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乃越调之乡。在元明时期就有大大小小的“乱弹班”,明末登台成戏。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邓州衙门越调班盛行于周边各县,掌班人岳志杰,演员有“假得苏”、刘合法、牛成立、“河南娃”、罗金章等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邓州罗庄鸿岑“江湖班”成立,掌班人罗金章,主要演员有筱金钩 、冠耀、刘恒培、老玉喜等。民国六年(1917年),罗金章率戏班赴省会演出。主要演员有罗金章(红脸)、筱金钩(小旦)、刘玉枝(小旦)等,《豫言》报先后6次发表文章,盛赞南阳越调的演出成功,“筱金钩堪可并驾梅郎(梅兰芳)”,从此声振中原,开创了南阳越调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南阳所属十余县先后建立越调戏班多达90个。?
南阳越调学戏和传戏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是照单全收。在明清时期,越调戏向昆曲、锣戏、卷戏、南阳梆子学习的过程中,把要学的戏从戏词、唱腔、动作到演奏都全部学到手,照原样演出。若再传授他人,仍照原样传授。这种作法为越调的博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得越调剧目多,表演方法多,扩展了戏路。第二是传戏不保守。1914年邓州人窝窝(艺名),应邀到许昌、周口、开封、商丘、新乡、安阳等地教授南阳越调,办了很多窝班,把南阳越调的九腔十八调作了广泛的传播,为南阳越调与东路越调的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越调的剧目很多,据记载现在留存的有500个左右,它们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较著名的正装戏分为老18本、中18本、小18本。老18本是:《文王吃子》、《乌江口》、《牛头山》、《两狼山》、《水淹七军》、《伍子胥过江》等。中18本为:《一捧雪》、《南阳关》、《刘全进瓜》、《包公三勘蝴蝶梦》、《快活林》、《四进士》等。小18本为:《秦琼卖马》、《长坂坡》、《芦花荡》、《鞭打芦花》、《庄子三探妻》、《孔明祭灯》等。外装戏主要有《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越调音乐原属曲牌联缀体,后因吸收板腔的有效成分,成了综合体,在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一阶段又演变成了板腔体,其唱腔中9腔18调的唱法成为迥异于南阳乃至全国其他剧种的显著特征,四弦是其主要伴奏乐器。现在演出剧目主要有《三哭殿》、《三保本》、《牧羊卷》等。?
宛梆是南阳大地上流行的少数剧种之一,早先人们称其为“西调”、“南阳调”、“乱弹”、“山梆”、“老梆子”,由于其音乐唱腔的独特性,又有人称它为“唧唧梆”。解放后,定名为“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宛,故而群众习称“宛梆”。目前,全国仅有内乡宛梆一个专业剧团,为此称为“天下第一团”。?
宛梆出现于明清,它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明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流通范围扩大,陕西、山西商人来宛经商,货多人众,在南阳各州县纷纷建筑山陕会馆,为招揽顾客,常在会馆里建高台戏楼,演唱同州梆子;二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由宛东进入南阳腹地,破县拔邑,势如破竹。义军中戏班随军入宛,劳军时常演中州梆子。不管是同州梆子还是中州梆子,在南阳大地上演出时逐渐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南阳民歌小调和民间音乐素材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南阳梆子,尤其当这一剧种在吸收融会了宛地兄弟剧种如昆曲、清戏、锣卷戏、汉剧、越调的精华之后,其演唱艺术更臻完美,受到南阳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热烈欢迎。清朝宛梆可谓云蒸霞蔚,区内各县所建宛梆剧团数目不下数十,演出活动遍布南阳及周边省区。宛梆音乐属梆子声腔系统,板腔体结构,在由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所组成的主体框架中,有时也根据演出特定情景的需要加入一些杂调和曲牌。其伴奏乐器有弦、管乐与打击乐两类。乐器配备之律,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中大弦为主要乐器,配以三弦、唢呐、琵琶、竹笛、二胡等;武场则用板鼓、手板、大铙、枣木大梆子等。宛梆风格粗犷豪放,音域激越宽广,多功架戏、火爆戏,而少表现男女情爱、民众生活的“布衫戏”,多帝王将相的蟒靠戏,而少才子佳人的脂粉戏,其传统剧目凡300余,对最为著名、久演不衰常看常新的剧目,南阳宛梆艺人曾编顺口溜曰:《和氏璧》、《九莲灯》,《火烧战船》、《宇宙锋》,《大江东》、《小江东》,《刀劈杨藩》、《浑圆镜》,《董家岭》、《十五宫》,《乐毅伐齐》、《战樊城》。?
“五征”、“六铡”、“九大山”,“七收”、“六州”、“八大关”,《百花咏》、《盗卷宗》,《前后楚国》、《米粮川》。
这些剧目,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为普通民众所喜爱,百看不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此期间,南阳所辖各县,每年的庙会、婚丧、求神、还愿、庆寿、堂戏、社戏等演出活动,也大多为宛梆,到处流行着“桃黍(高梁)地里喊乱弹(宛梆)”的民谣,说明人们在田间劳动休息时,还忘不了唱几句梆子戏,以解除疲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