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老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1968年,生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

1982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1984年—1996年,固定搭档为著名尹派小生王君安,称为“有王就有李,有李必有王”。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艺术学校, 专攻花旦。

1996年,时年26岁的王君安赴美后,芳华剧团急缺台柱小生,为了舞台需要,李敏老师改攻小生,并拜尹桂芳为师。

2000年3月,任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业务副团长,现为该团艺术总监。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妇女九大代表。

2006年,王君安回国归团后,李敏老师改回花旦‘’艺术上宗王(文娟)派而又有自己的特色。

在李敏老师的家乡当时流行广播喇叭,而每天从早到晚放的都是越剧,小李敏耳濡目染,很快就能将越剧《红楼梦》背下。如果有剧团下乡,小李敏总是寸步不离地跟随着他们。

1968年6月,李敏老师生于越剧的故乡浙江省东部的一个小县城——德清县。

李敏老师说,她成长的那个时代正是越剧风靡浙江,她的爸妈都是越剧迷,特别是爸爸听到有人唱越剧就几乎走不动道了。

小李敏还在呀呀学语时、就能看到妈妈一边踩着缝纫机的踏板,一边哼唱着越剧的唱段。李敏老师笑着说:“我的嗓子像极了妈妈!”

有一回李敏老师的爸爸去杭州看越剧,带回了一本介绍越剧的宣传画,然后对李敏老师和李妈妈说:“在杭州看戏的人呀,那真是人山人海啊。”

8岁那年,小李敏看到了电影里的越剧,当时放的是什么剧她已经记不起了,只觉得银幕上的那些咿咿呀呀的人儿,扮相极美,歌声极动听。随后,浙江全境开始放越剧,李敏说,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不务正业”了。

“王派”一直是李敏喜欢的,小时候她就学了《好紫娟》,当时只是纯模仿,一直没有机会演,但大家都说像王文娟老师。

1986年8月,福建省艺术学校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举行毕业演出,李敏老师被安排出演越剧经典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自小就有人说李敏老师长得像黛玉,李敏老师自己心里更是喜欢黛玉,她也曾经学着黛玉,唱着黛玉。而终于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在舞台演真正的黛玉,李敏老师更是倍感珍惜。“绕绿提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李敏老师如泣如述、唯美动人、余音环绕的《黛玉葬花》当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李敏老师每唱一句,观众就鼓一次掌,老艺术家王文娟老师、徐玉兰老师更是亲自上台庆祝。

这是李敏老师第一次见到王文娟老师,但当天的演出,李敏老师说她没唱“王派”,所以王文娟老师也没问。

上世纪九十年代,李敏老师有机会去香港演出,就唱了几句“王派”的《红楼梦》,后来她有机会去上海请教王文娟老师,王老师耐心指点。

李敏老师回福州后,王文娟老师又专门从上海寄来了她的演唱专辑录音,鼓励李敏勇攀艺术高峰。

李敏老师说,她认准了自己喜欢“王派”,学习“王派”唱腔,也得到了团里领导的认可。

从那以后,李敏老师在越剧表演上花开不断,她与王君安在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凭着对越剧艺术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李敏老师成功塑造了一个个艺术形象,从神话传说中的奇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再到视死如归的烈士,李敏老师以扎实的功底和实力打造了品牌,成了福建芳华越剧团的当家花旦。以清丽娇美、圆润淳厚的唱腔,真切细腻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戏曲界专家的赞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