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即将迎来50岁生日。在未来的一个月中,北京、上海两地将相继举办大型纪念音乐会。4月28日,上海传媒界以广播、电视10小时联播的形式,向《梁祝》及与之相关的几代中国艺术家致敬。

《梁祝》--这只琴弦上的“蝴蝶”,缘何翩翩50载经久不衰?

中西合璧是“蝴蝶”

1959年5月27日,《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首演。俞丽拿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管弦乐队协奏。

50年前的这一文化事件,使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西方管弦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合璧”的可能。此后,随着《梁祝》唱片和卡带的畅销,在中国催生出一代代“梁祝迷”。

“《梁祝》不是简单的移植戏曲到交响乐中,而是有机改造。”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作曲家杨立青这样评价心目中的小提琴曲《梁祝》。

杨立青认为,《梁祝》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他回忆道,当年得到贺绿汀、孟波等人的支持,新中国年轻一代作曲家在上海音乐学院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交响音乐道路,当时的“小提琴民族化小组”勇于探索,格外活跃。

《梁祝》作曲之一何占豪昔日是浙江省越剧团的一位演奏员,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进修班主修小提琴。何占豪说,《梁祝》协奏曲中的一段《哭坟》就吸收了不少越剧唱腔元素。

《梁祝》首演者俞丽拿透露,当年是先学越剧,后练琴,“只有理解越剧中的场景和唱腔,才能理解《梁祝》中的奥秘”。她还告诉前来“取经”的日本小提琴家诹访内晶子,《梁祝》具有中国江浙一带的地域文化元素,不容忽视。

除了借鉴越剧,《梁祝》也试图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民间曲调与交响乐结合。俞丽拿说,包括古筝在内的多种乐器,在《梁祝》中都实现了小提琴式的表达。杨立青说,事实证明,这种结合为中国民族交响音乐风格的探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上海文学家程乃珊点评说,我们经常说“民族化好”,曾经有不少人认为“‘民族化’就是盖一个洋房,最后加一个中国式的屋顶”,但事实上,所谓“民族化”不仅仅是“外形”的变化,《梁祝》真正做到了西洋乐的民族化。

“蝶恋”故事成经典

爱情是中国文学长河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小提琴曲《梁祝》擅用神话故事中的浪漫主义与章回结构元素,也被专家视为其风靡50年的缘由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于丹说,《梁祝》的“年龄”比她的年龄还要大很多,她小时候就在那个优美的记忆里成长。她说:“我小时候是‘文革’的后期,大家对很多中国的传统神话都疏离了,中国人的神话中更多的是无奈的分别,是真正的分离和人的痛楚,很少有像《梁祝》真正勇于浪漫‘化蝶’的故事。”

“我们都习惯于七仙女和董永、白娘子和许仙被分隔开,他们的生死其实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只有在《梁祝》中,两个主人公以一种极致的行为,让他们的浪漫永生,最后翩飞于人间。”于丹说,“幸亏有《梁祝》拯救了我们的浪漫梦想,它让我们信任中国有这样的故事和爱情。”

1960年完成《梁祝》海外首演的指挥家曹鹏说,《梁祝》通俗易懂,它的成功让大家开始明白,在艺术领域“不要完全跟着外国人跑”。

西崎崇子是发行《梁祝》演奏作品唱片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她用“美丽的故事,美丽的管弦乐”来形容《梁祝》给她的印象。西崎崇子说,由衷希望《梁祝》能载入20世纪的世界小提琴曲史册。

《梁祝》没有“代沟”

“《梁祝》没有‘代沟’。”程乃珊说,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音乐,但《梁祝》风靡了那么久,几代人喜欢它,没有“代沟”。

《梁祝》作曲之一陈钢分析,《梁祝》之所以成功,在于它首先是“人性的凯旋”。在那样的年代,《梁祝》举起的是人性的大旗,举起了真善美。《梁祝》是人性的弘扬、召唤和赞美。

程乃珊认为,《梁祝》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是中国的旋律,是老百姓喜爱的旋律。《梁祝》的最感人之处,在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共鸣。

程乃珊回忆,在十年浩劫中,她坐在家中的落地唱机边,用海绵垫起唱机的四角,偷偷听《梁祝》,感觉很安慰,“好像那是一个老朋友在你身边”。她说,“我印象非常深,《梁祝》陪伴我度过少年、青春时代,度过成年时代,甚至度过最绝望的时代,无论哪个时代听,都不会觉得落伍。”

历史学者钱文忠点评,《梁祝》用成功的艺术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真正属于民族精粹的,最终都将超越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限制,都将共同汇入到人类的艺术宝库当中。

“愿‘蝴蝶’再飞500年”

《梁祝》50年,创下了诸多惊人的纪录。半个世纪来,《梁祝》飞向了世界。

《梁祝》首演者俞丽拿回忆,1990年,她与儿子、钢琴家李坚携《梁祝》在台湾首次登台时掌声雷动。据她个人了解,上海唱片厂出版的“俞版”《梁祝》销量就突破200万张。更有海外艺术家注意到,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次日,美国波士顿的一家电台就专门播放和介绍了《梁祝》。

在《梁祝》经久不衰的同时,有些专家也略带惋惜。有人问:“下一只‘蝴蝶’究竟在哪里?”

也有专家认为,《梁祝》具有不可复制性。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说,艺术创作是多元化的,“蝴蝶”不可复制,却可以供我们吸取成功的经验,探索如何再创新。

4月28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当天,上海传媒界推出“梁祝日”系列特别节目。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滕俊杰说,希望能借广播、电视的语汇,讲述属于几代中国人的《梁祝》记忆,也试图探讨艺术再创新的话题。

于丹认为,《梁祝》见证了这50年来中国人精神记忆的成长,这首曲子是人们心中永远能飞起来的“蝴蝶”,希望这只“蝴蝶”能再飞500年。(许晓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