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越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天津现在有近20支业余越剧团体活跃在各个演出场所,让天津观众经常欣赏到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的精彩演出,越剧的各种庆典及纪念,天津越剧从未缺席并有着自己的演出特色——如此盛景,归功于1950年从沪抵津的上海合众越剧团播下的星星之火。近日,在当年天津市越剧团的演员、80岁的朱丽华的带领下,记者拜访了当年率团北上并创立了天津市越剧团、将越剧“南花北移”第一人、功勋艺术家筱少卿。
进津打下北方一片天地、“首演”《红楼梦》却与电影失之交臂、《文成公主》引起剧坛轰动……93岁高龄的筱少卿讲述自己的过往,实则是一段南花北移的口述史。
越剧不过江与天华景的三年不下楼
1950年4月,筱少卿在有些忐忑中,带领着临时组建的合众越剧团20多人来到了天津。早在1944年,由刀马旦、花旦改演小生的筱少卿已经是头肩演员,独自挑班“少卿越剧团”。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筱少卿与袁雪芬、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等参加了“地方戏曲研究班”,慰问解放军演出后,因嗓疾休息在家收到天津劝业场老板高渤海的邀请去天津演出,当时高说道,天津也有好医生可治疗嗓疾。“老话说‘越剧不过江’,是指越剧演出最北都不超过长江。”朱丽华解释,在安徽一些地方的演出,基本也就是越剧的“极限”了,更不要说是天津了。
天津也是有一定越剧的观众基础的,在当时不少南方人心目中,天津还有着“小上海”之称,当时在天津做毛料出口的生意人,大部分都是宁波人。“而且,高渤海的夫人也是江浙人。”筱少卿说,当时袁雪芬大姐也鼓励“去闯一闯”。于是,以小生筱少卿、花旦裘爱花、老生邢湘麟、小丑筱麟童(后由章飞飞接替)为主要演员、临时组建的合众越剧团入驻劝业场4楼天华景。“原计划是演三个月,效果好再说。”结果《梁祝》《碧玉簪》《盘夫索夫》《珍珠塔》等一批越剧骨子老戏不但一下子抓住了南方观众,而且吸引了不少天津本地人,连当时往来京津演出的戏曲曲艺名家荀慧生、叶盛兰、杜近芳、侯宝林等都来天华景看地道的越剧演出,“侯宝林在大观园攒底,就在天华景买第一排的座。”筱少卿说,侯宝林听不懂越剧方言,但善于总结规律,还将越剧用到了相声表演中。后来,侯宝林自称是北方相声演员学越剧的第一人,“筱少卿是我的老师。”就这样,每天日夜两场,逢年过节加到三四场,场场满座,演出合同一续再续,续了三年。“吃住就在天华景楼上,观众称我们是‘三年不下楼’。”1951年,剧团更名为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这支在上海的女子越剧团名气越来越大,经常受邀到北京演出。1953年,还在北京演出的筱少卿,接到去朝鲜慰问演出的任务,当时联合女子越剧团就是用的“天津市越剧团”的名义。“6月,在北京演完,演员们从北京坐火车就去朝鲜了。”火车路过天津时,停了一会儿,“大家都没回家看看,而是和提前在火车站等着的家人见一面道个别,就去了前线了。”从朝鲜回来,联合女子越剧团正式更名为天津市越剧团。筱少卿回忆,当时天华景的舞台整体可以转动,布景道具相当新颖,演出《牛郎织女》时,不但用真水,还真牛上台,“当时那牛是十元租一天,这都是剧场安排好的。”
周总理提议 就在天津本地招小学员
天津市越剧团立足津京,“霸主”地位牢不可破。今年已经80岁的朱丽华是当年在北京演出时,被筱少卿挖走的“青年演员”。朱丽华介绍,当年,天津市越剧团的演出安排是,天津演三个月,北京演三个月,剩下半年全国跑,华北、东北最受欢迎的越剧团体只能是天津,在不少城市演出,剧团还要分成两个小分队分别演出,四平等当地文化部门还邀请筱少卿等帮忙开办当地的越剧班。
人越来越多,原本剧团购置的哈尔滨道146号小楼就安排不下了,老演员能有一个单间,年轻演员都是上下铺。一天,筱少卿给当时的天津市长李耕涛打电话。“李耕涛市长当时很支持剧团,和我们大家都很熟。考虑到饮食习惯,他还给我们特批大米。”筱少卿“狡猾”地说,大家要去李市长家里看望他。李市长回答,还是他去看望大家。到了拥挤的小楼,李市长也明白筱少卿的意思了,带着她到中国大戏院附近,指着一排宾馆说,剧团要多少间房子就给多少。筱少卿倒不好意思起来,“斗胆”想要十间,一开口变“四间”,这四间屋子归齐成了道具仓库,后来剧团整体搬迁到了吴家窑大街,如今森淼公寓所在地。到北京,周恩来总理也常来看演出,“总理来看戏时,演出中间不休息。”一次,剧团在长安大戏院演《孟丽君》,发现总理来了,特别激动,催促乐队加快演出速度,“唱腔板式加快,中板都唱成快板了”。演出后,周总理接见演员提出乐队由台下乐池放到侧幕的建议后,就说,大家怎么把不少慢板唱腔改快速度了。“周总理还向我们提出要注意培养后继人才。”筱少卿表示,
受到户口的限制,南方演员可以来演,但很难从小学员就开始培养。“你可以从天津本地招收嘛。”总理给筱少卿指明了方向。“我们回到天津,就开办越剧少年班,从小学校里直接招收学员。”当时招收的小学员还都是和平区的,不少人已是现在天津越剧团队的中坚力量、领头人。
天津市越剧团“拿人”,因为演员、剧目双过硬。1954年,剧团以《梁祝》参加天津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筱少卿获得表演一等奖;《孟丽君》在北京长安、吉祥演出时,75场客满;其他老戏更是得到了郭沫若、梅兰芳、田汉、沈雁冰、欧阳予倩等的好评。新剧目的演出、创编中,1952年就上演了巴金名剧《家》。在北京观摩了昆曲《十五贯》,回来就从杭州找来剧本,五天排出上演;还有《虎符》《黛诺》《丽人行》《菊花石》等各种题材的剧目,让观众们大呼过瘾。1959年创编的《文成公主》,成为天津市越剧团的最轰动剧目,“主创们几次往来京津,和阳翰笙、翦伯赞等学者一起商议。”穿着厚底靴,摔鞭疾驰的松赞干布形象,展示了筱少卿深厚的基本功,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60年,在北京演出立刻引起轰动,周恩来、郭沫若等中央领导、文艺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纷纷观看,两个月上座不衰,连当时在北京的十世班禅也到场大加赞赏,郭沫若即兴挥毫。带着《文成公主》,筱少卿回上海演出更是引起轰动,沪上京剧大家周信芳及袁雪芬、傅全香等一众姐妹更是赞不绝口,中国唱片社为全剧灌注唱片发行。“我们开始全国巡演。”当时准备安排剧团去西藏演出,结果主要演员的身体都不合格。1960年,筱少卿北上已十年,郭沫若赋诗:“十载一弹指,南花已北移,还当更努力,硕果满新枝。”
看筱版“哭灵” 观众剧场哭完回家接着哭
大家现在熟悉的越剧《红楼梦》,有徐玉兰和王文娟的版本,和越剧皇帝、筱少卿师姐尹桂芳的尹派版本的《宝玉与黛玉》,尹桂芳的版本在1945年已上演,而徐、王版,因为电影的传播更深入人心。1951年,还是联合女子越剧团时,筱少卿就在天津排演过《红楼梦》,在天津、在北方首演这部越剧经典之作。1953年,天津市越剧团在北京实验剧场演出时,还得到了阿英、焦菊隐、田汉等文艺界领导和有关红学家的指导,阿英指导筱少卿要从原著中找感觉,“一字一句弄懂它。”筱少卿、裘爱花版本则是常演常新,老观众孟庆丽回忆,当时“读西厢”“黛玉惊梦”“互观玉锁”等情节,常常变换穿插在“葬花”“焚稿”“金玉良缘”“哭灵”“出走”等情节中。筱少卿的“哭灵”,让观众现场哭完,回家一想还接着哭。1954年3月,《红楼梦》在北京公演,当时徐玉兰、王文娟路经北京,观摩了“同学”的演出。1963年,北京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筱少卿再次受邀在北京演出《红楼梦》,“还去过沈阳、长春等多地演出,估计一共演了不下2000场次。”筱少卿和天津越剧院的成功,吸引了香港导演到天津。“两天演一场,几乎把我们所有剧目都展现出来了。”筱少卿说,当时导演确定拍三部,《红楼梦》《云中落绣鞋》和《珍珠塔》。
最后只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云中落绣鞋》。“天津市越剧团没拍成《红楼梦》有着诸多原因。”筱少卿说,最关键的还是演员的问题,“拍戏曲电影,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班底,而天津市越剧团实在无法筹齐让导演满意的全部演员。”舞台上的演员可在妆容体型上有小瑕疵,但电影不成。1962年,上海越剧院拍摄了电影《红楼梦》,也是综合了一团二团的演员。《雨中落绣鞋》在长春拍摄9个月,筱少卿等主演的表演要从舞台转换到镜头,着实下了苦功、费了大力,朱丽华等青年演员却过了“电影瘾”,“当时长影厂有十个放映场,我们没事就看电影。”由于是侨商投资,版权属于香港,当时只能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播放,“电影在长春给演员播放后,只在天津市越剧团内部播放过。”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在内地公映。
乐观豁达,是筱少卿的长寿秘诀。虽然遗憾如今天津没有专业越剧院团,但欣慰的是,自己当年携来的越剧已在天津生根开花,“天津大学还有不少年轻学生在学习、表演,其他的业余团体也各有各的特色。”筱少卿住在鼓楼附近的天越园,“这不就是‘天津越剧园’!”大家开玩笑地说,您呀,还离不开天津越剧。(记者 单炜炜)
(摘自 《每日新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