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剧 > 越剧知识 > 正文

越剧弦下腔

[弦下腔]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
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1-5。由于宫音位置比[尺调]降低了四度,行腔低回深沉,因此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中期,范瑞娟在传统[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反二黄]旋律因素,在琴师的协助下,首创了[弦下腔]。
[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演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中的“山伯临终”,《祥林嫂》中“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等。[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弦下腔]由于调比较低,旋律发展的趋势是“往上翻”,一般常用音区为1—1,下延音区可列低音5,低音4,低音3,高音展开可到高音1,高音2,高音3,甚至可及5,音域很宽。旋律的起伏也较[尺调]大一些。板式也和[尺调]一样,慢、中、快、嚣各种板式一应俱全,因此表现力很强。
[弦下腔]在一些重排或新编剧目中,更是常用于表现悲愤、激越、波澜壮阔的场面。如《北地王·呼天痛号进祖庙》、《情探·海神爷降下勾魂的令》等唱段,唱腔慷慨激昂。音调、节奏、调式、板式等也不同一般。

本文《越剧弦下腔》地址:https://www.xiquwenhua.com/yueju/zhishi/33.html

上一篇:越剧四工调 下一篇:越剧C调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