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6日讯晏公庙社区活动室,“胡团长”正在带领团员排练,一板一眼,颇有专业范。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摄

文娱生活不乏有心人

在热河南路街道晏公庙社区,提起“胡团长”胡发辉居民们无人不晓。这位老人情迷越剧半个多世纪,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硬是和社区的一帮志同道合的姐妹组织起了“越之春”越剧团,排练、演出,乐此不疲。虽说付出了很多业余时间甚至拿出了不少钱“贴”到了这个爱好上,但她和她的剧团团员们称:“从中获得了快乐,还是很值得的!”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钱鸣

老人情迷越剧半个多世纪

胡发辉在十几岁之前一直都跟随家人生活在上海,姐姐是一位专业的越剧演员。“那时候,经常在家听姐姐唱越剧,也听各种越剧名家的唱片,有时姐姐高兴了也会教我两句。耳濡目染,我对越剧的情感可能就是从那时候产生的!”胡发辉称。

后来,胡发辉到句容插队,几年后又到了南京,进了汽车厂工作。“厂里让我做宣传工作,我就把越剧重新拾起来,运用到宣传工作中。还经常练一些传统的越剧剧目,会应邀在外面演出,这才真正把这个爱好捡了起来!”

由于身体不是太好,加上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胡发辉被安排内退。从此她把主要精力放在越剧事业上。2006年,胡发辉发现了社区的不少越剧爱好者,她就把她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民间越剧团,起名叫“越之春”。

成员们定期在社区进行排练,胡发辉从最基础的教起,很快就把剧团搞得有声有色,社区活动上经常看到她们进行演出。“现在这一批十几个人都是我们剧团的第三批成员了,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多岁。她们中有白领甚至还有公司老板!”

办好越剧团个中艰辛自知

昨天下午,在晏公庙社区活动室,记者见到“胡团长”正在带领剧团团员进行排练,一板一眼,颇有专业范。团员们也很认真,从唱词到唱腔都在一遍遍地进行练习。

要想办好一个越剧团谈何容易,说起个中艰辛,胡发辉颇有感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完成诸如《西厢记》这样的大戏了。可每次演出场地都成问题,租个场地演一场动辄就要几万元费用!”

为了能让自己的爱好走下去,胡发辉和剧团团员都是自掏腰包,像租个场地的话一个人就要摊上2000块钱。“其他像服装什么的都是自己买,这也是一大笔费用啊!道具的话,都是自己做!”越剧团成员莫兰称。

大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了学好越剧既花了时间也掏了不少自己的腰包。不过,只要公益需要,她们都是积极参加,给大家演戏。“像社区活动甚至街道、区里面的,通知到她们一般都会来给大家表演!”晏公庙社区孙永香书记称。

传承、弘扬越剧文化越来越急迫

十多年的越剧团办下来,成员已经换了3批,胡发辉也已经从五十多岁到了如今的68岁。“岁数越大,我就越感觉到越剧传承、弘扬的急迫性,感到自己应该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胡发辉称。

一方面,胡发辉发动自己的团员注意身边对越剧感兴趣的朋友,尽可能将她们吸引过来,壮大剧团的力量。另一方面,她也在外面注意发展小“越剧迷”。如今,在浦口实验学校、中山小学等学校,胡发辉经常去指导孩子们学习越剧。胡发辉称,以后她也会带领越剧团成员们,更多地去弘扬戏曲文化,在学习、演出中寻找快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