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明粤剧团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成立,原为永兴公司的戏班。1953年改为民营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吕玉郎、楚岫云、陆云飞、小飞红、黄君武、冯侠魂、白超鸿、罗家宝、吕雁声。编剧冯志芬。演出剧目有《红娘子》《刘永福》《刘金定斩四门》《鸳鸯剑》《鸳鸯玫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剧团以小生、花旦、丑生、小旦行当的力量较强,以演文戏为主,兼演武戏,是50年代广州著名大班之一。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剧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广东农村粤剧团
1950年成立,初名广东文联粤剧团。广州解放初期为解决艺人就业问题,并配合农村各项政治运动的宣传工作,由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倡导,文联主席欧阳山亲自主持组建。剧团采取小分队形式,属宣传队性质,每队编制仅20余人,务求队伍精干,装备精简,能深入边远山区和海岛。各队日常工作由艺人组织艺委会管理,自负盈亏,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剧团负责人林榆,各队队长由艺人担任,每队派有干部一人任“辅导员”,负责政治学习和协助队长、队委会工作。初期只有两队,至1952年发展到15个队。各队每年集中广州一次,学习、总结并互相观摩。各队演出的剧目均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初步整理或新编的戏,如《九件衣》《血泪仇》《珠江泪》《白毛女》《红娘子》《笑面虎》《三打节妇碑》《花心萝卜坏心人》《愁龙苦凤两翻身》等。各队还根据在农村收集的材料编写新戏,比较成功的有反映土改斗争的《木头夫婿》和《李新玉》。1953年春,土改工作结束,农村经济好转,广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以该团实验剧队为基础,成立广东粤剧团。其余各队成员分别加入广州市和各专区、县的民间职业剧团,农村粤剧团宣布解散。该团在三年中,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思想觉悟和艺术水平的中、青年艺人,如演员关国华、黎国荣、练玲珠、刘美卿、张玉珍、陈路诗、何紫霜、李飞龙、石燕明、仇小冰等,音乐人员冯苏、舞台人员黄锡泰等。
东方红粤剧团
成立于1950年11月,是华南文联支持帮助下成立的第一个粤剧民主班,也是第一个民营公助的粤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陶醒非、梁国风、李艳霜、马丽明、黄秉铿、胡铁铮、卢启光、绿衣郎、冯镜华、陈笑风、陈绮绮、胡迪醒、罗家宝等。编剧杨子静、林仙根、陈冠卿。上演剧目有《愁龙苦凤两翻身》《花心萝卜坏心人》《河伯娶妻》《岳飞与牛皋》《薛礼叹月》《宝玉哭晴雯》《杨二舍化缘》《草原之歌》《文天祥》等。1950至1952年,剧团多次到农村配合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作宣传演出。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上演的《血染红花岗》(后定名《红花岗》)一剧,罗家宝饰演手车工人赤卫队员张胜一角,受到较高评价。该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珠江粤剧团
1951年10月由艺人与平安戏院老板合办,属劳资合作性质。1952年改为民营剧团,1953年转为民营公助。剧团的文武生罗品超、丑生文觉非、花旦郎筠玉文武兼备,戏路宽广;武生小昆仑还擅演花面。主要演员先后还有车秀英、文少非、梁瑞冰、邹洁云、蟾宫女、郑绮文等。编剧莫志勤。演出剧目有《断臂说文龙》《虎将入迷津》《山东响马》《小二黑结婚》《春香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道学先生》《中秋月下望江亭》《虎头牌》等。剧目风格多样,演出严肃认真,是50年代广州著名大班之一。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7年与广州粤剧工作团合并为广州粤剧团。
南方粤剧团
1951年9月由广州市文教局协助筹建。1953年转为民营公助,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剧团,曾一度定点佛山,由佛山专区领导。1957年11月重归广州市编制。主要演员先后有曾三多、颜铁英、陈小茶、苏丽莲、马丽明、陆小仙、蒋世芬、徐人心、罗思、吕雁声等。编剧陈璐、秦中英。剧团以曾三多的武生戏最为突出,青年演员亦时有佳作。演出剧目有《柳荫记》《大地回春》《三姐下凡》《水冰心》《教子逆君王》《着起袈裟事更多》《路遥知马力》等。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太阳升粤剧团
1952年成立。由平安戏院老板与粤剧艺人林超群合办。1953年改为民营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丁公醒、白超鸿、罗家宝、林小群、小木兰、梁鹤龄、小觉天、王中王、孔雀屏、吕玉郎、张玉珍等。编剧谭青霜。演出剧目有《燕子楼》《木头夫婿》《潇湘秋夜雨》等。剧团虽属中型班组织,但演员年轻,有朝气,唱功好,能与大型班争胜。由罗家宝、林小群主演的《柳毅传书》长演不衰,吕玉郎、林小群主演的《拜月记》、《附荐何文秀》以及王中王的丑角艺术都拥有大量观众。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新世界粤剧团
1952年由平安戏院老板出资组建,1953年改为民营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靓少佳、朱少秋、蟾宫女、谭玉真、陈小茶、孔绣云、郑绮文、梁荫棠、卢启光、梁金城、郎筠玉等。编剧何建青。剧团多演传统戏,尤以靓少佳的小武戏,梁荫棠、卢启光的武丑戏最为观众所称道。演出剧目有《西河会》《十奏严嵩》《大闹黄花山》《马福龙卖箭》《白菊花水战翻江鼠》《时迁偷盗雁翎甲》《三帅困崤山》等。是50年代广州著名大班之一。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剧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广州粤剧工作团
1953年2月14日在广州曲艺大队基础上组建,是广州市属第一个全民所有制的粤剧团,由广州市文化局领导。团长白驹荣,副团长林韵、黎民。主要演员先后有区少基、梁少声、薛觉明、陈小茶、小木兰、李燕清、谭玉真、白超鸿、新名扬、陈少珍、陈小汉等。编剧陈晃宫、陈卓莹、傅炜生。导演陈酉名。乐师朱海、邓细、高沾、区叠等。舞台美术设计何英仲、潘福麟。建团第一个戏是《白蛇传》。后陆续上演《卖怪鱼龟山起祸》《宝莲灯》《红楼二尤》《选女婿》《十五贯》《琵琶记》《窦娥冤》《刘胡兰》《梁天来》等剧目。因双目失明而辍演多年的名小生白驹荣改演老生,在舞台上重放光彩,使同行和观众大为轰动。1954年初,薛觉先从香港回来参加这个团,任艺术委员会主任,演出《闯王进京》《宝玉与黛玉》《花染状元红》《胡不归》等剧。1957年与珠江剧团合并为广州粤剧团。
广东粤剧团
1953年2月在广东农村粤剧团实验剧队的基础上组建,是全民所有制剧团,属广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领导。团长林榆(兼导演)。主要演员先后有新珠、李翠芳、何剑秋、黎国荣、李飞龙、练玲珠、刘美卿、何紫霜、邓丹平等。编剧杨子静、林仙根、莫汝诚。导演麦大非。乐师有梁秋、黄不灭、潘苏等。舞台灯光、布景设计林海、何启翔。演出剧目有《罗汉钱》《楚汉争》《秦香莲》《屈原》《单刀会》《夜送寒衣》《妇女代表》《闹严府》《搜书院》等。建团初期主要由老艺人带一批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聘请京剧、昆曲教师路凌云、姜世续、马传菁指导演员的基本功训练。该团严谨选择剧目,严格排练、严肃舞台作风,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1955年底,马师曾、红线女从香港回广州参加该团工作后,扩展为两个演出团。马师曾、林榆任正副团长。演出《昭君怨》《斗气姑爷》《孟姜女》《苦凤莺怜》《刁蛮公主》《画皮》等剧。1956年带《搜书院》《单刀会》《秦香莲》等剧赴京、沪演出,获得较高评价。1956年《搜书院》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艺术片。1958年4月,广州粤剧团并入,改属广州市文化局领导。11月,再与市属各粤剧团合并,成立广东粤剧院。
广东粤剧院
1958年11月由原广东粤剧团、永光明、新世界、东方红、太阳升、南方、冠南华、光华等粤剧团合并而成,集中了广州地区的著名粤剧演员、乐师、编导和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团址设在广州东山培正路。初期属广州市文化局领导。首任院长马师曾,副院长罗品超,艺术总指导白驹荣。至1990年,先后任正、副院长的还有红线女、黄宁婴、徐疾、赖锦庭、向明、郑泽才、张克、陈其仁、谭日勉、林榆、林敬文、罗家宝、林小群、何行、陈喜等。剧院设办公室、艺术室、人事室、舞台工厂和4个演出团1个实验剧团。另有越秀、五羊、白云、红棉、珠江5个中型剧团也附属剧院领导。1960年分出剧院二团、三团的演出队和附属剧团成立广州粤剧团。从此,省粤剧院归属广东省文化局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院人员下放英德茶场劳动,剧院建制被撤销。1969年3月,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广东省粤剧团,团址设在广州东风东路。1978年剧院建制恢复。
剧院成立后,除继续加工提高建院前各团原有的优秀剧目《搜书院》《红花岗》《秦香莲》《梁天来》《柳毅传书》《拉郎配》《花木兰》《昭君出塞》《二堂放子》《平贵别窑》等100多个外,30多年来创作改编和整理剧目近200个。影响较大的有《关汉卿》《荆轲》《三件宝》《李香君》《焚香记》《选女婿》《山乡风云》《阿霞》、《乱世姻缘》《洛神》《百花公主》《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等。其中《关汉卿》曾于1958年12月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武汉会议)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1960~1961年,《关汉卿》和8个折子戏(《二堂放子》《三娘教子》《平贵别窑》《凤仪亭》《单刀会》《抢伞》《借靴》《打面缸》),由海燕、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合称《南国红豆发新枝》一、二辑。《山乡风云》一剧于1965年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会演,获较高评价,并被许多兄弟剧种移植演出。80年代,获省剧本创作奖的有现代剧《风雪访沉冤》《乱世姻缘》以及近代历史剧《北郭奇兵》和古代故事剧《洛神》《魂牵珠玑巷》等。
广东粤剧院各演出团除常年为城乡广大群众演出外,还深入山区、海岛,为工矿工人、海岛渔民和边防战士送戏上门。1959年和1961年先后应邀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演出,金日成首相和胡志明主席观看演出并接见剧团主要成员。1960年曾赴澳门演出。从1979年以后,剧院每年都有出访演出任务。
为了培养粤剧事业接班人,剧院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演职人员和中年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和深造。历届从广东粤剧学校吸收的毕业生和本院培养的学员,很多已成为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和舞台美术的骨干力量。
广州粤剧团
1957年10月成立,由广州粤剧工作团与地方国营珠江粤剧团合并而成,团长白驹荣,副团长林韵、罗品超、文觉非。1958年4月并入广东粤剧团。1960年7月,以原广东粤剧院二团、三团演出队和剧院附属的越秀、珠江、五羊、红棉、白云等粤剧团为基础,重建广州粤剧团,属广州市文化局领导。首任总团长靓少佳,副总团长邓宝、林奕。下辖4个演出团和以培训为主的青年粤剧团。1962年作内部调整,分为东风、春风、朝阳、百花、雄风(1963年初撤销)5个演出团和青年剧团。1963年又成立了农村演出队,并设立舞台工厂。
建国初期,拥有靓少佳、朱少秋、陈笑风、卢启光、丁公醒、梁金城、卫少芳、蟾宫女、文少非、胡迪醒、孔绣云、梁瑞冰、陈小茶、陈绮绮、马丽明、练玲珠、小木兰、郑培英、邓丹平、吕雁声、罗思、白玉珊、吴粉超、颜铁英、陈少棠、陈小汉、卢伟棠等知名演员。60年代初期开设的青年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如卢秋萍、黄志明、陈锦心、谭志基等。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又先后涌现了许玉麟、倪惠英、钟康祺、王凡石、梁耀安、郭凤女、罗伟华、吴绮梅、梁淑卿等后起之秀。该团编剧家先后有何建青、谭青霜、黄锡龄、秦中英、黎普泽、陈自强等。音乐作曲、唱腔设计、演奏乐师先后有骆津、文卓凡、黄继谋、卜灿荣,击乐师刘希、林坤、陈昌等。导演文少非、谢雪筠、小木兰、郭慧、陈予之、陈少梅等。舞台美术设计师南佗以及林飞、潘璠、关振东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团下放广州市郊九佛文艺干校劳动,成立广州粤剧团革命委员会,主任张纯(解放军代表),副主任冯巨淳、梁昌。1969年8月,陆续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广州粤剧团演出一连和演出二连。1972年又改为两个独立建制的演出团:广州粤剧一团、广州粤剧二团。1975年,恢复广州粤剧团建制,总团部从人民南路迁到桂花岗,团长林奕,副团长冯巨淳、张广谋、舒瑞良。还有驻团工宣队的陈志荣、冼斌、卢景任副团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撤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步恢复一、二、三、四团和青年剧团,并设办公室、艺术室、培训队、艺委会等业务部门。先后担任总团长的是林奕、吴颂强、何杰章,顾问靓少佳。副总团长先后是陈笑风、冯巨淳、张广谋、舒瑞良、陈旺、孔庆炎、张力田。1979年,红线女加入广州粤剧团,任艺术总指导,并于1990年组建以培训为主要任务的小红豆粤剧团(后改称红豆粤剧团),兼任团长。
剧团建立以来,努力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创作、改编、整理、移植了长短剧目200多个。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十奏严嵩》《绣襦记》《三帅困崤山》《马福龙卖箭》《岭海风流》《罗通扫北》《宝莲灯》《昭君出塞》《打神》《拷红》《山伯临终》《三脱状元袍》《南唐李后主》《昭君公主》《吴起与公主》等古代题材剧目和《白毛女》《刘胡兰》《六号门》《杜鹃山》《粤海忠魂》《兰苑恩仇》《家》《梦》《白燕迎春》等现代题材剧目。红线女领衔主演的《昭君公主》,1982年12月,曾被文化部专调北京,除在首都人民剧场公演外,还调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杨尚昆、万里、薄一波、习仲勋、乌兰夫、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1984年和1990年,还先后举办过“红线女独唱会”和“倪惠英独唱会”。“红线女独唱会”是红腔艺术的荟萃,是红线女从艺45年的总结,在省内外以至海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广州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