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是根本,舞台实践是抓手。在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一般要通过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即借太阳光照月亮,缺少自己的光华;二是创造阶段,通过创造角色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人物个性鲜明,各有不同;三是升华阶段,即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新戏的表演,有自己的创造。

今年是越剧进上海100周年。6月,上海戏剧学院越剧本科班18名学生毕业,正式亮相。这届越剧本科班是由上海越剧院委托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联合培养的,他们的毕业标志着:如果从袁雪芬为第一代越剧演员算起,这一代“大学本科生”越剧演员,已是第十代越剧演员。百年越剧有了第一代中本贯通“大学本科”毕业的演员,是越剧史上的新生一代,这是非常可喜的。

花了十年时间,培养出了第十代的越剧演员。两个十字的叠加培养越剧演员的经验,值得好好研究。

十年雕琢玉成器。2013年9月,15名女生和5名男生通过择优录取和普通高考,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越剧班毕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本科班(后有两名男生参军)。这是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越剧院合作在越剧发展史上所做的一大贡献,也是艺术院校和院团结合培养人才的一大贡献。这批学生得到了张承好、汪秀月、张秋萍、李萍、孙智君、袁东、裴燕、韩婷婷等名家名师的驻校教授,还得到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陈颖、张国华、史济华、许杰等老师的悉心指导,85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吕瑞英也参与了教学工作。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许多京昆老师给他们上身段和基本功的课程。曾两度获得梅花奖的川剧表演艺术家、两栖于戏曲和话剧的田蔓莎教授担任“角色创造”课的老师,毕业前为他们创排了由外国戏剧《十二怒汉》改编的《十二角色》。“学院派”风格融入了传统的戏曲人才培养,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相对比较高。

新(徐王)版《红楼梦》钱惠丽饰贾宝玉、单仰萍饰林黛玉(1999年8月13日)

这批新生代的越剧演员的长处是经受了系统的、严格的艺术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科班教学相比,他们打下了比较全面的艺术和文化的基础,根据现代艺术学院的培养要求,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广泛,眼界比较开阔。他们传承了越剧各大流派的演唱艺术,经过十年系统、规范的学习,他们不仅会唱戏,也学习了自己“创戏”,在三年级时还排演过越剧版《仲夏夜之梦》。而且初步学习了唱腔设计、编导,艺术水平比较全面。

十年中,上海越剧院的领导班子换了三届,而对这个班的关爱培养却始终如一。钱惠丽副院长总负责,张承好老师担任专业教学主任,因材施教,一人一策。每学年的考试都安排在天蟾逸夫舞台进行汇报演出,越剧院的领导、老艺术家、指导老师和观众一起为学生点评打分。

这些形象气质颇佳,充满活力的年轻演员,已传承了数十出折子戏和多台经典剧目,并形成了一支行当流派比较齐全的队伍。在舞台上的青春靓丽外表之下,有的人已是艺术尖角初露。如徐派小生王婉娜有着同龄人少见的成熟稳健,在毕业公演中,作为《红楼梦》后半部的宝玉,她挑战《哭灵》这个徐派的高难度唱段,赢得新老戏迷肯定的掌声。袁派花旦赵心瑜平日里被老师同学唤作“小芬”——无论身形扮相还是声线特质,都让前辈看到了袁雪芬的影子。此次她在《红楼梦》中饰演紫鹃,正直善良,情感真挚,身份感也把握得很好。可以预期的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他们有条件、有可能成为上海越剧舞台的梁柱。即此而言,这批越剧院新人的崛起,也与京剧本科班、研究生班的学院派一样,昭示着中国戏曲走上了更正规,也更富于蓬勃朝气的康庄大道。

越剧本科班毕业生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王婉娜的戏课主教老师是汪秀月。她是越剧徐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徐玉兰宗师的弟子。刚进戏校时,王婉娜对越剧是“零基础”。汪老师从一个字到一个腔,从一个动作到一个眼神,不厌其烦地为她抠戏,一教就是9年。尽管她已年逾七旬,并且因早年练功导致膝盖磨损严重,但她凡事总是以学生为先:不管是去冰天雪地的沈阳参加比赛,还是到寒风刺骨的北京比赛,以及这次毕业季江浙巡演和北京的演出,她总是坚持陪着学生,为他们把关每一场演出。尤其是此次到北京演出,在出发前几天她还躺在医院里,但坚持北上,为她的学生的最后一场演出画上了句号。王婉娜说:“在生活中,汪老师是细心呵护我成长的慈祥的奶奶;在学习上,她除了教授我业务上的技能,更教导我唱戏先做人,艺德为先。她是点亮我艺术道路的一盏明灯,是我一辈子的恩师。”

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越剧院联合办学,有一门“角色创造”课程,特别值得重视和研究。这门课程总结了田蔓莎教授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田蔓莎坦言,这个课程对她而言,也是一次戏曲教学的创新和实验。在这门课程的设置前期,学院也曾经尝试过用话剧的训练方法,但没有获得成功,后来田蔓莎发现,戏曲演员的角色创造,是更需要特别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上戏教授张仲年认为:“这门课程是很重要的创新。它把戏曲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和现代艺术教学进行了结合。”这样的结合是上戏和越剧院共建的成功之处。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第十代的越剧演员的短处是舞台实践不足,直接面向观众的演出机会还太少。他们的最佳的年龄段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他们的表演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嗓子和形体也缺少高强度的锻炼。

演员是演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当演员要吃苦,要有“艺不惊人死不休”的志气。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对第十代的越剧演员说:“青年演员成功,第一要有天赋,第二要努力,第三是机遇。如果把演戏当成一个饭碗,还是趁早退出。首先要对事业有情怀。你爱这个事业吗?你愿意把灵魂、把你的全部奉献给它吗?”做到这一点大不容易。把你的全部奉献给它,就是要不怕吃苦,耐得寂寞,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不要满足于一腔一调的相似而获得的掌声和赞美。

传承经典是根本,舞台实践是抓手。第一代越剧演员袁雪芬、徐玉兰、傅全香、尹桂芳等“十姊妹”的成名成家,是靠在舞台上“天天演”造就的,第二代演员王文娟、吕瑞英自成王派、吕派,也是靠在舞台上“天天唱”而自成一家的。据我所知,现在上海的许多民营剧团,一年要演300多场,有时一天要演两三场。高强度的演唱,既是剧团的生存需要,也锻炼和培养了人才,一批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嗓子越唱越亮,演戏越来越成熟。

越剧理论家、剧作家李惠康在研究尹桂芳的流派艺术成就时指出:在越剧艺术按照自己独特规律的发展过程中,她具有“清醒的剧种的危机意识,顽强的艺术成才意志和为越剧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尹桂芳通过‘芳华’的舞台实践,创始并形成了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的尹派小生艺术的无穷魅力。”她的《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沙漠王子》中的“王子算命”、《何文秀》中的“桑园访妻”、《盘妻索妻》中的“洞房”和“盘妻”,以及《浪荡子》中“叹钟点”等唱段,之所以从当年的风靡沪上,到如今的更番传唱,无一不是经过了千万次的吟唱和反复的修改加工,才成为越剧的经典名段。人们赞美尹派艺术高雅质朴、细腻传神、流畅舒展、平中出奇、瞬息万变、柔中有刚、醇厚隽永……这一切,都是尹桂芳用真情、意志和汗水换来的。

在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一般要通过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即是借太阳光照月亮,缺少自己的光华;二是创造阶段,通过创造角色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人物个性鲜明,各有不同;三是升华阶段,即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新戏的表演,有自己的创造。吕瑞英的唱腔从袁雪芬的唱腔脱胎而出,而吕派的唱腔又与袁派的唱腔不同。所以,对一个有出息的越剧演员来说,我们应当像吕瑞英那样,既虚心地、刻苦地学习她的前辈,又有志于敢于超越她的老师。

“大学本科生”在临近毕业之际,学校和剧院特地为他们策划推出了一次毕业巡回演出。这是大手笔、大气魄,当然也需要大投入。巡演剧目挑选了越剧经典《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花中君子》和男女合演现代剧《家》四台完整大戏。三个月内,学生们不仅在宁波、温州、余姚、南通、常州五地巡演,并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进行了毕业公演。六个城市,演出反映都很好。“进京赶考”的四场演出也获得了成功,有三个晚上北京都下起瓢泼大雨,但长安剧场仍然基本满座。24场演出,集中展示了他们的水平和风采,越剧院原有的四台戏的布景、灯光、服装、化妆、乐队,都为这个新生代团队的演出服务。这保证了他们的舞台艺术呈现的基本水准。

《红楼梦》中两对贾宝玉、林黛玉的扮演者余果、王婉娜、陈敏娟和陈欣雨,灵气十足,感情饱满,举手投足,颇有规范。《花中君子》中的骆易萌,从《红楼梦》中霸气的王熙凤到苦主李素萍,再转扮《家》中的鸣凤,尽管扮演人物的性格与身份跨度很大,依然能够转换自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角扮演者董心心和杨韵儿,其扮相之清丽,气质风度之契合,特别具备观众缘。男女合演的《家》由张扬凯南担纲觉新,姚煜晨扮演觉慧,他们与陆志艳、王玥扮演的梅芬、瑞珏等人相映成趣,体现出上越男女合演的传统,展示了阴柔与阳刚相比照而相得益彰的舞台风格。越剧本科班清新靓丽、行当齐整、表演规范的首次亮相也得到了各地观众的一致首肯。他们的表演既兼顾各流派展示,还充分展示了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的不同风貌与特别韵味。青春朝气的形象,也让人对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这次巡回演出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和热情,为这个班的学生总体上打了高分。但是,这只是传承越剧名家名作的第一步。如果说,这一步是值得赞赏的话,那么,更值得赞赏的还在后头。模仿,只是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满足于“像”。希望他们把大学本科班这块金子招牌看淡,看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要虚心学习,不断读书,抓紧练唱练功,努力创造出自己的代表作,让自己从一个演员上升到一个艺术家。

新编《家》赵志刚饰觉新(中)孙智君饰瑞珏(右)单仰萍饰梅芬(左) 2003年11月

越剧第十代演员走上舞台之后,在今后的十年里,每人应当学会100出戏,每年的演出不少于150场,至少每年参与创排一两台大戏。演出的场次不够,不可能有真正的飞跃。剧作家李莉说:“希望青年演员把越剧的经典剧目一个个扎扎实实排出来,传承下去,然后到舞台上去滚。”一个“滚”字,寓意很深。除了在练功场里“滚”,更要在舞台不断地摸打滚爬,还要尽量多地到基层、大学里“滚”,在当代大学生中寻找自己的知音。既传承好经典戏,也要探索创排新戏,还要创排男女合演的新戏,创造出与适合当代观众欣赏口味的新戏。在艺术创造中,创建出新的艺术流派。

在最近越剧本科班的演出和人才情况研讨会上,很多专家提出,本科班进入越剧院后,可以尝试保持相对独立性,搞一些有特色的戏,同时借鉴上昆学馆制经验,多向前辈学戏。我也赞成这个意见,这就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人才培养与演出实践的一致性,也保证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逐步打造并形成属于新一代越剧人的演唱风格。

这批新生代演员,幸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扶植戏曲艺术的好时机。我希望他们珍惜青春,热爱舞台,刻苦努力,潜心创造,再过三到五年,在这一代演员的身上,可以看到上海的越剧事业的新的成就和新的辉煌。

作者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