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文广演艺之星”专场再次响锣之后,“粉墨佳年华”优秀青年演员汇演9日晚也在大剧院中剧场花开二度。继“越女争锋”电视挑战赛3年后硝烟再起,“评弹金榜”获奖演员巡演18日也将拉开全国巡演帷幕。在青年京昆剧团三周年汇报演出热闹开场后,戏校沪剧班暑期专场明起也将与观众见面。剧协主席尚长荣高兴地说:“是上海各界多方合作、鼎力搭建起戏曲新人的成才平台,才会出现今天的好戏连台和新星耀眼。”
打造本土名角再推舞台新星
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由市委宣传部人才办、市宣传系统青工委和市艺联牵头的首届“粉墨佳年华”上海优秀青年演员汇演启动,第一批就推出了上海京剧院赵群、傅希如,上海昆剧团沈丽、袁国良,上海沪剧院朱俭、程臻,上海淮剧团邢娜,上海评弹团高博文,上海人民滑稽剧团陈靓,上海歌剧院熊郁菲,上海民族乐团罗小慈、钱军,上海交响乐团黄北星,以及上海芭蕾舞团孙慎逸、范晓枫等12个专场16位新星。
汇演得到了各院团支持,老艺术家尚长荣、筱文艳、王盘声、饶一尘、赵开生、蔡正仁和各剧种当红明星茅善玉、赵志刚等都到场助阵。汇演还得到了上海文艺人才基金和凯德伯乐基金的鼎力资助。一连串有个性、有主题、有创意的演出,以及在电视与电台的连续播出、在东方绿舟与来福士广场等地的各类见面活动,不但成功包装出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青春偶像,还在观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使“粉墨佳年华”初显品牌效应。
作为本市“出作品,推新人”的重要抓手,9日揭幕的新一届“粉墨佳年华”还将在年内再推季萍萍、吴虎生、舒悦、钱懿、徐标新、陈湜、余彬、朱洁静、王珮瑜等6个专场9位新星,并举办互动主题讲座,制作专题纪录片,开展“2009最受欢迎青年艺术家”评选。
强调市场检验坚持公开选拔
由CCTV、SMG等电视传媒与各地越剧院团联手推出的首届“越女争锋”青年越剧演员挑战赛,吸引了全国28个专业院团及艺术院校的200多名青年报名,越剧前辈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金采风、尹小芳等还联名倡议,为新时代越剧新星打气。袁雪芬及一批戏曲名家还亲登讲台,为入围复赛的40名选手开办了3天讲习班,为新一代提高艺术素质和文化修养创造机会。上海戏剧艺术研究中心、兰生越剧发展基金等也对挑战赛加以赞助与支持。
“越女争锋”强调市场检验,坚持公开选拔,把以往放在演播厅的赛事搬进了剧场。
赛事还特意增设诗词表演、才艺展示和不计分的知识问答等环节,提倡年轻选手拜师学艺,鼓励她们立大志、走正路。从老生吴群的圆场功、花脸薛巧萍的耍牙、谢莉莉的担子功到陈雯婷的喷火,参赛选手几乎人人有绝活,个个有亮点。这一比赛不但剧团欢迎,而且市场叫座、收视率创下新高,去年还与央视春晚、十六省市春晚一起,喜获仅有的3个中国广播影视星光大奖。
为更好推新人,第二届“越女争锋”在注重演员个人唱念做打及综合素质展示的同时,更突出“龙凤配”即合作概念,决赛优胜者将被授予极具越剧特色的金童玉女称号,并被推荐参加央视春晚。此外,主办方还将一改以往赛事结束选手各归院团的做法,为金童玉女组合及金银奖得主度身定制包括新戏演出、戏剧电视剧拍摄等在内的长期培养宣传计划。
建立实训基地传承非遗经典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2006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文广局的关心扶持下,作为市“文教结合工程”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搭建的一个平台,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呱呱坠地。如今,当年初露尖尖角的新荷,已绽放出满庭深红浅碧的可人芳姿。
3年来,上海戏剧学院在“京昆交融、扬长补短”的方针指导下,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实训基地,为新人制定个性化培养开发计划,为新人请名师,让新人演名剧,鼓励新人大胆创新,迅速成长。从《大唐贵妃》几位青年合演一角到由田慧一人独挑大梁;从为杨淼、牟元笛度身定制坤生乾旦组合的《诸葛亮招亲》到排演阔别舞台近半个世纪的言派名剧《鼎盛春秋》,从举办“琴弦京韵”陈平一专场到推出“春日景和”京昆剧团民乐团成立音乐会,剧团在传承非遗经典中,坚持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全面培养。
由石晓珺、高颂、孙建弘、杨一凡、王小涛、高挺、张超等担纲的团庆开幕大戏《死水微澜》,生动显示出剧团已拥有一支阵容整齐、行当齐全、艺术过硬的优秀京昆后备人才队伍。3台折子戏上场的郝帅、田慧、蓝天、陈圣杰、杨淼、杨亚男、翁佳慧、董洪松等,均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新人以醇正悦耳的唱腔和功底扎实的身法,使大家对京昆艺术的明天满怀信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