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粤剧名家红线女离世,曾引发各界对粤剧前途的大讨论,有人一度认为“没了红线女,粤剧就保不住了”。不容忽视的是,据统计,从1983年初到2013年初,我国的戏曲剧种从374个锐减到286个,其中74个剧种只有一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

广州市6月30日公布的《振兴粤剧事业总体方案》,计划在广州CBD黄金地段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的新广州粤剧院。消息传出,在粤剧界和民众中引发不小反响。得知这一消息,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青年演员葛锐娟用“兴奋和压力”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单位现在位于一个旧小区,路窄,平时物资运送很不方便。另外,排练场也很小,平时排练都不敢大声,怕扰民。”谈到压力,葛锐娟说:“首先,粤剧院要让自己变得很新,新到可以跟CBD时尚的都市环境相匹配;其次,粤剧院要让自己很‘老’,要秉承传统,让人们领略其独特且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在北方的河北省隆化县,当地剧种发展面临的窘境也让人犯愁。时隔8年,隆化县河北梆子剧团今年5月底推出新戏《卧云岭》。65岁的退休老团长吴胜海担任这部戏的总导演,他向记者回忆了上次排戏时的情景:那还是多年前孔繁森的优秀事迹被广泛宣传的时候,他们团2006年排演了梆子戏《孔繁森》,此后便再也没有排演过新戏。“长年拮据,演员们陆续走了,这次排新戏也面临没钱、没人、没设备,实在没办法,连县文化局的司机都被我拉上台当群众演员了,基层地方戏剧团生存发展太难了。”吴胜海说。

就在今年上半年,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通过近3个月的调研,走访了全国100余个基层地方戏院团,为地方戏保护和传承把脉求良方。有专家认为,地方戏生存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方言功能弱化,新的娱乐方式兴起,戏曲原有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有关部门对戏曲艺术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认识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戏曲艺术创新不足,难以与时俱进,人才低端化、观众老龄化,戏曲传承后继乏人。

从受众来看,目前地方戏的观众群仍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没有普及就谈不上发展,欣赏习惯和水平甚至能决定一个剧种的存活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戏曲理论家朱万曙建议通过进社区、进农村等方式,让地方戏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培养青少年观众,安排戏曲团体的优秀剧目进中小学演出。

而活跃于地方戏舞台的从业者也不无担忧,担忧集中在“剧本荒”“人才荒”等方面。葛锐娟说自己做梦都想遇见好剧本。葛锐娟工花旦、刀马旦,在粤剧传统剧目《杨门女将》、《钟无艳大破棋盘阵》、《春草闯堂》、《昭君出塞》中均扮演女主角,她现在最希望排演新剧中的新角色。此外,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近些年也特别突出,中国剧协研究室主任林琳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曾做过一次关于戏剧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发现戏曲创作和表演人才的缺口很大,以作曲专业为例,专业院校开设戏曲指挥、配器、音响、导演等专业的很少,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破解地方戏传承发展难题,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不可或缺。文化部2013年出台的《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计划以5年为期,确立40个左右的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创作一批地方戏优秀作品;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人才培训班,培养一批专门人才;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对文献、资料等进行抢救和保存,并挖掘、整理一批珍贵的地方戏曲史料,使其成为地方戏曲剧目创作中心、剧种保护中心、艺术传播普及中心和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以此逐步建立地方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每年资助10个地方戏曲剧种的10个院团走出去,以全面加强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推动地方戏创作和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建设。

目前,这一方案实施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地方戏保护关乎文化民生,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要加强。”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许浩军说,要加强对地方戏剧本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地方戏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演出促进地方戏院团为群众多演出。另外,对民营表演团体包括民间业余演出团体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振兴粤剧事业工作领导小组”6月组建,市长陈建华亲自担任该小组组长,并支持制定振兴粤剧中长远规划。“粤剧是广州本土优秀的传统艺术,我们珍视这颗‘南国红豆’。计划今年至2017年,通过重点推进建成粤剧博物馆、建设广州粤剧院新址等工作,切实推动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表示。(李珊珊)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