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追梦人的“越剧人生”——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离退休党支部越剧兴趣小组侧记
丝竹悠扬、檀板响亮、唱腔优美……日前,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离退休党支部学习会上,该支部越剧兴趣小组成员以精湛的技艺,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献上一场丰盛的“群众廉洁文化大餐”,有效推进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倡导了“文化养老”理念,为“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唱、念、做、打间,谁也想不到,台上的俏佳人实际年龄都在60岁至80岁之间。唱到高潮时,台下叫好声迭起,还有老同志“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使老同志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一份追求 梨园相聚为圆梦
谁也不曾想到,台上的俏佳人实际年龄都在60岁至80岁之间。她们当中有久负盛名的电力专家,也有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缘于对越剧共同的爱好,她们走到了一起。
当初,她们在离开几十年的工作岗位,退养晚年的时候,总想着能找到一份既有益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事儿。当全社会呼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地方戏曲,越剧,这一极具浙江文化底蕴的地方戏,重新点燃了她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2010年,当她们向离退休党支部提出成立越剧兴趣小组,打造浙江电力文化养老金名片的建议后,不仅得到了离退休党支部的赞同也博得了支部越剧爱好者的大力支持。浙江省电力公司离退休工作部还将马塍路活动室和公司二楼活动室作为她们的排练场。“公司为我们提供这么好条件,我们要把它建成离退休党支部越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越剧兴趣小组的老姐妹们说。
5年来,她们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弘扬越剧文化活动,还自编节目,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助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还吸收部分离退休人员家属加入进来,一起共享老年之乐。“既能圆自己的梦想,又能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人生,活得才精彩。”越剧兴趣小组组长吴大姐说。
一股韧劲 勤学苦练展英姿
字正腔圆、唱念做打是学习越剧的基本要领。越剧兴趣小组的老姐妹们没有基础,语言是南腔北调,学习越剧对于她们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每逢越剧兴趣小组的活动日,姐妹们便早早地赶到活动室,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排练,悉心体会经典唱段的意境和内涵。没有专业音响配乐、没有华丽的戏服、也没有眩目的灯光布景,在复读机播放的伴奏声中,老姐妹们翘起兰花指,挥舞长长的水袖,一遍遍地学唱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一遍遍重复台步、兰花指、扇子、水袖训练。一个人表情不到位,大家一起重练;一个人唱腔不圆润,大家重新排。
越剧不是标准化的戏种,流派不同,发音音区就不同,咬字、曲谱也不同,动作更不同。每次学新曲前,老姐妹们总会提前到网上查阅该曲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含义,感受新曲的内容和唱腔韵味。为加深理解越剧经典唱段的深刻寓意,她们还专程到越剧之乡——嵊州,去感受越剧的精髓。
5年来,她们坚持每周上课,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从不间断。正是有着这样的勤学苦练,一个个历史画卷人物,在她们轻抛水袖、轻盈转身,于一颦一笑、风情流转间向大家款款走来。
一种坚持 老有所为传国粹
越剧不止是表现才子佳人的戏,更是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有效载体。随着功底的深厚,越剧兴趣小组的姐妹们对越剧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是这群铁杆越剧戏迷一直坚持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越剧兴趣小组的骨干每年都有出演活动。她们已从初学时的自娱自乐,开始走向社会。2013年,越剧兴趣小组的徐大姐和俞大姐两位骨干力量登上了杭州胜利剧院《周末黄金大舞台》,向杭州越剧戏迷展示了电力退休女员工的精彩一面。在湖州市安吉县高禹村,村民见到这群来自杭州的老阿姨们都十分亲热,她们不仅帮扶村里养殖场发展壮大、打通销路,而且每次去都为村民送上柔美委婉、悠扬动听的越剧。
如今,越剧已不仅是她们的爱好,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她们想用自己的行为感染更多的人喜欢越剧,吸引更多的离退休人员“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为振兴越剧艺术,传播社会正能量出一份力。尽管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她们的鬓发,长年的操劳使她们的腰肢不再秀美。但是,在一招一式字正腔圆的唱腔中,演绎出她们老有所为的精彩“越剧人生”。
当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离退休党支部越剧兴趣小组正结合“中国梦·国网情,企业文化在基层”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营造“转变作风见成效,清风吹得满园春”的廉洁和谐氛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