动活泼,高兴时有欢唱,悲哀时有哭唱;小丑有小丑唱法,小旦有小旦唱法。调子时高时低,转换频繁,称为“九板十三腔”。在表演过程中,除了主要唱腔外,还插入风趣流行的小调,如《许郎歌》、《贪妹歌》等。

“扬戏”对演员没有行当要求,唯对旦角和丑角比较看重,旦角要风骚,丑角要滑稽,就中又最重丑角,也即《扬州画舫录》所说:“本地乱弹以旦为正色,丑为间色,正色必联间色为侣,谓之‘搭伙’。跳虫,又丑中最贵者也。”

据说“扬戏”是从扬州传过去的,加上当地的方言与民歌变成了当地的戏曲。这在艺术传播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茉莉花〕开,湖北福建的“扬歌”

湖北、福建等地曾经流行过“扬歌”。

湖北的“扬歌”,多唱农家生活。据《甲乙存稿》云:“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一曰‘噍声’,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音节极悲,‘水调歌’或即是类。”“水调”本是流传于扬州的古调,唐人杜牧《扬州三首》所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湖北的“扬歌”,实为荆楚农人在田间一边劳动一边演唱的田歌。它在一人领唱、众人相和的形式中,以土人习惯的语气助词作为和声衬词,旋律或舒展或紧凑。“扬歌”的名称,显示了与扬州的历史渊源,扬州在古时也属于楚地。

福建的平讲戏中,也有一组声腔称为“扬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专家在编审《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时,曾对“扬歌”这一声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的结论是:“‘扬歌’有弋阳腔的成分,也有明清俗曲的成分……更多的是从扬州清曲来的,如〔四大景〕、〔五更调〕、〔茉莉花〕,还有〔湘江浪〕、〔叠断桥〕等。从这些曲子中,可以看出都是扬州清曲的遗响。”

关于福建流传的〔茉莉花〕,在《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初稿讨论集》中记述甚详。这是一本讨论闽剧历史和音乐的论文集,书中有一段文字涉及扬州清曲与闽剧音乐之间的关系,说闽剧音乐有三个组成部分,即“逗腔”、“江湖调”和“洋歌”。前两种属本地曲调发展形成,“洋歌”则从外地传来。对“洋歌”的“洋”字,一作弋阳腔调的“阳”,一作歌声轻飏的“飏”。闽剧界人士普遍认为,“‘洋歌’与扬州有关系,而与扬州更多的关系是扬州小调。所谓闽剧受扬州影响,有据可查的就是扬州小调〔茉莉花〕、〔剪剪花〕之类”。戏曲音乐家武俊达作为《中国戏曲志》的特约编审,曾肯定地说:“这些小调,很明显是两种东西。一是江浙一带流行的评弹和南词,即说唱的东西,如〔琵琶怨〕;更多的是从扬州清曲来的,如〔四大景〕、〔五更调〕、〔茉莉花〕。〔茉莉花〕这曲子原来的牌名叫〔双叠翠〕,传到南方又称〔蛮双叠翠〕。还有〔湘江浪〕、〔四季花〕、〔叠断桥〕等曲子,都可以看出是扬州清曲的遗响。”经过音乐界专家和闽剧界艺人的共同论证,终于取得共识,认为“洋歌”曲调既是从扬州传来,应当正名为“扬歌”。

实际上,把扬州清曲称为“扬歌”的不仅有湖北、福建,清代北京人也把流传到京城的扬州清曲称之为“扬州歌”。傅惜华编辑的《北京传统曲艺总录》一书,在“时调杂曲”部分有一组标为“扬州歌”。收录在“扬州歌”下面的曲目有〔茉莉花〕、〔黄鹂调〕、〔银钮丝〕、〔倒扳桨〕等,均为扬州清曲曲牌。

南北各地的“扬琴”

关于“扬琴”的起源,一直有多种说法,大致可分为起源于中国与从外国传入两种。主张“扬琴”起源于中国本土乐器的,在时间、地点上又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是认为来源于古代乐器“筑”,二是认为来源于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卡龙”,三是认为来源于扬州。关于第三种说法,在丘鹤俦1921年所著《琴学新编》中已见记载:“(扬琴)初出扬州,故名曰‘扬琴’,后吾粤人乃有效而作之。”清人《扬州竹枝词》有云:“成群三五少年狂,抱得洋琴只一床。但借闲游寻夜乐,声声网调唱吾乡。”以“洋琴”(扬琴)伴奏的“网调”,正是扬州清曲的曲调〔剪靛花〕。

据《中国古代音乐简史》说,琴书是因伴奏乐器扬琴而得名的,是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故事的说唱艺术。有学者认为,扬琴是随着扬州清曲的传播,而促成了各地琴书的发展。各地的琴书基本同源,曲牌也较为接近,如大多都有〔扬调〕、〔凤阳歌〕、〔四平调〕、〔梳妆台〕等,后期又共同向板腔体发展。南北琴书类的曲种,有山东琴书、四川琴书、北京琴书、徐州琴书、云南扬琴及柳琴等。

扬琴的使用极为广泛,除戏曲、曲艺用它伴奏外,还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独奏、重奏、齐奏、伴奏、合奏等。在广东音乐、广东南音、广西文场、恩施扬琴、云南洋琴、徐州琴书、榆林小曲、湖北小曲、长德丝弦、梅花大鼓、江南丝竹、东北影调、四川琴书、四川洋琴、四川清音、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天津时调、内蒙古二人台以及新疆、西藏少数民族歌舞音乐中,扬琴都是不可缺少的乐器,并在演奏中形成不同的流派和地方的色彩。

其中,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为恩施地方曲种,主要流行于恩施、利川、咸丰、宣恩、来凤等地。其唱词雅致、唱腔优美,深受群众喜爱。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很早以前有个扬州丝线商人来恩施做买卖,将扬州小曲带入,从此“扬琴”流传于恩施。另一种民间的说法是,乾隆南巡时在扬州举行“琴音集会”,看中一支小曲后带入宫中,因小曲源于扬州,故名“扬琴”,后传播到湖北恩施。

三十年前,我在探索和学习扬剧的历史时,惊讶地发现云南花灯戏的《乡城亲家》剧目是乾隆年间从扬州传去的,山东章丘梆子中有一种曲调名叫〔扬州乱弹〕,《严凤英》一书中提到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维扬戏”的艺术营养。我便知道地方戏的发生与形成,往往是互相影响的。

扬剧音乐的传播,是一个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的话题。扬剧虽然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