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华光诞在广东粤剧博物馆热闹开锣,粤剧的艺术魅力、粤剧的未来之路,成为众多粤剧爱好者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佛山,作为粤剧发源地,经历过“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的盛景,也遭遇过粤剧的中心地位转移到广州与香港的窘境,而在歌舞升平的今天,粤剧,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心酸与落寞?它的传承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那年花开怒放正当时

这是仍为当代人津津乐道的粤剧历史。红船,是对粤剧艺人的别称。在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里,流动演出一直是主流,清代以来,乘船赴各地演出逐渐成为粤剧名伶主要的演戏方式。佛山作为珠江流域河网密集之地,为广府戏班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船艇不但是广府戏班载物工具,也是戏班的载人运输工具,艺人发展了专门用来演习的船,俗称“红船”。

祖庙博物馆馆员李婉霞常年研究新中国建立前的佛山粤剧发展史。她介绍,红船发展的鼎盛时期是道光年间,民国中后期开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终结。

民国初期,红船班仍十分兴盛,在佛山附近的水域,红船穿梭,络绎不绝。民国八、九年至十一、十二年间,单在顺德就有一百多个戏棚,还不计南海、番禺、四邑等地。

李婉霞还表示,在查阅史料和听粤剧从业者口述后发现,红船还有个功能,常被大家忽视:红船子弟在四处巡演的过程中,吸收了各地戏曲精华,并最终形成了粤剧。“清乾隆年间,张五建立琼花会馆,戏班才有了相对完善的组织和规模,粤剧的概念也才成型。因此,前期的红船时代促成了粤剧的地方化和标准化。”

红船子弟的繁盛,让佛山成为了粤剧发源地,但是,粤剧的中心地位,却在时代变迁中,转移到广州、香港、澳门。

清末至民国,广东工商业发达的市镇和港澳陆续建起了多家戏院,成为本地班演出的新宠。同时,乡村河道日久失修,淤塞问题积累加深,红船难以通往河道较窄的乡村,本地班自然减少乘红船赴四乡演出。

随后,各类戏院在广州兴起,佛山的粤剧地位,也受到了威胁。可幸的是,佛山粤剧的群众基础很好,至今仍被众多粤剧大佬倌记得。
粤剧艺人彭炽权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粤剧大佬倌都很“怕”去佛山。“我们主要去人民戏院和红星影剧院,宁穿破莫穿错,佛山观众看戏是最讲究的。”彭炽权说,将军要穿将军的衣服,丞相要穿丞相的衣服,一旦有小小出错,台下观众马上识穿。“在人民戏院和红星影剧院一定是场场爆满,那时看大戏是广府人的高级娱乐。”

佛山粤剧没市场?

这边厢,粤剧私伙局在各镇街玩得红红火火,粤剧大佬倌们也从没停下脚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小神鹰、白洁辉,八十年代的彭炽权、曾慧,再到如今的李淑勤,都是粤剧界闪亮的星星。

那边厢,佛山粤剧发展至今,却面临着众多瓶颈。市场是戏剧艺术的生命线,佛山作为粤剧的重要发源地,正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粤剧表演难以吸引市民购票观看,二是人才问题。

国家二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淑勤坦言,近年来,整个粤剧界都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最缺的是编剧。”她说,这些年来,尽管佛山粤剧院的人才流失量不大,但因毗邻广州,难以吸引人才。“与广东省粤剧团、广州粤剧团相比,毕竟他们的平台比较大,在同等的待遇下,演员自然会选择那边的剧团。从目前来看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我们中青这一辈的人都还可以,但是从长远来看则不行,缺少新的人才令人担忧。”

国家二级编剧李悦强也有担忧,“剧本是一剧之本,随着粤剧舞台演出市场的低迷,写一个剧本不值钱,再加上粤剧剧本十分难写,既要粤语方言创作又要讲究押韵,因此学粤剧编剧的人越来越少,在佛山可说是凤毛麟角。”

对佛山粤剧的传承与发展,粤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梁耀安坦言,佛山粤剧在传承方面似乎还没有找到十分理想的方法。“编剧、演员、观众,这三个都是粤剧乃至全部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几乎全部都呈现出短缺的情况。”

事实上,佛山人对文化消费的模式,决定了佛山粤剧市场化的程度。李悦强认为,佛山民间私伙局活跃,这说明粤剧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大部分人却不热衷于买票上剧院看演出。

记者也观察到,这些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行戏剧下乡,作为政府惠民工程,每次都吸引大批市民前来观看,但要是有粤剧在戏院演出,自愿购票的人并不多。

小陆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经常和朋友买票进剧场看戏,“但很少看粤剧,都是看话剧、舞台剧和音乐剧。感觉粤剧节奏太慢,很难看得懂。”这样的一句话,也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设计符合小孩性格的粤剧语言

一个三眼小神仙在天庭考试落第,被贬下凡,他遇到香港的小朋友,看着这些凡人小朋友要痛苦地学习英文、数学、物理……最后小朋友帮助小神仙努力学习重返天庭。

这是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合演的儿童粤剧《落难三眼小神仙》的剧情。创新的粤剧形态,似乎也为佛山粤剧的社会传承提供了学习范本。

事实上,香港同样作为粤语地区,又是有殖民经历的东西文化交融的典型地区,其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利用作出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儿童粤剧,正是其中之一。

2002年,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成立,它采取跨校际的方式,把香港各区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组成庞大的互动体系,以粤剧学习、排练、演出的形式,利用汉字、方言、风俗、成语、民间故事等元素,编演适合儿童参与的儿歌、长剧,共同致力和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形成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崭新模式。

发展至今,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陆续排演过新编的儿童粤剧《落难三眼小神仙》《月亮姐姐睡何乡》《点解点解大封相》。

《月亮姐姐睡何乡》是香港第一部全儿童粤剧:中秋节晚上,兄妹几人不想温书,偷偷出去看花灯。浪漫天真的对白用粤剧唱腔来表现,显出小朋友偷懒贪玩的本性,诙谐幽默,又不失传统韵味。虽说是儿童粤剧,但从装扮、台型到表演都是粤味十足。

民俗学者梁国澄曾评价说,该剧手法新奇,场面互动,一改让孩子扮大人的尴尬,让孩子在粤剧的台上台下,用真性情演活了自己,以大胆的探索,点亮了又一盏振兴粤剧的启航灯。

如果说,香港侧重对粤剧的动态传承,广州则是对历史进行传承与回忆。李婉霞介绍,广州正着力打造一艘粤剧红船,投入“珠江夜游”,让游客可以看粤剧、品美食、赏珠江。

以前瞻性目光关注观众需求

佛山,正准备复建琼花会馆。这不仅仅是按照历史原貌复建,还要发挥琼花会馆在历史文化上的号召力,兴建一个粤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基地。

李婉霞建议,佛山可与广州合作,让市民搭上红船,由珠江来到佛山琼花会馆,让游客一路体验当年的粤剧盛景。

对于粤剧未来的发展,彭炽权认为,粤剧是一种艺术,不是像米饭一样的生活必需品。而不同年龄层的市民,会有不同的艺术追求,这种喜好也会经常变化,粤剧有自己的特定受众。彭炽权乐观地表示:“戏剧有故事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一些年轻人慢慢体会到戏曲中的魅力。”他认为,只要能够在街头看到私伙局,有一定的民众基础,佛山大粤剧就会传承下去。

曾在佛山粤剧团工作多年的国家一级演员梁耀安,回忆起粤剧的辉煌时期,也十分感慨。“以前大家没有太多的娱乐,都是在戏台前等着看戏。不过现在大家的选择多了,不一定要出去看戏。”他认为,想重现粤剧过去的辉煌是不大可能的,但能够通过粤剧工作者的努力,将原有的观众留下来,并且逐渐吸引一些新的观众。

市文联主席杨凡周则提出要关注都市粤剧的发展。他说,随着城市社会的来临,粤剧必须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前瞻性的目光关注都市观众的审美需求,考虑城市演出市场的拓展和文化品格的转换。“佛山的新都市粤剧在文化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上,应该与广州、深圳拉开距离,错位发展,把重点放在剧团艺术水平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上。”

近年来,李淑勤尝试把粤剧融入电影,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粤剧电影《小凤仙》,通过现代观众最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缩短粤剧与观众的距离,加深市民对粤剧的理解与认可。

有了这么多粤剧从业者的关注和尝试,但愿佛山粤剧,能在现代社会打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戏棚。

采写/佛山文化周刊记者 陈焯莹

钱津宁

插画 钱津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