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弘扬传统文化,但民族文化复兴只靠责任意识远远不够,更需要因热爱激发的继承与传播。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统戏曲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能否进入现代生活,成为年青一代的时尚宠儿?5月20日,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在广州揭晓。新晋“梅花”王君安的戏迷们引发的一系列独特现象,给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带来诸多深刻启示。

传统戏曲也能引领时尚潮流——


“君迷现象”的由来

5月20日下午,广州大剧院梅花奖颁奖现场人头攒动,一幅“海内外君迷恭贺王君安老师喜获梅花奖”的横幅格外显眼,全国多地赶来的上百名戏迷,有的拍摄,有的点礼花,有的负责“现场直播”——向百度王君安吧和越剧吧二三十万网友同步发布现场情况。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州因突发暴雨,飞往广州的航班取消,这让清晨便开始等待的戏迷真真伤心欲绝。真真说,在2013年越剧《柳永》全国各地30多场的巡演中,她仅缺席两场,一年看戏上的花销也在10万元以上。无法亲见颁奖对于真真来说无疑有些“残忍”。和她一样,在浙江萧山机场,戏迷凡珏和阿芳得知航班取消后也顿时“泪崩”。

竞演当天,蜂拥而至的全国戏迷有400多人。下午竞演前新闻发布会,上百名粉丝赶到现场,并排起花篮阵。被邀参加梅花奖快评的戏评团对观剧7场以来第一次一票难求,深感震惊。其中一位国家级编剧赞叹:“王君安的热度与号召力,堪比流行音乐界的王菲,谁说戏曲没有粉丝经济?”演出结束,王君安20多分钟4次返场4次鞠躬谢幕,下台后欲从隐蔽通道低调离开,但戏迷仍在围追,车辆长时间无法离开。

这个引发热议的群体,叫“君迷”,是喜爱王君安的戏迷群体,形成毫不逊色于流行文化粉丝现象的“君迷现象”。君迷数量很难完整统计,但有一个参照,网络君迷大多会在百度王君安贴吧中交流,王君安吧会员达到了惊人的213891位,几乎与流行天后那英吧会员数处在同一级别。而百度越剧吧会员有24548位,与其相差近10倍。

据吧主君子介绍,君迷的年龄跨度很大,既有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也有十七八岁的“90后”。君子估算,原来君迷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2013年《柳永》上演后,吸引了许多学生君迷,平均年龄下降到30岁左右。在戏曲观众老龄化的今天,年轻的君迷成为独特风景。君迷多是网络达人,除了看戏外,还发帖互动,发表微博,建立微信朋友圈。

传统戏曲怎样赢得现代观众——


解密“王君安现象”

是什么让无数君迷对王君安如此痴迷?“王君安现象”究竟怎样产生?

戏剧家姚锡娟将王君安比喻为尹桂芳亲自孵出来的“小鸡”。在君迷们心中,王君安是“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优秀尹派传人”。对王君安的表演,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史济华描述道:“每一个镜头,她的眼睛从来没有闪过神,这个我做不到。我觉得她实实在在地传承了尹桂芳老师的表演艺术。”

君迷们认为王君安的表演之所以吸引人,最重要在于原汁原味的传承,重新唤醒人们对尹派越剧骨子里的爱。王君安的表演呈现出“慢”与优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反而成为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态度。对于传承,王君安近乎痴迷甚至迷信,对尹派经典不逾越雷池,当尹桂芳的弟子们多在忙着创新和树立个人风格时,她却一心扑在传承老师的戏上。

君迷狂热的另一面,却是王君安的简单生活。白马河把宁静的芳华剧团与喧嚣的外界隔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王君安在福州无房无车,住在普通演员宿舍,晚饭后与周围市民一样,喜欢到白马河畔散步。“喜欢尹派越剧已经60年,从尹桂芳到王君安。就是喜欢她们的人格: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 70岁的姜女士说出了君迷的心声。

王君安的简单在著名戏曲评论家王评章看来,有一种独特魅力:“王君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气质的干净、安静,有古典的清雅、文气,像一幅江南写意水墨,像一杯清澈、韵味悠长的龙井。也如德化瓷观音一样,没有烟火气,没有锋芒、没有冲突,散发着宁静、温和的气息。‘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天生如此。对生命自由的理解和坚持,使她有了那份迷人的独立、干净。”

王君安的走红是现代化传播在戏剧领域的成功试验。随着百度贴吧出现,君迷大量增长。电视传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2008年《盘妻索妻》在央视播出,主持人白燕升感叹“她的名字让戏曲博客一夜爆炸”,该期节目创下戏曲频道收视新高并长时间高居榜首。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增加君迷数量的同时,促进了君迷的亲近度。淘宝网甚至开了君韵文化网店,销售王君安授权的正版音像与徽章、台历等衍生产品。

传统文化复兴需要更多“君迷”——


“君迷现象”的启示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不只是考察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体现,必须考察舞台前观众的接受状态,必须追踪观众离开剧场后对于演出进行自发传播的社会广度,必须进一步考察传播在历史过程中延续的广度。

观众爱看什么戏?这是最简单又最复杂的命题。

越剧改革使一些越迷、尹迷对尹门弟子创新深感失望,将传承正宗纯粹尹派的希望都寄托在王君安身上。王君安的回归让他们在沙漠里遇见了“绿洲”,君迷呈现井喷式增长。

当前,戏曲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困境,传统戏迷对创新难以接受,但守旧又难以吸引新戏迷。有戏曲界人士认为,“守”与“变”中有一个异数,以演员作为剧团的形象符号。这种观点认为戏曲原本就是“角儿的艺术”,名角甚至能够成为推动剧种发展变革的力量。长期集体化思维使人逐渐淡忘这种根本性特质。今天快节奏现代生活更喜简单直接地接受事物,符号成了有效传递方式,戏曲回归“角儿的艺术”有了时代背景。

该观点也在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友燕玲于2012年进行的戏曲观众课题调查中得到佐证。调查显示,“观看演出目的”一项,47.71%的人选择了喜欢主演。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观众对于“名角”的关注度远胜于戏本身,如“演出印象深刻的部分”一项,选择与演员有关选项的占了一半以上。戏曲圈有个发问:如果再出一个梅兰芳,戏曲会不会重现辉煌?这个问题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名角的期待。

“君迷现象”是当今戏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王君安出国前后,正是传统戏曲最为艰难的时期,芳华没有场地,四处租场颠沛流离。王君安回国期间,恰逢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的春天,芳华也在福州市中心城区盖起了梦寐以求的漂亮剧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福建对传统戏曲的保护力度。戏曲在福建有着独特的地位,现存23个剧种的福建是中国戏曲史的缩影。

戏剧理论家傅谨指出,近年来,戏曲遇到很大困惑——传统戏的高度似乎很难逾越。随着上世纪末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人们开始质疑传统戏曲,认为借鉴国外先进思想和走出去恰逢其时,文化不自信开始肆意蔓延。戏曲深受其害,很多地方戏失去方向,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但福建一直坚守着传统戏曲阵地,尊重传统,重视对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的保护。

“君迷现象”是戏曲传播现代化的直接例证。由于看重君迷群体的年轻、时尚和影响,国际著名时尚杂志《ELLE》以王君安为封面照片,引发无数君迷争相购买,为戏曲圈带来一股时尚的暖风,昭示着传统戏曲的时代风采。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有的地方隔了一条河,“君迷现象”启示人们要先搭桥,直到河的两岸可以完全融入在一起。“君迷现象”不仅是王君安之幸,越剧尹派之幸,更是中国戏曲之幸。如何让每一个剧种流派都有自己的“君迷”,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目中的“王君安”,值得深思。当“君迷现象”成为普遍现象时,便是戏曲复兴之日。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