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一群痴情的戏迷。每逢周日,虹口区溧阳路上的一间老厂房里便传来她们咿咿呀呀的吟唱。
50年前,当她们青春年少时,徐玉兰、王文娟、张云霞等大师在她们心中埋下了越剧的种子;10年前,她们纷纷退休,省下退休工资共同组建了自己的业余越剧团;现如今,她们都年过半百,剧团初具规模,却因为场地租约到期,难觅新址而濒临解散的境地。
饱含期待,退休阿姨们将剧团定名――虹枫,希望自己的越剧梦能像秋天的枫叶般红红火火。如今,尽管遭遇坎坷,她们仍想方设法,希望能在这坚持了多年的舞台上继续演下去。
翘起兰花指,挥舞长长的水袖,一老一少两位越剧爱好者在舞台上低吟且唱,歌声清悠婉丽。7月12日下午,太阳火辣辣高悬上空,溧阳路1203弄外鲜有行人,弄堂内19号2楼的活动室内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成立10年的业余虹枫越剧团部分学员正在这里进行每周例行排练。
走进弄内,踩着朱红色的台阶上到2楼,悦耳的歌声越发清晰。
这是一处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活动房,斑驳的墙壁和地板,仿佛向每个来访者诉说着自己的老迈。老一辈越剧大师徐玉兰和弟子的合影照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照片四周挂满了越剧迷送给剧团的锦旗。
走到舞台边,推开一扇咯吱咯吱响的木门,七八名学员正围坐在一起吟唱。没有专业音响配乐、没有换上华丽的戏服、也没有眩目的灯光布景,年过半百的阿姨们伴着一只复读机,同样练得眉飞色舞。一个人表情不到位,大家一起重练;一个人唱腔不圆润,大家重新排。化妆间位于接近半个地下室位置,狭窄逼仄,没有空调,只有头顶一只吊扇卖力地送来阵阵暖风。汗水顺着脸颊,浸湿了阿姨们的圆领衫。此情此景,记者想起一句话,“身在陋室,有戏则灵。”
虹枫越剧团的核心兼指导老师叫董枫,已年过七旬,是越剧大师徐玉兰的第一代学生。当年,因声带出了问题退出专业剧团,但对越剧的一腔热爱和不舍,让她于1999年成立了虹枫越剧团,从此专注于越剧的业余教学和推广演出。
“我们剧团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退休阿姨,平均年龄都在五六十岁。”董老师告诉记者,这些阿姨年轻时,正是越剧最火热的时候,但由于忙于工作,加上后来的历史原因,她们的越剧梦直到退休后才得以实现。董枫说,1999年,虹枫越剧团初创时只有6个人,到了今年十周年的时候,共有来自各地的180余名学员参加了庆祝。
租借场地、置办行头、聘请乐队无一例外都要花钱,作为一个业余剧团,虹枫的所有开销都依靠学员的学费和自发捐助。“仅房租和水电煤,一个月就要近5000元。”董枫说,学员们每个月学费是40元,她自己是义务教学不拿一分钱,这些钱都用在了剧团开销上,“钱不够的时候,学员们就自己摊派,每个人从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里省下零用钱,支持剧团发展。”
“这些布景,是我们自己去董家渡扯布料缝的。”“这些头冠,是我们自己买了珠子串起来做的。”对摆放在屋子里的每件道具,老阿姨们都能说出它的来历。经过十年积累,这些道具加上空调和桌椅,总价值已达20多万。
学员们告诉记者,6年前,她们搬到时,这里只是一个空荡荡的旧厂房车间。她们自己添置了设备,建造了舞台,一切都越来越像模像样。虽然只有200平方米,和专业剧团相比,各种设施都显得简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一群业余越剧迷,能有这样的环境已实属不易。
然而,今年5月,房东的一纸勒令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场地不再续租给剧团,6月底前停止表演,7月份完成善后搬场。”房东发出了最后通牒。
“正因为舍不得这些宝贝,我们才想继续留在这里。”董枫说,街道文化中心愿意提供演出场所,但却没有地方让她们堆放这么多道具设施。如果离开这个老厂房,她们很难再找到如此合适的演出排练场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