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不离经典”无可指责

日前,“越女争锋”评委、剧作家罗怀臻提出,参赛选手们不敢唱“第二传统”的新作,而总是在《梁祝》《红楼梦》等老剧目中“徘徊”,不利于越剧的发展和创新。记者在“越女争锋”上海赛区最后一场比赛的现场遇到了袁雪芬、傅全香等越剧老艺术家,她们纷纷对罗怀臻的说法表示异议。

袁雪芬 新剧不如老剧

对于罗怀臻的说法,袁雪芬基本持否定态度。她表示,青年演员演新戏的机会很少,大多是跟着老师学习,所以平时练习的也多为一些经典曲段,参加比赛的准备时间又不是太充分,唱老剧自然就不可避免了。虽然袁雪芬也支持越剧创新,但她认为:“有的剧目时间比较久远了,演了近半个世纪,新作要超过这些老剧好像不太现实。所以,参赛的年轻演员选择一些比较经典、传统的老剧目合情合理。”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也表示,目前从总体上来看,新剧的确比不上老剧,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强求参赛选手来迎合这所谓的“创新”呢?

傅全香 不能拔苗助长

“怎么能拔苗助长呢?基础都没打好,谈什么创新。”接受采访时傅全香很激动。她毫不避讳地反驳罗怀臻:“他的观点不符合规律。你想,这些青年演员基本功还不太扎实,怎么可能要求她们一下子就创新?”傅全香还表示,作为评委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选手,用演老剧还是演新剧来决定打分的高低实在太荒谬。傅全香认为,每个演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作,但作为一个青年演员,首先应该让观众认识自己,而很少登台的她们让观众记住自己面孔的最好方法便是用戏迷耳熟能详的老剧目来“套近乎”。

赵志刚 老剧有利成功

赵志刚作为罗怀臻所说的“第二传统”代表人物之一,也同样不赞成选手在参加比赛时选用新创剧目。“新剧目不像老剧目流传得那么广,所以青年演员参赛时要考虑观众的熟悉度,如果是观众熟悉的唱腔,那呼应度就会较高。”赵志刚告诉记者,他1984年参加苏、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时,让他夺魁的也是一个老段子《沙漠王子·算命》。赵志刚表示,一味地放弃传统、追求创新,对青年演员的成功是不利的。
不少参赛选手也表示,因为比赛时间安排得很紧,所以她们没时间练习,只能把以前学习的一些经典段子拿出来“秀”一下。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还提出,罗怀臻把钱惠丽、赵志刚、茅威涛等称为“第二传统”其实也有待商榷。使新剧成为经典,是越剧界努力的方向。( 实习生/林艳雯 记者/王剑虹)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