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舒扬,生于1984年,江苏人。1995年考入上海戏曲学校,主攻青衣、闺门旦,曾学《盘夫》、《三盖衣》、《书房会》、《红楼梦》、《情探》等传统戏,师承傅派。
盛舒扬,学习认真,有刻苦钻研精神,小学期间曾获校园十佳歌手奖,在上海戏校期间曾连续多次获得学期奖学金,并获“恒寿堂戏曲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进上海越剧院不久获越剧新秀奖,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二等奖。
盛舒扬刚从戏校毕业不久,就有幸获得了新秀等大奖,这里有她本人努力的结果,也巧逢机遇,但也正如她说的,其中倾注了傅全香、胡佩娣两位导师的大量心血,也离不开上海越剧院整个团体的关心、爱护、帮助、扶持。盛舒扬感动地讲:“是他们竭尽全力衬托着我,才有今天的成绩。”此话说来也不无道理:2001年,她去长沙参加全国性的戏曲折子戏比赛,参赛的剧目是十几分钟的单人折子戏《情探》中的“阳告”,赛前偏遇身体不适,而此时领导多次关心、慰问。傅全香、胡佩娣老师更是冒着酷暑耐心为她说戏、教唱,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教得十分仔细耐心。领导上安排了强大的阵容,整个红楼团乐队、院副总经理、青年团团长、技导等共赴长沙,一切舞美工作皆由领导亲自操作。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盛舒扬荣获二等奖。她说:“那年我还是见习演员,但领导、老师都未将我另眼看待,而是积极地扶持我这一年轻演员,在这一温暖的大家庭里受到那么多的关爱、呵护,我真是太幸福了。”
后来又有一次,傅全香老师听说盛舒扬参加青年演员折子戏比赛,参赛剧目是她的代表作《李娃传》中“剔目”一折,傅全香不顾身体不适,年事已高,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她教戏。盛舒扬谦虚地讲:“由于我基础薄弱,接受力较差,傅老师把每个动作都要示范四、五遍,直至我理解,我真是感激万分。傅老师风趣地对我说:‘我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带到马克思那里去。’听后我深知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出于内心的肺腑之言。”
选自《越剧名家艺术生涯》/张正、张桂彬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