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人爱扬剧、唱扬剧,同时也对扬剧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扬剧的源头在江都,起源于江都一带的香火戏和花鼓戏。据《扬州画舫录》记载:“郡城花部,皆系土人,谓之本地乱弹。至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本地乱弹为土班,不与外来各班并列。”这里的“土人”即指邵伯宜陵等地的农民,他们自发组建的戏班,被称之为“土班”。这就是最早的扬州戏。
古代江都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陈放香案,烧香敬神。后来,人们由摆案烧香火发展到兼有表演娱乐成份的做香火会。人们把主持香火会活动的人叫作“香火”。随着时间的推移,“香火”们的表演越来越精彩,发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来表演完整的故事,就成了戏剧。因为它起源于香火,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香火戏”。又因为这种戏用大锣大鼓伴奏,唱腔高亢粗犷,人们又称它为“大开口”。其剧目大多数由神书改编,曲调有三四十种之多。古代江都人很喜欢唱香火戏,也爱看香火戏。到清朝嘉庆年间,江都就建起了近30个专供演香火戏的万年台。
江都自古即为花鼓之乡,各乡镇逢年过节都有打花鼓、荡湖船、渔翁捉蚌、老汉推车、舞龙灯、踩高跷、送麒麟等习俗,有不少精此技艺的民间艺人。花鼓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由“打对子”、“踩双”,衍变为“二小”、“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花鼓小戏。因为花鼓戏以丝弦乐器伴奏,唱腔细腻,人们也叫它“小开口”。花鼓戏在江都城乡很流行,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句。
光阴荏苒,香火戏与花鼓戏的影响遍及扬州地区和苏北一代,人们都在竞相传唱。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香火戏与花鼓戏慢慢融合在一起。20世纪30年代,苏北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艺人在上海同台合演了《十美图》,从此,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朵奇葩——扬剧。
扬剧在形成和发展中,孕育了一代代名伶骄子。在旧戏台上,有扬剧“四小名旦”,其中的两旦就是江都的林玉兰和筱金兰。江都人周荣根被誉为扬剧界的“通天教主”,他能编会导擅演,能扮演扬剧中的各种角色,且都表演得栩栩如生。由他担任编剧的《百岁挂帅》成了扬剧的代表作。新中国成立后,江都扬剧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得到了蓬勃发展。1954年,专业扬剧团发展到5个,即友爱、新艺、联友、柳村、团结,为各县市之冠。1958年,成立江都县扬剧团,荟萃了全县扬剧精英,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戏协会员、一级演员华素琴就是江都昭关人。她潜心研究扬剧唱腔,独创了刚柔并济的“华素琴流派”。著名生角石玉芳是江都邵伯人,从文武小生到须生皆演得不同一般。他所塑造的武松、许仙、梁山伯、薛丁山、宋士杰等众多艺术形象无不受到群众的好评,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扬剧经历的时间长,品种多,仅曲牌就有118支,传统剧目有1108种,在全国300多个剧种中是不多见的。如今,江都扬剧团排演的《香罗带》、《玉蜻蜓》、《孔繁森》、《红杏出墙》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群众性扬剧活动遍及江都城乡,佳节喜庆日,人们自编自演的扬剧节目多姿多彩,月上中天时,街巷田野不时传来优美清亮的扬剧旋律。
周恩来总理生前观看扬剧后曾经赞美道:“扬剧美,曲调丰富变化多,耐听耐看,它和淮剧的家乡距离那么近,可是两个剧种的特点又是这样明显突出,足见地方戏曲中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真是各有千秋。”周总理的话,是对扬剧的赞赏,也是对江都人为扬剧所作贡献的称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