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7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聚华园。在喧天的鼓乐声中,在鲜花与彩旗的簇拥下,广东省委副书记陈绍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东士和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及佛山市领导共同揭起了覆盖在“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匾额上的红绸。新的粤剧最高殿堂——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宣告成立,同时广东文化园区筹建工作启动。广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由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选择粤剧艺术大剧院作为广东省文化系统在文化大省建设中打响的头炮,是有深意的。粤剧作为广东的特色戏剧品种,在广东省内尤其是粤语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传统积淀。目前,广东省正与香港、澳门地区合作,努力为粤剧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是一面金字招牌。今天,广东省要做的是让粤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光彩。
粤剧学校:结束十年漂泊
文化的发展、艺术的繁荣,首先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保障。在广东省直文化单位中,广东粤剧学校曾是条件最为窘迫的一个。在过去的10年里,粤剧学校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校址,长期以来只能租赁办学场地,因此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广东粤剧学校的困境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2003年,广东省文化系统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斥资6000余万元,通过竞拍购得了佛山市南海区聚华园。聚华园占地面积近300亩,交通便利,原为一家破产的民办学校所有。园区内原有部分校舍、宿舍、食堂、体育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省直文化系统在买下聚华园后,将其中一部分规划为广东粤剧学校的新校址,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搬迁工作。12月初,广东粤剧学校的师生们迁入了聚华园,开始了正常教学。
粤剧大剧院:力争双赢
硬件设施改善了,制度建设也要跟上。广东省文化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突破传统的演出团体和教育机构的划分界限,将广东粤剧院与广东粤剧学校合并改组为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力图由此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效益,从体制层面促进粤剧的发展。
从深层次上看,目前粤剧本身的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大都要通过体制改革才能解决。以代表着粤剧最高水平的广东省直属粤剧单位而言,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原本被旧体制所掩盖起来的矛盾逐步显露。广东粤剧院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粤剧表演团体离退休人员多,演员青黄不接;现有的粤剧教育与实际的演出需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同时,由于演艺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演员舞台生涯较短,退出前台后难找出路。而作为广东省唯一一间粤剧专门学校的广东粤剧学校,办学条件困难,师资力量不足。凡此种种,都限制了粤剧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组建大剧院,整合资源的方案就顺理成章地被提上了日程。
广东粤剧院和广东粤剧学校的合并,使艺术教育与演出衔接起来,从体制上摆脱了以往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为文化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本着整合资源的宗旨,大剧院在省属粤剧单位之间建立起了一个资源交流的平台,使各自的硬件设施、人才资源以及市场渠道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源交流和共享。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也将有效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剧院建成后,将涉足演艺、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文化园区:广东文化建设新亮点
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只是一个龙头,广东省下一步要以粤剧大剧院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区聚华园为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建立起广东第一个文化园区,从而带动整个广东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对于聚华园,广东省文化部门有着宏大的规划。园区内除部分作为广东粤剧学校新校址外,还将包括若干功能分区。广东舞蹈学校近期将迁入聚华园内,与粤剧学校共享设施资源,从而形成新的广东艺术教育中心。广东省内的首家纯艺术类图书馆——广东艺术图书馆于2003年12月17日宣告成立,为两校师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知识库和信息库。广东省文化厅还计划在2004年举行招商引资活动,藉此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在园区兴办艺术幼儿园和以粤剧、粤菜、粤医药等地方文化内容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群,提升人气,把聚华园建设成为集艺术教育、演出、文博、图书馆、文化旅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化园区,成为宣传推广广东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广东省和佛山市的有关领导都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相信它在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亮点。
(邹炜)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