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帝女花》: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
杨舒:一曲凄美幽怨的《帝女花》,“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深红色的天鹅绒大幕,唰的一下拉开,这唱腔、台风,演员的一颦一笑成为粤剧的经典。粤剧也叫广东大戏,也称为广府戏,当外省戏曲传入广东之后与本土民间艺术相互结合,经过数百年的兼收并蓄,不断本土化,成为以粤语方言演唱的一大戏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而全球几乎在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京剧界称学戏为“打戏”,说明学戏之艰难和无奈,因而家庭条件较好的人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戏行学戏,可粤剧却不尽然,学戏与否与家庭条件的贫困无关,学艺之人并非因家庭贫困,父母强迫所致,十之八九都是自小受到粤剧的熏陶,对粤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主动要求去学,父母反对也无济于事,甚至还有人瞒着父母偷偷去学,以至于有人戏成曰“学而优则演”粤剧的魅力可见一斑。
南国红豆——粤剧风云
解说:佛山是广东的粤剧重镇,保留有历史上最悠久的粤剧戏台,三百多年的万福台,广东省粤剧博物馆就设在这里,传说不单单是广东本地的戏迷,就连东南亚和不少海外的华侨戏迷,都不远万里到这儿来,虔诚的朝拜。
粤剧博物馆工作人员:这就是最早的粤剧会馆琼花宫的模型,它分三进:头进钟鼓楼;二进是演戏的戏台,拜华光的神庙;三进是理事大厅。在会馆里面都设立一个拜华光的神庙,那就说明华光大帝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所以现在的粤剧迷们,就称华光是他们的祖师爷。
记者:红色的船。
粤剧博物馆工作人员:红船,红色的船是粤剧名伶当时坐的船。
解说:红船,粤剧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物件,由于南粤地区河道密布,水资源丰沛,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于是早年靠四处演出为继的粤剧戏班,便乘船行遍各地,深入乡野。粤剧名伶们把船漆成红色,以便把自己同别的船区分开来,这也让他们在历史上得一美名红船子弟。
粤剧博物馆工作人员:这个是聊天的,聊天用的,你看有桌子,这里是舱位。
记者:客舱。
粤剧博物馆工作人员:住人的,当时是非常民主的,不管你是大牌还是一般的演员,他要写一张纸条,看你拾到哪一张。
记者:抓阄,抓阄来分舱位等级?
粤剧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这是厨房,两边的就是厕所了,洗手间,在这里一边一个,这里就是戏班它是什么名字,就在上面写。
记者:不同的班写不同的名字。
解说:说到粤剧的渊源,佛山文化局调研员吴庭璋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吴庭璋(佛山文化局助理调研员):明代初年有一位顺德人,就是佛山的顺德区的人,叫做孙斌。这个人写了一首广州歌,里面有两句话,“闽姫粤女颜如花”,很漂亮,闽就是福建,粤就是广东,“闽姫粤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呀”。我们被称为南蛮子,所以我们唱的戏曲,中原人称为蛮歌还有野曲,就是我们的本地的戏曲,明代的初年就把广东的戏曲,跟美丽漂亮的闽姫粤女相提并论,那个时候应该是描写佛山粤剧,广东粤剧的第一首传世的作品。
解说:明末清初,结合大量的北方戏曲和民间曲调,粤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雍正年间广州出现“土優”“土班”,凡有演出必先闹锣鼓,再登场。然而在咸丰四年即1854年,广州粤剧因为“凤仪班”艺人李文茂而发生了巨变。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号召,率领粤剧艺人起义,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并自立为“平靖王”。清政府为了消费三军势力,大量残杀粤剧艺人,火烧粤剧会馆,禁演粤剧长达15年之久。大量粤剧艺人逃亡,改唱官话,直到李文茂败死后,清政府开始放宽对粤剧的限制。辛亥革命前后,粤剧班再度兴起。
杨舒:有史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了“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时出现了“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能买两担米的时期,他们的年俸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利双收,于是趋之若鹜。据说这个时期活跃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多达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了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终于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然而经过十年浩劫,粤剧也倍受摧残,很多曲谱付之一炬,全国改唱样板戏,粤剧进入衰落期。
解说:在那个红彤彤的狂热年代,许多粤剧表演家都被赶下舞台,送去农场劳动改造,红线女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辱骂和艰苦,她一笑置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粤剧。
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那个时候每次开会,都要唱歌的,我们不能唱的,但是养鸡的时候,我就唱啦,没有人看见我,我就走台步啊,圆场啊,我练功,我自己就感到,我肯定以后我还会演戏的。
解说:罗家英,内地很多人最早知道他是通过电影《大话西游》和《大内密探零零发》,记住的是他无厘头的语言和稀疏的头发,其实他从7岁起开始唱粤剧,21岁就褂了头牌。如今年过花甲,仍没把粤剧丢掉,他说粤剧的细胞,就像他的母语粤语一样,已经融进了血液。他学唱粤剧的经历,也见证了粤剧在香港的发展。
罗家英:我小的时候,大概五十年代,我去戏园,我爸爸教我唱戏,我的同行,我的很多朋友都说,我爸爸的朋友都说,我爸爸排的第八的,八哥你不要教你儿子学戏啦,唱戏没前途的,你看观众都很老了,观众死掉不就没人看了吗?我爸爸(说)不管,我喜欢我的儿子唱戏,就让他唱戏。五十年代也是这样说,六十年代,人家就说,观众死了,怎么办呢?七十年代也是,观众死掉了,怎么办呢?不奇怪,到现在二十一世纪了,还是这样跟我们说,很多老观众死了,怎么办呢?但是奇怪啊,很多新观众。在香港,很多新观众出来了,这个新观众是怎么出来的,就是靠我们传出去的。
杨舒:“未有八和,先有琼花”,这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宫是八和会馆的前身,而八和会馆是由粤剧武生邝新华倡导,全行出资出力建立的粤剧艺人行会,当时的建筑费用,是通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之后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的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1889年,也就是清光绪十八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以行当分为八个堂,定为“八和”意为八方和合,团结一心,和者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广东八和会馆成立以后,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成立了八和会馆分馆,凡是有华人的一方,只要有粤剧就有八和会馆”。全球八和都尊广州八和为粤剧的的祖屋,也被海内外的粤剧界人士,视为粤曲的圣地。如今八和会馆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几经风雨,多次修缮,现已成为粤曲、粤剧交流,联络世界各地粤剧会馆、协会和粤剧艺人的重要组织。
自粤剧诞生起,粤剧名伶层出不穷,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靓少佳、方艳芬、红线女等等。薛觉先人如其名,正是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早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就已经开始唱先锋戏曲,在粤剧的唱段中,留白部分改用国语来说,薛觉先一个广东佬,普通话自然是相当的蹩脚,巴金回忆说,当时薛觉先突然间开口,在独白的部分用普通话来说,真是把他吓了一大跳。在薛觉先的改革推动下,那时已经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搬上了粤剧舞台,让哈姆雷特也开口讲了回粤语,这恐怕是薛觉先首创。在同一时期,省港班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出现了薛马争雄的局面,从而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
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为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和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与当时流行的电影和话剧非常接近,之后,粤剧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另一位创新的典范非粤剧大师红线女莫属了。
解说: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红线女,是享誉海内外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她原名邝健廉,人称“女姐”自幼随舅舅、舅母学习粤剧,小小年纪便在粤剧界崭露头角,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红遍两岸三地后,红线女并不满足,她拜梅兰芳为师,请教梅派唱法,请程砚秋帮她设计身段、水袖。她还隐姓埋名,上山下乡深入生活,体验人物的真切情感。
莫汝城(著名粤剧编剧):女姐的真的是去当兵,为了演好一个军人,真的去当兵,滚爬摸打,实弹射击。女姐后来说,打步枪,震到她耳朵都要聋了,但是后来女姐说,步枪始终打不好,因为刘琴神枪手,至少手枪不可以打不好,后来女姐说,手枪她可以打到9环。
解说:为了塑造完美的艺术,红线女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周围合作的人也要求甚高。
秦中英(著名粤剧编剧):红线女演什么都是粤剧,我每写一个剧本给她,她除了自己细心去看之外呢,她给很多位大学教授。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感觉很烦燥,你不应该对我这样,戏又不是写给大学教授看的,写给观众看而已嘛。为什么要这么严格?一个字一个字,经常三更半夜,睡觉了,女姐一个电话打来,这个字不大妥啊。
杨舒: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娱乐走向多样化,很多粤剧人也转向了电影电视,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红线女奔走呼号,身体力行,重排旧剧、编演新戏。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团到北京举行红线女专场,出现了“红腔润脆动京华,三日绕梁入万家”的盛况。百年前的粤剧也在东南亚盛极一时,红线女禀承了粤剧传统,把南国红豆用亲切的乡音带给海外赤子,在日本、美国纽约、旧金山、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红旋风”。至今仍能尽兴一展歌喉,使听众疯魔者,恐怕只有红线女一人了,这确是中国现代戏曲史上的一个奇迹。
解说:1990年红线女拍摄完最后一部电影《李香君》后,并没有急流勇退,而是开始了幕后创作,她以策划、导演和艺术总监的身份,参与创作《春到梨园》、《西关女人》等多部粤剧。融合钢琴、交响乐等元素,红线女不断突破自身的表演风格,成为全国第一个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戏曲艺术家。2005年由红线女领衔配唱、配音的第一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憨驸马》制作完成。
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我还不会说,哎呀,我老了我不干了,我不会讲的这句话,当然实事求是,不能超越,有些事情不能超越的。因为我年纪大了,我这个形象我还应该出舞台亮相吗?不应该。但是我的嗓音还可以的,我还可以用我的嗓音歌唱,怎么办?就想到这个动画片,动画片我去搞,怎么样把我以前观众很喜欢的《刁蛮公主憨驸马》,把它拿出来,搞成它是动画片,我去导演它,去配音,我都愿意,做什么工作我都愿意。
解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线女,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广州市政府投资兴建红线女艺术中心,如今83岁高龄的红线女,仍然坚持到红线女艺术中心上班教学生。
谢友良(戏剧评论家):红线女是什么概念呢?广东省的前省委书记张德江说,是广东的一张最靓的文化名片。新来的省委书记汪洋说,红线女,我知道红线女,在我知道广东省之前,我是先知道有红线女,才知道有广东的。
解说:虽然粤剧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但依然有很多人担心,这项传统艺术会后继无人,佛山文化局的吴庭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吴庭璋:戏曲有个很主要的特点,就是非常冗长,这样呢,青年可能就没有这个耐心来听,所以一方面,人会老,我们现在的观众,在年轻的时候,并不那么喜欢粤剧,反而他老了他喜欢,为什么呢?粤剧的文化含量太丰富了。所以我觉得对戏曲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它的传承我不担心,但是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它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那不行,它要自我完善,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粤剧永远是人们需要的一种艺术,不管你影视也好、游戏机也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担心,粤剧后继会有人的。
解说:佛山是粤剧文化根基最为扎实的地方,在这个属于粤剧的城市里,唱粤剧的人数不胜数,号称粤剧小神童的陈家欣就是其中一位。她三岁起学唱粤剧,如今不过十多岁,却已获奖无数,她不知道周杰伦是谁,却把粤剧团的正印花旦当做自己的偶像。
陈家欣(粤剧小戏迷):人人心欢笑,妙韻声声颂华年,眺望花灯溯从前,历遍浮世忆佛山,沧桑数百年。
杨舒:岭南因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特点,在文化上崇尚轻松而非沉重,好看而非严肃的表现形式,生鬼、搅笑、鬼马是最突出的特点。粤剧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沿袭了岭南文化的这些特点,它是粤语,粤地历史、民间传说的艺术化浓缩,它来自民间,也溶入了粤人的性格情趣和生活方式,承载了这一方土地绵长悠远的人文情怀。粤剧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三百年,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在经受时代考验。但不论过去或现在,粤剧依然包含了海外粤人对家乡亲情的寄托和对家乡文化的眷念,直到今天粤剧在粤人当中依然有着生生不息的吸引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