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越艺社
1951年马赛提出组团设想,由马斐、章策、连波、张莹、丁赛君、郑忠梅等酝酿筹建,因常聚在上海天鹅阁咖啡馆商谈,加上原定首演剧目是改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故取名为天鹅越艺社。1952年2月23日(正月初一),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该团正式挂牌首演于九星大戏院,首演剧目因故改为根据郭沫若话剧本《屈原》改编的《楚宫怨》。该团首任团长郑忠梅,副团长马斐、袁惠民,剧务部成员有马赛、章策、马斐、狄弥(孙了红)、德甫(连波)、张莹。台柱演员为丁赛君(小生)、筱月英(花旦)、郑忠梅(老生)。1953年秋,因丁赛君、郑忠梅离团,经团委会推选决定由章策继任团长,筱月英为副团长。1954年,该团因去萧山演出,改名为“天鹅越剧团”。此后,陆续有毛玉棠、丁苗芬、陈琦、曹玉珍、孟莉英、王玉春等先后加盟。该团成立时定下的宗旨是“改制、改人、改戏”。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钗头凤》、《蝴蝶杯》等。演出的基本剧场在卡尔登戏院(长江剧场)。1960年初,以该团为基础,并入光明、合众、出新越剧团的部分人员调往北京,改名为冶金工业部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