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点半,杭州剧院。白墙黛瓦,江南茶馆,三叶水墨纱幔垂地,茅威涛一身粗布麻衣,唱着“云淡风轻”,没眼瞎前的那个有钱有才的阿炳,潇洒而至。
舞台上,一出《二泉映月》,拉开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30周年庆生的大幕。舞台外,其实更像一场老朋友的怀旧聚会。
茅毛的闺蜜“阿姐”汪明荃,一身黑风衣,风尘仆仆打飞的从香港来了,今天一早又得飞回去;那些看着小百花长大的前辈:杨小青、汪世瑜、龚和德早早就来到后台,和后辈聊家常;在剧场随便走几步,你就能看到杭州文学艺术圈的大咖:何水法、沈祖安、徐岱……如果你是内行,估计还认得那些剧评界的脸孔:傅谨、翁思再。
于是有人打趣:文艺圈这是集体约好去看茅阿炳的节奏吗?
现场来了好多80后、90后
既然是怀旧聚会,那么看戏前,得热个身。
不大的前厅里,剧团颇有心思地做了一个小型摄影展,小百花30年的私房照片,从少女到熟女,各种阶段,满满当当地铺陈开来。
黑白老照片最受欢迎。原来,那时候教戏,都是在家里的。
这张,小生组演员在越剧徐派创始人徐玉兰家里上发声课,那张,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老师正在给茅威涛教戏。有一张照片很搞笑,小生组演员在昆曲大师俞振飞家里学表演,一眼就看到穿着高领毛衣,顶着大烫发的茅毛,摆出了太极拳的姿势……
姑娘们青春正当时。30年过去了,容颜多少有点改变。昨天现场来了好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于是,认脸这件事,又成了看戏前的小考试。
张冉昨天携妈妈拖外婆,一家三代一起来看戏,于是,老资格的外婆,一张张照片,给90后的张冉补课、认人。
那张网上清晰度超差的原生代“五朵金花”的合影,这次高清亮相。在浙江省艺术职业学校读高二的宋涤清,专业是学二胡的,但爸爸会越剧,她多少耳濡目染,为了考考身边的小伙伴,她两只手一挡,故意把照说上的名字遮了,很神气地问:“从左到右,你说得对名字吗?我都报得出!”
沈玉和赖露,为了见真人,前天从江西坐火车赶过来。两个姑娘在那边读研究生,过去都是在网上看的小百花视频,“只有舔屏的份儿啊”。
刚才一看到这张照片——1998年11月,茅威涛为了出演《孔乙己》,剃了个光头,尹小芳正摸着这颗漂亮光头大笑,两个90后姑娘看花痴了,“茅毛连剃光头都那么帅气,这趟来绝对值!”
这个茅阿炳,究竟怎么样
整个文艺圈都出动看戏了,这个茅阿炳,究竟怎么样?
一个中年男子,一个瞎子,带一副断了腿的墨镜,穿一件破落肮脏的道袍长衫,由同样一个破落相的老年女子搀扶着,走过菜场、茶馆、熙园,一首凄凉哀伤的二胡曲,在一座小城蔓延开来。
错了错了!这是真实版的阿炳,但绝不是茅威涛和陈辉玲想要的阿炳。
清雅的雨露麻套上身,袖口是淡淡的紫,这是文艺家的气场。长袍轻轻一撩,阿炳的长发微微一甩,端坐椅上,戴上墨镜,肩膀敞开,然后,身子略低一低,二胡开拉。
这,才是让无锡众女“听着销魂,看着脸热”的阿炳,是文艺范的、孤傲而有气度的阿炳。
看看微信朋友圈里的话吧:
“捶地!!阿炳乃要拉摇滚版二泉么!”
“炳叔用得什么洗发水?这飘逸……”
拨弦弄琴唱今生。这种被小泽征尔视为要“跪着听”的音乐,它的作者不是破落而苦情的。“他必须得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艺术家,一个哪怕抽大烟也抽出剧毒之魅力,泡出风流而非下流的韵味。”茅威涛这样解读她心目中的阿炳。
今晚,《二泉映月》还将在杭州剧院上演一场。(记者 马黎)
(摘自 《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