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剧 > 越剧剧团 > 正文

浙江越剧二团

浙江越剧二团建于1952年5月。是解放后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改革的越剧团
1952年3月底至5月中旬,全省的10个文工团集中杭州灵隐进行整编。根据文化部动员全国各地的文工团员学习民族的和民间的戏曲艺术传统、与戏曲艺人合作促进戏曲改革的方针,中共浙江省委指示:为使越剧能表现现代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并扩大表现历史生活中较重大的题材,决定选拔一批文工团员加入越剧队伍,建立一个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实验的专业团体。1952年5月17日,重新成立浙江省文工团,内建话剧队与歌剧队。歌剧队队长陈平、屠笑飞。下设两个队:以原省越剧实验剧团为基础,加入部分文工团员组成一队,继承发扬女子越剧艺术,主要演古装戏;以文工团员为基础,吸收少数艺人与昆剧传字辈教师等组成二队,专门实验男女合演,侧重演现代戏,成为浙江越剧二团的前身。1953年6月,取消文工团总称,分成浙江歌剧团与浙江话剧团。至9月,浙江歌剧团改称浙江越剧团。一、二两队同属一个团部、艺术研究组领导,经济合一,人员相对固定,时有相互调用。1957年5月7日,正式分成浙越一团、二团。自此男女合演的浙江越剧二团独立建团。编制72人。为全省越剧男女合演示范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8年8月,浙越一团、二团,杭州越剧团、浙江文艺学校、浙江昆剧团集中成立浙江越剧“斗批改”干校。8月30日从干校抽调人员组合成立浙江越剧改革剧组,继续实验男女合演改革。
1979年4月28日,恢复二团建制。后从省文艺学校分配进1983届毕业生23人,全团达100余人。1985年4月,成立浙江越剧院,组合进男女合演的浙江越剧院三团。
演出的主要现代剧目,50年代有:《罗汉钱》、《志愿军未婚妻》(1954年参加全省与华东首届戏曲会演,皆获演出奖、分获省伴奏奖、华东音乐改革奖。演员曹蓉芳、王媛、方海如获省三等奖;曹蓉芳、方海如获华东三等奖)、《两兄弟》、《海上渔歌》、《擦亮眼睛》、《党员登记表》(此剧后由上海越剧院排演赴越南演出)、《五姑娘》(清装)、《风雪摆渡》(以上两剧1957年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皆获优秀演出奖、音乐演奏奖。《五姑娘》编剧顾锡东、陈静获剧本奖;陈静、沈传锟获二等导演奖;陈献玉、周大风获音乐整理改编奖;薛莺获一等演员奖,王爱琴、阮敏、方海如、郑瑞棠、刘鹏奎获二等演员奖,董荣富获三等演员奖。《风雪摆渡》沈传锟获一等导演奖;周大风获音乐整理改编奖;罗志摩获舞美设计奖;王媛获二等演员奖,何贤芬获三等演员奖;《金鹰》、《智擒座山雕》、《雨前曲》、《风雨同路人》等。1959年编排《斗诗亭》向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连满108场。1960年由上海天马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60年代有:《金沙江畔》、《战斗的青春》、《血榜记》、《李双双》、《夺印》、《南海长城》、《春到草原》、《豹子湾战斗》、《江姐》、《争儿记》、《抢伞》、《探山》、《雷锋》、《朝阳沟》、《南方怒火》、《红松站》、《杜鹃姑娘》、《补锅》、《一袋麦种》、《代代红》等。1979年后有:《强者之歌》(向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省剧本奖和演出奖。编剧:曾昭弘、胡小孩、顾锡东)、《桃子风波》(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戏曲片奖)、《闪光的爱》(1981年全省现代戏调演获演出奖。金松获剧本二等奖;张骏声、郭兵导演奖;樊润河获男腔设计奖;乐国庆获舞美设计奖。青年男演员周正获优秀表演奖;梁永璋、陈信华、任在京、徐慧娥获表演奖)。《光荣的减产主任》(1982年获由浙江日报社、杭州日报社、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广播电台联合发起评选计划生育宣传剧目一等奖。1983年11月参加省首届戏剧节演出获演出奖、剧本奖,由方海如、郑一文、梁永璋、何贤芬编剧)、《白银岛传奇》、《呆大富贵》等。合计70余本。
演出的古装剧目有:《箍桶记》、《秦香莲》、《九斤姑娘》、《卖青炭》、《花木兰》、《麒麟带》、《赵氏孤儿》、《白沟河》、《雏凤凌空》、《打瓜招亲》、《云中落绣鞋》、《十一郎》、《挡马》、《离宫恨》、《女使臣》等50余本。儿童剧有《马兰花》等。
1954年组织周大风、方海如等人去嵊县、新昌一带调查访问,邀请越剧男班时期尚健在的老艺人来团作越剧早期剧目内部观摩演出,搜集记录了大量越剧[呤哦调]、[正调]两个时期的音乐唱腔。
全团出版创作、改编的大小今古剧目三32个、出版音乐著作10本、灌录唱片18张。未排演的创作、改编剧目50本。
1980年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周正获二等奖,俞仁海、胡玉观获三等奖,李勇勇获优秀学员奖。
1982年在省小百花会演中,李勇勇获优秀小百花奖,张菁、倪雪华、庄伟民获小百花奖,张蓉桦获园丁奖。
1983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应上海市文化局邀请赴上海展览演出男女合演越剧现代戏《光荣的减产主任》与《闪光的爱》。上海市文联、剧协、总工会、妇联、环卫处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演出期间与上海越剧院在大舞台联合举行了越剧唱腔广播会。上越演员有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金采凤、张桂凤、史济华、张国华、陈颖等;浙越二团演员有张蓉桦、何雅、江涛、何贤芬、郑瑞棠、陈信华、周正、陈建新、陈年珍等。同年9月,省文艺学校本届越剧班毕业生男女演员24人分配入团。全团人员达107人。
二团坚持男女合演,经反复摸索实践,采取同调异腔、异调同腔、同调同腔等多种方法,并建立多种男声基本调,使之适应男声音域演唱,用以表达各种人物的不同感情,从而解决了男女演员同台演唱音乐上的问题,并在女调上也有所丰富。同时在乐器改革、中西组合、演奏技法上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二团坚持演现代戏为主,在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的课题上逐年积累了较多经验,使演出能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和戏的需要出发,恰当合理地运用传统手法,使程式融化于人物塑造之中,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有戏曲特色。
二团坚持上山下乡下海,用好戏积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每年以70%的时间下去演出,如1958年春送戏到“千年不闻锣鼓响,万年不见戏上台”的泰顺、文成革命老区的山乡演出,演职员身背行李道具,在70多天内步行千里,翻越20多座海拔1200米的高岭,在20多个区、乡的庙堂、厅堂、广场上搭台演出,受到山区人民的好评和赞扬。因在“三坚持”方面成绩显著,于1955年、1959年两次荣获全省先进单位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1982年《光荣的减产主任》戏组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团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1980年11月,在南京参加文化部召开的“文化大革命”前全国八个演现代戏有较大影响的戏曲团体座谈会,并参加发起成立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以后历年参加年会。
1958年赴京汇报演出。9月11日晚周总理亲临长安剧场观看了《风雪摆渡》、《雨前曲》后亲切接见全团演职员,对越剧实行男女合演、编演现代戏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并赞扬了戏中的《采茶舞曲》和《采茶舞》。
主要男演员先后有:江涛、何贤芬、田成效、梁永璋、郑瑞棠、吴兆千、陈信华、周正等。
主要女演员先后有:薛莺、王爱勤、王媛、曹蓉芳、寿卫芹、张蓉桦、何雅、钟宝珍、徐慧娥、李勇勇等。
编剧有:金松、曾昭弘等。
导演有:王瑗、张骏声、方海如(原男演员)、阮敏(原男演员)、郭兵等。
技导、基训老师有:沈传锟、郭兵等。
作曲有:周大风、卢炳容、陈献玉、朱训正、胡梦桥、樊润河等。
舞美设计有:南式仁、罗志摩、杨志祥、马增跃等。
司鼓有:沈根荣。主胡有:杨海泉等。
陈献玉、俞德丰、张骏声先后担任主要领导。

本文《浙江越剧二团》地址:https://www.xiquwenhua.com/yueju/jutuan/180.html

上一篇:浙江越剧一团 下一篇: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越剧剧团推荐

越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