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2001),男,鼓师。中共党员。浙江省绍兴人。出身于艺人世家,13岁拜师学艺,为绍兴大班演员。1940年到上海,拜林宝庆(又名大锣阿二)为师,改学越剧打鼓。先后加入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丹桂剧团、雪声剧团、东山越艺社、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转上海越剧院)任乐队鼓板。曾先后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上海越剧院学馆及80年代初成立的上海市各区越剧团培训班兼课,教授越剧乐队伴奏技能。1983年退休。在近50年的越剧乐队伴奏生涯中,参加过百余部大戏的演出。如上海越剧院的优秀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情探》等。此外,还执鼓灌制了几十种越剧唱片和录音带,参加了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三看御妹刘金定》、《烽火姻缘》、《舞台姐妹》等片的鼓板配乐工作。对越剧锣鼓点、板式、板腔作了革新尝试和挖掘整理,将徽班、乱弹、调腔、嵊绍民间锣鼓有机地糅合起来,形成了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有别于其他剧种的、又富有自身表现力的越剧鼓板技艺。而他整理编写的《越剧常用锣鼓经》、《越剧过门及唱腔伴奏》、《越剧常用板式分类》等十余篇论文及教材,分别为上海越剧院学馆、上海市戏曲学校等艺术教育单位所采用。其中《越剧锣鼓的分类及应用》成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的撰稿资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