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粤剧行内与社会上都有人高声呼吁,粤剧编剧缺乏人才,不利于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扶掖编剧新人,确已成了一个应该迫切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大问题。对此,有的前辈编剧家其实已引起了重视,并身体力行,作出贡献。秦中英,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在10月10日中午为祝贺秦中英九十寿辰而举行的欢宴聚会上,与会的领导、同行和各界人士都给秦老以深情的祝贺,十分热闹,而满面红光的秦老在讲话时,却并没有多提自己的创作生涯和业绩,倒是专门谈到自己如何热心培养岭南本土的编剧新人的问题,成了他讲话内容中最突出的亮点,十分令人瞩目。


  秦老在讲话中说,他早就注意到一定要有本土的年青人为粤剧编剧这个岗位“接班”,所以他在省港两地都有意收徒和教学生,特别是他于2009年受聘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创作中心,深知领导上对自己的期望很大,自己重担在肩,所以更物色和选定了几位曾在省里举办的“粤剧编剧研究生院”中学习创作的年青人重点加以扶掖。他在欢宴聚会中,就特意公开宣布,他收了三名徒弟(包括香港的廖玉凤、林玉儿和广州的何家杰)和五位学生(包括李新华、余楚杏、邓艳燕、杨春花、曾荣玲),并当即请他们走到自己的身旁,围在一起,逐一向与会者郑重介绍。


  在介绍中,秦老特别赞扬这批徒弟和学生都是有志之士,富有朝气,有敏锐的眼光和勤奋的精神,肯定了他们取得的成绩。像廖玉凤跟他学编戏已有10年,写出过《宏碧缘》、《李治与武娟》等多个本子,已由香港的粤剧团上演;又如李新华就参加编过反映当年战胜“非典”疫情的艰难斗争的《风云二00三》等好戏,又与余楚杏等一起创作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农村题材新作《青春作伴》喜获大奖。秦老说:“我之所以着重讲这些,是想以此证明粤剧编剧仍然后继有人,只要努力地悉心培养扶掖,还是大有希望的。”在秦老介绍完后,广州市老市长、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就大加赞扬,他认为秦老的讲话十分朴实、有力,“演员也好,编剧也好,都要大力培养,一代胜一代,代代显风流,好!”


  至于怎样扶掖培养本土的编剧新人,秦老与不少同行都谈过,会上他也再次强调两个方面:


  其一,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与行内的同仁都要进一步重视本土编剧的作用,多做实事,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创造更多让他们的新作搬上舞台的机会等等。


  其二,要充分调动前辈老师的积极性,悉心指导,促使他们尽快成才。像秦老本人,就不仅自己勤奋笔耕,而且认真选出接班者,为他们提要求,做示范,出点子,甚至是直接改剧本,和他们一起合作,亲自“落手落脚”去做,这次他在聚会上的公开宣布收徒、教学生,就说明他有很强的责任感。他语重心长地对徒弟和学生说:“编好粤剧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是要真的钻下去,要有好的构思,要写出好的粤曲,要不断磨练提高。”他又说:“希望你们越写越好,将来创作的成就会比我更大,观众更欢迎你们的作品,那粤剧也就会有持续的发展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