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院建院60周年越剧知识问答题
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越剧诞生于浙江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正式演出,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这一天是( )。
A.1917年3月26日 B.1917年3月27日
C.1906年3月26日 D.1906年3月27日
2.东王村演出后,高炳火等特请来师傅倪生标来掌班任派场师傅,由他讲戏分场,派角色,正式组成了成为越剧史上第一副戏班,这就是( )。
A.李世泉钱景松戏班 B.倪生标高炳火戏班
C.马潮水王永春戏班 D.卫梅朵白玉梅戏班
3.越剧于( )第一次进入上海演出,首演于十六铺新舞台原址新化园,剧目为全本《蛟龙扇》。广告中标有“绍兴改良”四字。挂牌演员有:袁伯泉、袁伯松、俞岳法、袁陆奎、金娃桂、俞月花、袁文三、袁生莫、冯凤舞、俞逸相、支苏运、金荣奎、俞存喜等13人。
A.1921年5月13日 B.1916年5月13日
C.1920年5月13日 D.1917年5月13日,
4.1921年9月16日,由费翠棠、岩焕亭等组班的男班,演出于第一戏院,是日,在《新闻报》的广告中首次将越剧称为( )
A.“的笃班” B.“绍兴戏”
C.“绍兴文戏” D.“嵊剧”
5.1923年7月9日为女子越剧的诞生日,这一天越剧第一副女子科班在嵊县中南乡施家岙村开科。该班由在上海经商的嵊县商人( )创办,其中培养出了小生屠杏花,小旦赵瑞花、施银花,小丑施小彤,老生王香珠等。
A.金荣水 B.金荣奎
C.王金水 D.马潮水
6.越剧史上第一位女小生为( ),1923年,她进入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结束了之前越剧小歌班全由男性扮演的历史。
A.王杏花 B.赵瑞花
C.施银花 D.屠杏花
7.以6—3定弦的〔四工腔〕是女子越剧的基本腔,它是1925年由女子越剧的鼻祖( )为了解决了女孩子的唱腔问题,发挥女性嗓音的特长而创造的。《方玉娘祭塔•上宝塔来第一层》是〔四工腔〕的第一首著名唱段。
A.王杏花 B.赵瑞花
C.施银花 D.屠杏花
8.越剧诞生后,先后出现的名称有: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首次被称“越剧”,是在( )年9月17日的( )广告上称为“越剧”,领衔演员为金雪芳。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
A.1925 《申报》 B.1925 《新闻报》
C.1927 《申报》 D.1927 《新闻报》
9.越剧灌制的第一张唱片,是1934年4月12日,由两位男班艺人( )演唱的唱片《双金花•大堂认妻》(两面),由高亭唱片公司出版。
A.白玉梅、小月红 B.楼天红、小月红
C.楼天红、白玉梅 D.白玉梅、马潮水
10.1938年9月11日英文报纸《大陆报》在“本地表演栏”发表评论文章,首次向外国人介绍了越剧。介绍的越剧剧目是由姚水娟主演的( )。该剧目也是越剧“改良文戏”开始的标志剧目。
A.《梁祝哀史》 B.《啼笑因缘》
C.《燕子笺》 D.《花木兰代父从军》
11.1938年9月,名旦姚水娟开“改良”先河,大量编演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剧目。其后4年间,编演的新剧目超过400个,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在改良风潮中,许多剧团纷纷聘请具有文明戏基础和新文化知识的编剧加以创新,当时出现出了著名的越剧编剧“四金刚”,他们是( )
A.樊篱、闻钟、陶贤、刘涛 B.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
C.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 D.樊篱、闻钟、胡知非、刘涛
12.第一本越剧演员的专集是1939年2月19日出版的( )
A.《袁雪芬专集》 B.《傅全香专集》
C.《姚水娟专集》 D.《徐玉兰专集》
13.1939年7月1日出版的( )杂志,是首次出版发行的专门介绍、宣传越剧的刊物,由樊迪民主编,魏绍昌为主干,共出了4期。
A.《越讴》 B.《越风》
C.《越剧月刊》 D.《越剧专刊》
14.1939年7月22日,施银花、屠杏花领衔的“第一舞台”,在大中华剧场演出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 )(自申曲移植),开女子越剧演时装戏之先河。
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15.越剧到上海后,利用各种先进媒介传播越剧。1939年7月1日,( )到上海的好友电台播唱越剧特别节目,她们成为第一次上电台演唱的越剧演员。
A.袁雪芬、马樟花 B.袁雪芬、傅全香
C.马樟花、傅全香 D.姚水娟、傅全香
16.( )年,袁雪芬出于对黑暗的社会、对越剧剧目格调低下的现状强烈不满,决心以话剧为榜样,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后的越剧被称为“新越剧”。
A.1940 B.1941
C.1942 D.1943
17.越剧改革初期陆续聘请的编导有:于吟(姚鲁丁)、洪钧(韩义)、蓝明(蓝流)、白涛、萧章、吕仲、南薇(刘松年)、徐进等,他们大多是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和爱好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从此越剧进入了一个向着综合艺术方向发展的新时期。标志新越剧改革的第一个剧目是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首演的( )
A.《绝代艳后》 B.《断肠人》
C.《香妃》 D.《古庙冤魂》。
18.1941年9月15日出版的( ),是最早创办的越剧报,由茹伯勋主编,至1942年11月2日,共出300期。
A.《每日越剧》 B.《越剧画报》
C.《越剧日报》 D.《越剧月报》
19.越剧界第一位专职的舞美设计师,是1942年10月袁雪芬聘请的( )。
A.韩义 B.南薇
C.蓝明 D.李萍倩
20.1943年2月,雪声剧团在大来剧场上演的( )一剧(由洪钧、蓝明编导)中,首次使用了灯光效果。当时为表现剧情中之梦境氛围,吸收借鉴了外国电影中表现幻觉的艺术手法,使舞台景物的特殊造型和聚光灯的色光变化结合演员的表演,很好地展示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出戏首次使用了聚光灯作为越剧舞台的照明光源,从而加强了舞台表演区的明亮度与清晰度。该剧还使用了以红、黄、绿、蓝等各色色纸来调节光源色彩的变化,以不同色调的光源来体现和创造不同的舞台环境气氛。
A.《古庙冤魂》 B.《雨夜惊梦》
C.《香妃》 D.《琵琶记》
21.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与琴师( )合作,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即以5—2定弦,此后成为越剧的主腔至今。
A.周宝财 B.李子川
C.周小灿 D.周孝棠
22.1944年7月,雪声剧团聘请了昆剧“传字辈”艺人( )来指导越剧演员的身段动作,他因此成为戏曲界第一位专职技导。
A.郑传鉴 B.方传芸
C.朱传茗 D.沈传芷
23.越剧界的第一位专职作曲,是1945年9月雪声剧团聘请的( )。
A.王春荣 B.周宝财
C.顾振遐 D.刘如曾
24.1945年1月,范瑞娟在与袁雪芬演出《梁祝哀史》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出柔美哀怨的( ),即以2—6定弦。成为越剧至今的主腔之一。
A.〔尺调腔〕 B.〔四工腔〕
C.〔弦下腔〕 D.〔六字调〕
25.( )年5月6日,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祥林嫂》的演出,第一次把鲁迅的名著搬上戏曲舞台的,促进了越剧剧目表现内容的积极变化,也促进了越剧与进步文艺界、新闻界的密切联系,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
A.1945 B.1946
C.1948 D.1956
26.越剧界最先招收学员的剧团,是1946年袁雪芬在主持雪声剧团时期,公开登报招生,录取了30名初中女学生为随团学员,开了越剧界招收学员随团培养的先河。以下不是这一批随团学员的是( )
A.冯文锦 B.程奉先
C.金采风 D.吕瑞英
27.1946年9月15日,来沪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去明星大戏院观看雪声剧团演出的( )。这是中共中央领导人首次接触越剧,事后周恩来指示中共上海地下党要关心越剧界,引导越剧演员走向进步,并作了部署。
A.《祥林嫂》 B.《凄凉辽宫月》
C.《香妃》 D.《雁南归》
28.第一部越剧电影是1948年2月在中电二厂摄影棚拍摄的越剧戏曲影片。演员是原雪声剧团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南薇导演,启明公司拍摄。同年9月18日,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同时上映,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 )
A.《梁祝哀史》 B.《祥林嫂》
C.《凄凉辽宫月》 D.《红楼梦》
29.1949年9月中旬,越剧界的( )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另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去北京参加9月21日开幕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讨论共同纲领,商量国家大事。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她成为第一位担任全国政协代表的越剧演员。
A.袁雪芬 B.姚水娟
C.尹桂芳 D.徐玉兰
30.1949年在《相思树》的排演过程中,袁雪芬与作曲( )合作,创造了新型的〔男调〕,从此越剧多了一个常用调式。
A.周柏龄 B.贺孝忠
C.刘如曾 D.高鸣
31.1950年8月,( )应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之邀,赴北京演出,公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邀请范瑞娟、傅全香、南薇、陈鹏到家作客,有田汉、许广平和孙维世姐妹俩作陪。其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不仅是越剧第一次进入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也是毛主席第一次观赏越剧。
A.上海越剧实验剧团 B.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C.玉兰剧团 D.东山越艺社
32.1951年8月10日~9月中旬,上海越剧界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六一”号召,在大众剧场举行保家卫国联合大义演。参演剧目有《杏花村》、《梁祝哀史》及传统剧折子戏等。捐献总数逾11亿(旧币),并捐献( )飞机,受到上海市文艺界抗美援朝支会致函表扬。
A.“姐妹号” B.“越剧号”
C.“抗美援朝号” D.“爱国号”
33.1952年7月25日,( )40余人离沪赴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工团,成为该文工团的越剧队,成为第一个参军的越剧团。参军后首次排演的剧目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接着排演《西厢记》参加全国戏曲汇演。
A.雪声剧团 B.玉兰剧团
C.芳华剧团 D.全香剧团
34.( )年10月6日起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袁雪芬获会演最高奖——荣誉奖(同获该奖项的还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王瑶卿、常香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获演员一等奖。她们成为首次获国家颁发文化艺术类最高奖项的越剧演员,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35.1952年冬,( )在北京怀仁堂为蒙古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作招待演出,毛主席陪同观看,这是我国首次用越剧剧目招待外国贵宾。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西厢记》
C.《白蛇传》 D.《祥林嫂》
36.1953年4月24日下午,以( )为主要演员的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乘志愿军的卡车到达朝鲜,对志愿军战士进行慰问演出,成为首次赴国外战场慰问的越剧团。剧团5月28日进开城,于7月1日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越剧队”。在开城,越剧队为当地老百姓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反映强烈。越剧队在朝期间亲历了俘虏遣返工作,于12月24日返回祖国。
A.袁雪芬、范瑞娟 B.徐玉兰、王文娟
C.范瑞娟、傅全香 D.袁雪芬、徐玉兰
37.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的越剧团,是( )正式成立的浙江越剧团,该团分为两个队,其中一队是女子越剧队,二队是男女合演越剧队,这也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的越剧团。其前身为1949年12月成立的浙江省文工团第四队(越剧队),排演了《王秀鸾》等现代剧。
A.1953年9月 B.1954年9月
C.1955年9月 D.1956年9月
38.1954年5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指示中国代表团新闻处放映彩色越剧艺术影片( ),招待各国新闻记者,当晚,影片在日内瓦湖滨旅馆放映,招待200多位新闻记者。21日,影片又在圣彼得广场戏院放映,招待日内瓦瑞士官员、驻日内瓦的各国使领馆人员和当地的社会名流。
A.《祥林嫂》 B.《红楼梦》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西厢记》
39.袁雪芬是越剧界第一位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演员,她最早于( )年9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15日,赴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
A.1954 B.1955
C.1956 D.1958
40.1954年7月,彩色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电影节,获( )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项的戏曲艺术电影,7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中国代表团驻地宴请世界著名喜剧大师、1953年度国际和平奖获得者卓别林和夫人,招待观看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周总理安排下,范瑞娟由卡罗维发利抵达日内瓦,会见了卓别林。
A.故事片 B.音乐片
C.艺术片 D.喜剧片
41.上海越剧院于( )成立,当时直属中央文化部领导,由上海市文化局代管,是第一个直属文化部的越剧院团,1957年2月22日,文化部将上海越剧院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
A.1954年3月24日 B.1955年3月24日
C.1954年3月26日 D.1955年3月26日
42.1955年6月19日~7月30日上海越剧院以( )的名义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演出,团长许广平,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此为越剧第一次组团出国正式访问演出。这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团体出国承担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
A.上海越剧团 B.中国越剧团
C.中央越剧团 D.中国越剧院
43.( )是第一次被外国剧种移植的越剧剧目。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移植该剧的排练进行辅导。
A.《春香传》 B.《西园记》
C.《追鱼》 D.《红楼梦》
44.1964年1月10日,由上海越剧院编剧徐进参与编写,第一部以越剧艺人为题材、反映越剧艺人生活和斗争的彩色故事影片《舞台姐妹》,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参加拍摄的越剧演员有( )
A.袁雪芬 B.范瑞娟
C.曹银娣 D.沈凤娟
45.1965年10月,在大型现代剧《火椰村》排演中,袁雪芬与琴师周柏龄共同创造了新腔( )
A.〔六字调〕 B.〔降B调〕
C.〔男调〕 D.〔南调〕
46.1974年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在解放剧场上演的现代小戏《半篮花生》一剧中,由男主角( )第一次试用了上海华侨胶木厂试制的无线话筒。1975年,由上海无线电二厂正式批量生产无线话筒,各剧团均竞相采用,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A.刘觉 B.史济华
C.张国华 D.沈嘉麟
47.( )年12月,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舞美队灯光组,试制成功可控硅预选调光器,并首次在舞台上使用可控硅调节灯光。
A.1962 B.1974
C.1986 D.1998
48.1977年10月( )排演的男女合演现代剧《报童之歌》,突破戏曲舞台上表现领袖人物的禁区,首次在越剧舞台上竖立周恩来的艺术形象,但剧中人物周恩来只念不唱。
A.上海越剧院 B.浙江省越剧团
C.浙江省越剧二团 D.南京市越剧团
49.1978年12月21日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在徐汇剧场上演的( )一剧中,刘觉扮演的周恩来,不仅念白上模仿周恩来本人的语音声调,还用越剧曲调让人物当场演唱,突破了领袖人物不宜唱的清规戒律。1979年2月28日,该剧赴北京参加第四轮全国戏曲调演,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二等奖。该剧以男女合演形式来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树立周恩来同志的艺术形象。首都的专家和领导,均对该剧在艺术上的创新探索给予好评。
A.《江姐》 B.《三月春潮》
C.《报童之歌》 D.《春苗》
50.第一部彩色宽银幕越剧艺术影片,是1978年10月由上海越剧团袁雪芬等人主演的,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罗君雄、岑范导演的( )。
A.《红楼梦》 B.《西厢记》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祥林嫂》。
51.越剧界首次为个人举办越剧流派演唱会,是1979年9月24日,由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越剧院在文化广场联合举办( ),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尹小芳、筱桂芳、沈嘉麟等参加演唱。
A.徐玉兰越剧流派演唱会 B.傅全香越剧流派演唱会
C.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 D.范瑞娟越剧流派演唱会
52.由中央、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七家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市音像公司、嵊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了的“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于( )年7月开始。评比于10月18日至19日在浙江嵊县揭晓。赵志刚(上海越剧院三团)、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钱惠丽(诸暨越剧团)、王少楼(乐清越剧团)、夏赛丽(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竺小招(南京市越剧团)、董柯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何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杨文蔚和周雅琴(上海静安越剧团)等10人获得优秀演员奖。并评出演唱奖10名和纪念奖30名。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53.1987年5月上海越剧院排演( )一剧时,首次由朱东韵、陈钧担任全剧的唱腔设计。越剧中“唱腔设计”专职署名由此开始。
A.《汉文皇后》 B.《陆文龙》
C.《光绪皇帝》 D.《血染深宫》
54.为了总结研究流派艺术,使流派艺术弘扬广大,促进越剧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为著名越剧演员举行“表演艺术研讨会的”,其中最早的是1987年12月20日~22日,由浙江剧协、上海剧协等单位在杭州联合举办的( )。
A.袁雪芬表演艺术研讨会 B.范瑞娟流派艺术研讨会
C.傅全香表演艺术研讨会 D.徐玉兰表演艺术研讨会
55.最早建立越剧基金的,是1993年6月成立的( ),这是由海内外热心振兴越剧艺术的社会团体,单位和个人自愿捐赠资金,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设立的民间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社会团体的法人。
A.上海越剧文化发展基金 B.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
C.浙江省越剧发展基金会 D.浙江小百花越剧基金会
56.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上海越剧舞台美术成果的,是( )年10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越剧舞台美术》画册。该画册由袁雪芬任总策划,主编苏石风,副主编孙志贤、杨楚之,英译杜定宇。书的开本为8开,印数3000册。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展示越剧舞台美术成果(上海)的大型画册,共有八百多幅图片,文字部分全部用中、英文对照,八开本。以如此规模介绍一个剧种的舞美,在上海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A.1962 B.1985
C.1997 D.2003
57.2002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在余杭临平举行了( )首届全国越剧票友大赛,这是越剧界首次举行全国性业余越剧选手比赛,大赛报名人数达400余名,覆盖北京、天津、辽宁、湖北、河南、山东、江西、贵州、重庆、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和香港等14个省、市(地区)。经初、复赛预选,84名选手荣获了三等奖,76位选手进入决赛,进行一、二等奖的角逐。决赛中,67个节目的70名选手先后在四场决赛中亮相,经评委当场亮分,30名选手荣获了一等奖(其中前十名选手荣获了“2002年度全国越剧十大名票”称号),40名选手荣获了二等奖;经观众评委评比,14名选手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票友”。
A.“越友杯” B.“群乐杯”
C.“群利杯” D.“利群杯”
58.2003年12月24日,在文化部会议室举行的第二届“造型艺术成就奖”和“表演艺术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文化部领导向10名中国当今最优秀的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艺术理论家颁发“造型艺术成就奖”和“表演艺术成就奖”,上海越剧院( )荣获“表演艺术成就奖”,成为首次获国家颁发终身成就奖的越剧演员。
A.袁雪芬 B.徐玉兰
C.范瑞娟 D.傅全香
59.首部以多媒体光盘形式记录越剧发展史的,是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2004年8月28日出版的( )。同一天,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与嵊州市人民政府在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东王村联合举行多媒体光盘揭彩仪式并召开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
A.《中国越剧史》 B.《中国越剧大典》
C.《中国越剧大考》 D.《多媒体越剧》
60.第一部从艺术理论上总结越剧的书籍,是由老艺术家袁雪芬倡议并主持、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编撰、高义龙任主编的,2009年12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 )。该书分为基因论、风格论、流派论、人才论、欣赏论、比较论、剧作论、导演论、表演论、音乐论、舞美论、音韵论等,对越剧进行了全面论述。该书的出版,使越剧剧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A.《上海越剧志》 B.《越剧史论》
C.《越剧艺术论》 D.《越剧发展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20年底至1921年1月,以马潮水、王永春、卫梅朵、白玉梅领衔的男班,演出于升平歌舞台(在华兴戏园原址改建)。并从嵊县请来“戏客班”的三位乐师建立了越剧史上第一个专职乐队,演唱改为由丝弦伴奏,越剧音乐由此进入〔丝弦正调〕时期。这三位乐师是:( )
A.周小灿 B.周宝财
C.周林芳 D.周孝棠
2.越剧女班第一次在上海演出,是1924年1月,在上海在升平歌舞台演出,报纸广告上称“髦儿小歌班”,以下参与第一次演出的女演员有( )
A.施银花 B.赵瑞花
C.屠杏花 D.姚水娟
3.1936年11月,蓬莱花园以“蓬莱花园越剧场”名称,在《新闻报》刊登演出广告,成为第一次以“越剧”命名的剧场。之后,三十年代又相继出现了( )
A.大东越剧场 B.瑞金越剧场
C.大中华越剧场 D.通商越剧场
4.第一张女子越剧唱片于1936年11月4日由高亭唱片公司灌制,A.面为《志贞哭图》,B.面为《方玉娘哭塔》。参与这张唱片录制的演员有( )
A.钱妙花 B.施银花
C.王杏花 D.袁雪芬
5.在越剧流派形成之前,人们习惯把一个演员独特的演唱(润腔)方式及风格称为“调头”。如“袁雪芬调头”、“尹桂芳调头”、“范瑞娟调头”、“傅全香调头”、“徐玉兰调头”等。而袁雪芬是最先形成自己“调头”(后称袁派)的越剧演员,其标志就是著名的“三哭”唱段,指的是( )
A.1943年《香妃•哭头》 B.1943年《断肠人•哭雨》
C.1945年《新梁祝哀史•哭灵》 D.1946年《一缕麻•哭夫》
6.1945年5月,范瑞娟重演《新梁祝哀史》中梁山伯一角时,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在唱腔中以〔六字调〕为基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簧〕的某些音调,同时也运用〔尺调腔〕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腔〕,成为后来越剧的主腔之一。以下运用了〔弦下腔〕的唱段有( )
A.袁雪芬《香妃•哭头》 B.范瑞娟《洛神•哭一声甄静姐神魂在上》
C.徐玉兰《北地王•哭祖庙》 D.徐玉兰《红楼梦•宝玉哭灵》
7.1947年7月29日,为建造自己的剧场和学校举行的义演,越剧界的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大西洋西菜社欢聚一堂,签订了一份联合义演的《合约》。在《合约》上签名的十位越剧名伶后来被人们称为“越剧十姐妹”。8月19日下午,她们联合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义演,剧目《山河恋》。以下属于越剧十姐妹的有( )
A.徐玉兰 B.陆锦花
C.张桂凤 D.竺水招
8.1955年,上海越剧院成立,其前身曾是( )
A.上海越剧实验剧团 B.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C.上海华东越剧团 D.中国上海越剧团
9.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越剧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由( )主演,于第二年正式公演。
A.袁雪芬 B.傅全香
C.范瑞娟 D.张桂凤
10.建国后,越剧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充分发挥艺术潜能,创造了崭新的〔六字调〕。以下最早运用了〔C调〕即〔六字调〕的唱段有:
A.袁雪芬《西厢记•琴心》 B.傅全香《情探•行路》
C.袁雪芬《双烈记•夸夫》 D.王文娟《红楼梦•葬花》
11.1984年9月13日至17日,上海电视台举办了“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参赛单位有:南通、扬州、嘉兴、诸暨、桐庐、舟山地区、富阳、嘉善、静安、虹口、卢湾、松江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共13个表演团体。获奖名次:一等奖赵志刚(上海越剧院),二等奖为( ),三等奖许志英(桐庐越剧团)、金静(上海静安越剧团)、韩婷婷(上海虹口越剧团)、陈颖(上海越剧院)、肖雅(上海虹口越剧团)、张俐(上海卢湾越剧团)。另设鼓励奖王晓莹等27名。
A.方亚芬(镇海越剧团) B.钱惠丽(诸暨越剧团)
C.单仰萍(桐庐越剧团) D.胡敏华(上海越剧院)
12.1988年,中央、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决赛于10月29日(小生组)、11月2日(老生、老旦、小丑组)、11月5日(花旦组)在浙江杭州剧院举行。以下获得小生组最佳演员的有:
A.赵志刚 B.钱惠丽 C.吴凤花
D.夏赛丽 E.郑国凤 F.周明
13.1989年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首届“金唱片奖”颁奖仪式。荣获这次金唱片奖的越剧演员和剧目有( )
A.袁雪芬演唱的《祥林嫂》唱片
B.袁雪芬、范瑞娟演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
C.范瑞娟、傅全香演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
D.徐玉兰、王文娟演唱的《红楼梦》唱片
14.1992年11月,我国戏曲音乐的首次全国性评奖——“孔三传奖”,在山西晋城举行。在这次评奖中获得奖项的越剧音乐工作者有( )
A.刘如曾 B.顾振遐
C.高鸣 D.何占豪
15.2004年10月,越剧界首次同时为四位越剧界老艺术家举办舞台生活7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包括12日在文新大厦隆重举行的大型座谈会,从10月15日至10月20日举行“一代风华”系列专场演出,还首次发行了以越剧演员为题材的个性化邮票。这四位老艺术家是( )
A.袁雪芬 B.范瑞娟 C.傅全香
D.徐玉兰 E.张桂凤 F.徐天红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戏曲剧种的重要元素是什么?它主要由哪两个部分所组成?
答:
2.越剧对现代中国戏曲的重大贡献主要是:建立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机制和表演形式,请说出“艺术机制”和“表演形式”的具体内容。
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