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母亲啊!与官人专程拜寿心意诚,空手而来有内情。女儿我夜夜千针与万针,为爹娘寿鞋两双早绣成……”前天下午,一走进湖州大剧院的大厅,就听到别有韵味的越剧唱词萦绕耳际。
走进剧场,舞台上灯光、布景一样不落,或穿现代装,或穿古装衣的女子们举手抬足间腔调十足……大家专注和专业的样子,实在让人很难想像,这些演员在台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只不过,三十年前,她们因为越剧结缘来到了湖州,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剧团撤销,这些人也慢慢淡出了越剧界,过着普通人的日子。“30多年了,我们又聚到一起,希望寻回魂牵梦萦了大半辈子的越剧梦。”彩排间隙,演员之一的龚新宝匆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32年前她们被誉为“浙江小百花”
龚新宝今年52岁,姐妹们都叫她“阿宝”,是这场演出最早的倡议人,也是最坚定的寻梦人。
她告诉记者,湖州越剧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历史,可以说是浙江越剧“小百花”的发祥地。而她们就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来到湖州,走进越剧,爱上越剧。
1981年9月,嘉兴地区文化局为了培养越剧接班人,率先在杭嘉湖招考一批不到20岁的学员,以流派折子戏为基本教材,以舞台为课堂,苦练基本功。当时任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的是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顾锡东,他的创作精品之一《五女拜寿》就是为了这些姑娘们量身定做的。
不负所望,1982年春,这部戏首次在湖州公演就获得了成功,之后赴江浙沪巡回演出了210场。如此年轻的团队,精湛的演技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各地媒体争相报道,并冠以“浙江小百花”之名,这一批演员也由顾锡东取名为“新秀辈”,寄以新秀辈出之意;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还专门来团里指导……
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成绩,阿宝的眼神也放出了光芒。只是说到后来,她的语气里也满是失落。上世纪90年代初,新秀辈演员风华正茂却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转业,湖州市越剧团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被撤销。
千禧年重聚展开寻梦之旅
在彩排的现场,一位默默坐在台下的阿姨时不时跟着演员们清唱,看起来很陶醉。她姓章,是纯粹的越剧爱好者。
她告诉记者,当年在湖州,越剧真得很火。那时候菱湖很多人种菱角,到了采摘的时节,为了继续听越剧,大家都是带着收音机干活。手上活不停,嘴上唱不停。只不过,现在湖州能听到的越剧新曲目越来越少了,尤其缺少本土剧团,更别提听这种现场演唱经典曲目的机会。“你们年轻人可能不会懂,越剧啊,听再多遍都不会腻,越听越有味。”章阿姨说。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越剧迷存在,有这样一种不会腻的牵绊在,2000年,当年的“小百花们”重聚在湖州追忆过往。到了知天命之年,阿宝发现姐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重演已经30年没演过的成名剧目《五女拜寿》。可是,这么多年,大家天各一方,她们中的很多人从事着和戏曲完全无关的工作。这个愿望想要真正实施,听起来都有太多的“不可能”。
2012年9月,她们再一次相聚,这一次大家下定了决心。凭着对越剧的深爱,她们克服自身困难,利用业余时间,添置服装、找场地、排练……忙不过来,家人朋友们也一起帮忙搬道具维持秩序……为了让大家看到当年的《五女拜寿》,她们从演员妆扮到舞台效果,连走台都要求到位。
“我们希望大家不只是在回顾经典,而是感受湖州越剧的精髓。”阿宝说,虽然这是一场免费的演出,但是所有人都是以最专业的姿态来登台。她们渴望遇到更多的知音,一起圆越剧的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