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越剧史上有一次传奇的演出——“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文娟)派越剧专场,登台的是90岁的“林妹妹”,模样依旧青春。
12日下午4时30分,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记者走进后台二楼化妆室,王文娟正端坐在化妆台前,为即将开演的“千里共婵娟”作最后的妆容整理。
90岁了,王文娟对陪伴一生的越剧还未放下。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越剧110年的历史,自己经历了80年。“最老一辈人的东西,我学到了。现在,一些新的创新我也看到了。戏曲艺术,是传承的艺术。”
“越剧是浙江的剧种,可以说是浙江的‘专利’,在我的家乡,几乎人人都会唱点越剧。”说起浙江,王文娟的眼中更多了光彩,她在化妆间里饶有兴致地给年轻的小花旦们说起家乡的越剧。
当记者告诉她,在浙江,很多地方的小学里都开始教越剧,不久前获批建立的浙江音乐学院更是专门招收了40名越剧学生时,王文娟满是振奋之情,“越剧在浙江会有很多潜力和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让越剧这朵花开得更鲜更艳。”
九旬名角,台上一丝不苟
“眼睛这里再加一笔是不是会显得更精神些?眉宇间轻染些许红色是不是更年轻、更喜庆些?”化妆室里,眼前90高龄的王文娟有些“年轻得不像话”,用眼波流转、顾盼生辉形容也不为过。常年的舞台生涯,造就了王老挺直的身板。即便是坐在靠背椅上,她也只坐前半截,腰线笔直。
化完妆,王文娟起身往外走。虽然年岁已高,可她不太喜欢被人搀扶。后台没有电梯,王文娟扶着把手慢慢向下走,脚上是一双红色毛绒拖鞋。穿堂风吹起丝绸旗袍的下摆,她穿着薄薄的丝袜,步伐稳健。
王文娟演出剧照
侧幕边,工作人员拿来了折椅准备给王文娟候场,而她却执意选择扶椅背站立,笑着用上海话说:“从小立着习惯了。”
离开演还有5分钟,助理帮她换上白色中跟皮鞋。黑暗中的剪影里,王文娟的身段依旧婀娜,没有一丝一毫的老态。上台前,她特意叮嘱了弟子王志萍,亮相时不要手挽手地搀扶她,“步伐要轻盈一些。”于是,王志萍把动作改成了牵着老师的手出场。
可这就这一改,改出了一些小意外。唱完《水调歌头》下场后,王文娟一直小声嘟囔着,刚才有几句词没有唱好,问题出在了“拒绝搀扶上”——中跟的皮鞋在地毯上踩不稳,过门音乐间的几步路走得有些不稳,直接导致了好几句词没有合上节拍。
下台后,王文娟立马换回了毛绒拖鞋,径直走向了后台一楼换装的大统间,步伐比上场前快了许多,脸上的神情中不难看出有几分懊恼、自责之意。换好钉珠旗袍,她又上楼回到二楼化妆室里,一头钻进了小隔间。
刚才的小插曲让王志萍也有些内疚,在她眼里,老师王文娟一向最求完美,那股一丝不苟、事必躬亲的劲儿让晚辈们佩服不已。
亲历改革,独撑“玉兰剧团”
追求完美、一丝不苟,这在王文娟,似乎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13岁那年,小小年纪的王文娟就决定远离家乡嵊州,去遥远的大上海学戏,并拜在当时著名小生竺素娥门下。戏班里的生活是苦涩也是磨砺。每天清晨即起床练功——跑台步,练棍棒,舞刀枪剑,跌打滚爬,不能有半点松劲。进剧团后,只要剧场空,王文娟总会跑到那里抓紧练习,不管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经过严格训练,虽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基本功却打得相当扎实。王文娟说,这功夫为她日后饰演《追鱼》中那个又唱又要腾翻的鲤鱼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竺素娥认为王文娟的身材、脸型和气质更适宜演花旦,便决定让她改学花旦。
“师父教我第一个开蒙戏是《投军别窑》,这是她的拿手戏。师父教我演王宝钏,每句唱腔、每个动作和表情,她都口授身传,手把手教。她一边教一边鼓励我:‘彩娟(王文娟原名王彩娟),你好好学戏,学好了我给你做件黑袄子(王宝钏穿的黑披)。’”就这一句,王文娟记到今日,这已不仅是一件她奢望许久的戏服,而是师父艺术造诣高尚品德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改革大幕拉开,改戏改人改制。“当时我在徐玉兰大姐的‘玉兰剧团’,记得戏改后的第一个剧目是《东王杨秀清》,徐玉兰演英武干练而刚愎自用的杨秀清,我饰演洪宣娇。”王文娟回忆说,紧接着,他们又演出了《信陵公子》,配合宣传抗美援朝,体现“唇齿相依,存亡有关”的主题。演出后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好评,连满138天共256场,创造了越剧剧目连续上演日最长纪录。
不久后,徐玉兰因身体原因去青岛疗养。这段时期,王文娟必须独自撑起“玉兰剧团”。“这也是我第一次从剧团负责人角度,全盘考虑演出计划、角色安排、票房收入等问题,事事需要亲力亲为。考虑到头肩小生空缺,在剧目选择上,戏份只能大幅度向旦角倾斜。因此,首先我们上演的是《巾帼英雄》,我扮演击鼓战金山的女英雄梁红玉,演出下来效果不错,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宝黛良缘,“演不好头砍下来”
“‘林妹妹’,侬今朝老嗲喔!”在后台,周围不时地有人围上来和王文娟合照。因为王文娟塑造的“林妹妹”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戏迷、票友们亲切地这么喊她。
50年前,王文娟和徐玉兰主演的越剧《红楼梦》,是中国越剧史乃至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1962年,越剧电影版的《红楼梦》上映,上海36家电影院,24小时连映,场场爆满,一下子就红了。
那时候,南方的小姑娘、俏媳妇个个都会哼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听不懂吴侬软语的北方人则一只眼盯着字幕,一只眼盯着银幕上漂亮得冒着仙气的“林妹妹”,就像今天的观众看好莱坞大片时目不暇接地边看翻译边看好莱坞女明星一样。
1955年上海越剧院刚成立不久,编剧徐进打算写《红楼梦》越剧本。一百多万字、内容如此丰富的一部古典名著,要把它编成3小时的戏,很多人都觉得难于上青天。有人说,即使剧本改好了,谁能演?王文娟听了这话忿忿不平:“我来演,演不好,头砍下来!”
一句戏言,却在王文娟的心底深深扎下了根。那段日子里,她反复阅读小说《红楼梦》和有关资料,与编导一起研究如何表演、怎样掌握人物的独特性格,还和作曲、琴师一道设计唱腔。王文娟与饰演宝玉的徐玉兰更是形影不离。从此,二人演了半个世纪的“宝黛良缘”。
1988年,王文娟与徐玉兰在花甲之年领衔成立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被誉为“当代最佳林黛玉”的单仰萍作为优秀人才从浙江引进到上海。
单仰萍至今仍感念王文娟的知遇之恩。单仰萍11岁去桐庐学戏,曾因自身条件欠缺而面临着被迫改行的困境。很偶然的机会,她看了越剧电影《红楼梦》,被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黛玉深深打动,“原来越剧可以这样美!”当时便暗下决心,此生誓结越剧缘。“后来,老师把我从桐庐调到上海,培养我担任剧团主演,打心底里感激老师。”单仰萍字字句句叩谢师恩。
如今,看着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学生纷纷成名成角,王文娟总是倍感欣慰。转过头,他看着台下依旧如潮的掌声与喝彩,淡淡地说,“我希望能多活几年,看到越剧有更多更丰富的剧目。”
王文娟演出剧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